喷汽电熨斗汽道自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673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汽电熨斗汽道自清洗装置,包括自清洗按键(1),水盒上盖(3),水盒下盖(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按键密封套(2),弹簧(4),自清洗阀(5)和自清洗密封套(7)和导水槽(8),    中空的按键密封套(2)通过其顶端的小孔套在自清洗按键(1)的导杆上,穿过水盒上盖(3)设置的自清洗按键(1)插座的孔,插入在自清洗按键(1)插座内,所说的导杆通过弹簧(4)与自清洗阀(5)接触,    所说的自清洗阀(5),通过弹簧(4)及位于水盒下盖(6)相对应的位置的突出的边缘,形成一个封水机构,    所说的水盒下盖(6)底面上设有与水盒为一体的凸台围圈起来的,高度相同的导水槽(8),导水槽(8)的一端与自清洗阀(5)相连接,    在所说的水盒下盖(6)的导水槽(8)设有与其紧密连接的自清洗密封套(7),自清洗密封套(7)与导水槽(8)之间形成导水空间,在所说的自清水密封套(7)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9),所说的出水口(9)与蒸汽室相连。(*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汽电熨斗,具体说是喷汽电熨斗汽道自清洗装置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喷汽电熨斗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需要对其汽道内产生的杂质,进行有效的清除。目前,公知的喷汽电熨斗汽道自清洗装置是通过水盒内的活动支架的一端镶嵌在一个小凸台内,自清洗按键与活动支架联接,活动支架的另一端与自清洗阀对齐,当自清洗按键下移时,与自清洗阀的中心对齐的活动支架的一端下压自清洗阀,水会经自清洗阀与水盒下盖之间的缝隙,流入蒸汽室内,由于在短时间内流入的水多,产生的蒸汽量足以将汽道内的杂质吹出,防止汽道堵塞。但是,所说的公知的喷汽电熨斗汽道自清洗装置结构复杂,部件多,装配时容易出现问题,自清洗时流入蒸汽室的水量不容易控制。在本技术设计完成之前,尚未见到有与本技术结构相同的喷汽电熨斗汽道自清洗装置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使用,未见到有与本技术结构相同的喷汽电熨斗汽道自清洗装置的电熨斗在市场上有销售,也未见到有与本技术结构相同的喷汽电熨斗汽道自清洗装置在文献中有记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汽电熨斗汽道自清洗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部件少,容易装配,自清洗时流入蒸汽室的水量容易得到控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喷汽电熨斗汽道自清洗装置,包括自清洗按键,水盒上盖,水盒下盖,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自清洗按键套,按键密封套,弹簧,自清洗阀和自清洗密封套,导水槽和水盒下盖,中空的自清洗按键密封套通过其顶端的小孔套在自清洗按键的导杆上,穿过水盒上盖设置的自清洗按键插座的孔,插入在自清洗按键插座内,所说的导杆通过弹簧与自清洗阀接触。所说的自清洗阀,通过弹簧及位于水盒下盖相对应的位置的突出的边缘,形成一个封水机构,所说的水盒下盖底面上设有与水盒为一体的凸台围圈起来的,高度相同的导水槽,导水槽的一端与自清洗阀相连接,在所说的水盒下盖的导水槽设有与其紧密连接的自清洗密封套,自清洗密封套与导水槽之间形成导水空间,在所说的自清洗密封套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说的出水口与蒸汽室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自清洗阀的一端有呈圆台状的边缘,另一端有凸台,凸台由三条筋组成,所说的三条筋与边缘之间形成向内收缩的三道水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按键密封套是由硅橡胶制成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自清洗密封套是由硅橡胶制成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自清洗阀是由硅橡胶制成的。通过自清洗按键及套于自清洗按键和水盒上盖上的自清洗按键座形成一个可以使自清洗按键上下移动的机构;通过自清洗阀,弹簧及位于水盒下盖底面的导水槽,形成一个导水系统。当需要对喷汽电熨斗的汽道内的杂质进行排除时,按动自清洗按键,按键的导杆在按键密封套内移动,将带有弹簧的自清洗阀下压,使水盒下盖与自清洗阀接触处出现缝隙,水盒内的水就会从所说的缝隙处流入由导水槽和自清洗密封套构成的一个密封的空腔内,然后经自清洗密封套前端的排水口处流入蒸汽室,水遇热后产生大量的蒸汽,将汽道内的杂质排除。松开自清洗按键之后,自清洗阀在弹簧的反作用下上升,将水盒下盖与自清洗阀之间的缝隙堵住,水盒内的水无法流入蒸汽室,自清洗操作结束。由于自清洗按键下移的距离就是自清洗阀下移的距离,可以对流经缝隙的水的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实现对产生的蒸汽的量进行控制。本技术有下面一些作用和积极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汽电熨斗汽道自清洗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部件少,容易装配,自清洗时流入蒸汽室的水量容易控制。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包括的零、部件在喷汽电熨斗中的组装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包括的水盒下盖底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包括的水盒上盖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包括的水盒上盖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包括的自清洗按键与按键密封套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包括的自清洗按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包括的自清洗按键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中的F-F向示意图;图9-图15是本技术包括的自清洗阀结构示意图;图16-17是本技术包括的自清洗密封套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6中的B-B向示意图。在图中,1是自清洗按键,2是按键密封套,3是水盒上盖,4是弹簧,5是自清洗阀6是水盒下盖,7是自清洗密封套,8是导水槽,9是出水口。一种喷汽电熨斗汽道自清洗装置,包括自清洗按键1,水盒上盖3,水盒下盖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按键密封套2,弹簧4,自清洗阀5和自清洗密封套7和导水槽8,中空的按键密封套2通过其顶端的小孔套在自清洗按键1的导杆上,穿过水盒上盖3设置的自清洗按键1插座的孔,插入在自清洗按键1插座内,所说的导杆通过弹簧4与自清洗阀5接触。所说的自清洗阀5,通过弹簧4及位于水盒下盖6相对应的位置的突出的边缘,形成一个封水机构,所说的水盒下盖6底面上设有与水盒为一体的凸台围圈起来的,高度相同的导水槽8,导水槽8的一端与自清洗阀5相连接,在所说的水盒下盖6的导水槽8设有与其紧密连接的自清洗密封套7,自清洗密封套7与导水槽8之间形成导水空间,在所说的自清水密封套7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9,所说的出水口9与蒸汽室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自清洗阀5的一端有呈圆台状的边缘,另一端有凸台,凸台由三条筋组成,所说的三条筋与边缘之间形成向内收缩的三道水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按键密封套2是由硅橡胶制成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自清洗密封套7是由硅橡胶制成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自清洗阀5是由硅橡胶制成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包括的零、部件在喷气电熨斗中的组装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包括的水盒下盖底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包括的水盒上盖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包括的水盒上盖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包括的自清洗按键与按键密封套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包括的自清洗按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包括的自清洗按键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中的F-F向示意图;图9-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1包括的自清洗阀结构示意图;图16-17是本技术实施例1包括的自清洗密封套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6中的B-B向示意图。一种喷汽电熨斗汽道自清洗装置,包括自清洗按键1,水盒上盖3,水盒下盖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按键密封套2,弹簧4,自清洗阀5和自清洗密封套7和导水槽8,中空的按键密封套2通过其顶端的小孔套在自清洗按键1的导杆上,穿过水盒上盖3设置的自清洗按键1插座的孔,插入在自清洗按键1插座内,所说的导杆通过弹簧4与自清洗阀5接触。所说的自清洗阀5,通过弹簧4及位于水盒下盖6相对应的位置的突出的边缘,形成一个封水机构,所说的水盒下盖6底面上设有与水盒为一体的凸台围圈起来的,高度相同的导水槽8,导水槽8的一端与自清洗阀5相连接,在所说的水盒下盖6的导水槽8设有与其紧密连接的自清洗密封套7,自清洗密封套7与导水槽8之间形成导水空间,在所说的自清水密封套7的另一端设有出水口9,所说的出水口9与蒸汽室相连,所说的自清洗阀5的一端有呈圆台状的边缘,另一端有凸台,凸台由三条筋组成,所说的三条筋与边缘之间形成向内收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伟斌侯立江王大海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