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终端及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667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智能穿戴终端及自行车,智能穿戴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发电机组件;发电机组件设于终端主体,包括传动齿轮和转换机构,转换机构将传动齿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给终端主体,传动齿轮的一部分于终端主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智能穿戴终端及自行车,智能穿戴终端设有发电机组件,其可以将带动传动齿轮转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为智能穿戴终端充电,进而可以在没有充电设备为智能穿戴终端充电时为智能穿戴终端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穿戴终端及自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智能穿戴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智能穿戴终端及自行车。
技术介绍
在传统行业中,自行车以其环保、健身、交通便利等优点深受世界各国居民的喜爱。而对于骑车外出的少年,其实会有很多动力都被白白的浪费掉了。智能穿戴设备随着技术发展越来越普及,少年儿童智能手表能够实现语音通话、健康监测以及定位等功能,受到广大父母的追捧.智能穿戴设备的体积一般相对较小,电池容量不大。如碰到智能穿戴设备没电联系不上父母的紧急情况,可能对儿童带来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可以手动充电的智能穿戴终端及为该智能穿戴终端充电的自行车。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穿戴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发电机组件;发电机组件设于终端主体,包括传动齿轮和转换机构,转换机构将传动齿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给终端主体,传动齿轮的一部分设置于终端主体。进一步地,终端主体包括壳体、主板、电池和显示屏;主板设于壳体内,并连接转换机构;电池设于壳体内,并与主板连接;显示屏设于壳体内,并与主板连接;传动齿轮的一部分设于壳体。进一步地,壳体与传动齿轮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前壳组件和后壳组件;后壳组件与前壳组件连接,并围合成安装空间,且构成安装槽;主板、电池、显示屏和转换机构设于安装空间内;传动齿轮设于安装槽内。进一步地,前壳组件包括前壳和面板;面板安装于前壳;前壳与后壳组件连接;面板设有与显示屏相对应的透视区。进一步地,终端主体还包括麦克风组件;麦克风组件设于壳体内,并与主板连接;壳体上设有匹配麦克风组件的喇叭孔。进一步地,终端主体还包括侧按键组件;按键组件设有壳体;壳体设有与侧按键组件匹配的按键孔。进一步地,终端主体还包括固定带;固定带铰接于壳体。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自行车,包括上述的智能穿戴终端以及固定架;固定架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夹;固定座与智能穿戴终端连接;固定夹与固定座连接,用于将固定架连接于自行车上的设定位置。进一步地,固定座的与智能穿戴终端接触处设有软胶保护结构。本专利技术智能穿戴终端及自行车,智能穿戴终端设有发电机组件,其可以将带动传动齿轮转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为智能穿戴终端充电,进而可以在没有充电设备为智能穿戴终端充电时为智能穿戴终端充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智能穿戴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智能穿戴终端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智能穿戴终端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智能穿戴终端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4,本专利技术智能穿戴终端一实施例,包括终端主体1和发电机组件2;发电机组件2设于终端主体1,包括传动齿轮21和转换机构22,转换机构22将传动齿轮21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给终端主体1,传动齿轮21的一部分设置于终端主体1。应当说的是,智能穿戴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是智能手表或手机;发电机组件2的原理即为电磁感应原理,即线圈在旋转的磁场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基本构造组件就是定子跟转子,定子一般是永磁体,转子是线圈,在外力的带动下线圈在磁场当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内部线圈通过电刷与外部电路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那在这个电路当中就形成电流,传动齿轮21在外力作用下旋转进而带动转换机构22,转换机构22包括发电机,发电机被带动时发电,将动能转换为电能,为锂电、镍氢电池、铅酸蓄电池等各类电池充电。智能穿戴终端的发电机组件2,可以将带动传动齿轮21转动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为智能穿戴终端充电,进而可以在没有充电设备为智能穿戴终端充电时为智能穿戴终端充电。应当说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换机构22还包括变数器,可以提高发电机输入端的转速,进而可以提高充电效率。传动齿轮21具有防滑设计,使齿轮更容易被拨动。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穿戴终端可以固定于自行车的车架上,使传动齿轮21与自行车的后轮接触,左右脚蹬力传递到链条,带动后轮转动,后轮转动摩擦传动齿轮21,变数器中大轮带动小轮为升速传动,手表内小轮转速更快,齿轮转动切割线圈产生电流,电流给电池充电。智能穿戴终端包括提醒模块,在充满电后,可发出提醒,提醒使用者取下智能穿戴终端。提醒模块可以是喇叭等声音类提醒模块,也可以是闪光灯等光线类提醒模块。终端主体1包括壳体、主板13、电池14和显示屏15;主板13设于壳体内,并连接转换机构22;电池14设于壳体内,并与主板13连接,主板13上设有与电池14和转换机构22连接的充电电路,转换机构22通过主板13连接电池14并为电池14充电;显示屏15设于壳体内,并与主板13连接;传动齿轮21的一部分设置于壳体。应当说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21凸出于壳体约为1mm,既不会太突出影响使用,也可以凸出于壳体方便传动齿轮21被拨动。壳体与传动齿轮2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可以防止水和灰尘进入手表内部,智能穿戴终端在雨天和较脏的地面也可以使用,并且智能穿戴终端可清洗。壳体包括前壳组件和后壳组件11;后壳组件11与前壳组件连接,并围合成安装空间,且构成安装槽;主板13、电池14、显示屏15和转换机构22设于安装空间内;传动齿轮21设于安装槽内。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5和电池14占用约5分之3的安装空间,发电机组占用约5分之2的安装空间。前壳组件包括前壳121和面板122;面板122安装于前壳121;前壳121与后壳组件11连接;面板122设有与显示屏15相对应的透视区。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22为TP面板122。终端主体1还包括麦克风组件16;麦克风组件16设于壳体内,并与主板13连接;壳体上设有匹配麦克风组件16的喇叭孔18。麦克风组件16包括麦克风和喇叭。终端主体1还包括侧按键组件17;按键组件设有壳体;壳体设有与侧按键组件17匹配的按键孔19。侧按键组件17包括开关按键、音量条件按键等按键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主体1还包括固定带3;固定带3铰接于壳体。固定带3用于将终端主体1固定在肢体上,或,将终端主体1在自行车车架等固定架上上,方便传动齿轮21与转动的轮子接触,实现带动传动齿轮21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带3包括长表带31、短表带32、表扣34和表环33,所述表扣34和表环33连接短表带32,在将智能穿戴终端佩戴或固定到设定位置时,通过表扣34和表环33连接长表带3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自行车,包括上述的智能穿戴终端以及固定架4,包括固定座和固定夹;固定座连接智能穿戴终端;固定夹连接固定座,用于将固定架4连接于自行车上的设定位置。固定架4设在自行车车架上,既可以是临时连接也可以是事先连接在车架上,在自行车与智能穿戴终端对应的轮子转动是带动传动齿轮21,进而为智能穿戴终端充电,智能穿戴终端被固定架4连接,方便传动齿轮21对位,也方便智能穿戴终端取下。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架4设有挡板,可以阻挡轮胎上的水渍抛到智能穿戴终端上。固定夹可拆卸,可以使固定架4在不同的自行车上使用。固定座的与智能穿戴终端接触处设有软胶保护结构。软胶保护结构为软胶垫等,可以保护手表不被夹坏夹花。本专利技术智能穿戴终端及自行车,智能穿戴终端设有发电机组件2,其可以将带动传动齿轮21转动的动能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主体;发电机组件,设于所述终端主体,包括传动齿轮和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将所述传动齿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给所述终端主体,所述传动齿轮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终端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主体;发电机组件,设于所述终端主体,包括传动齿轮和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将所述传动齿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给所述终端主体,所述传动齿轮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终端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主体包括:壳体;主板,设于所述壳体内,并连接所述转换机构;电池,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主板连接;显示屏,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传动齿轮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组件;后壳组件,与所述前壳组件连接,并围合成安装空间,且构成安装槽;所述主板、电池、显示屏和转换机构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传动齿轮设于所述安装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毕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