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6495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因电量不足无法顺利到达目的地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起始地和目的地并计算所述起始地与所述目的地的距离;根据所述起始地与所述目的地的距离计算所需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量阈值;在用户的移动终端显示电量大于所述电量阈值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位置信息与编号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电量进行监控,匹配对应的电动共享助力自行车至用户,避免了骑行过程中因电量不足导致不能顺利骑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
,尤其涉及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在欧美被称为Pedelec,属于e-bike的一种。这是一种既拥有自行车的轻巧和便捷性,又能够有效弥补自行车上坡、逆风、载物时的负担感的个人交通工具。它以传统自行车为基础,搭载以力矩传感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配有电机与电池。与电动自行车(电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是通过转把来调节动力大小,而是以力矩传感器去感知骑行者踩脚踏的力度,根据人力的大小进行判断,进而理解骑行者的骑行意图,提供相应的动力支持。它无法像电动自行车那样纯电动行驶,而是需要“人力+电力”的混合动力驱动,因此骑这种车的方式与骑自行车没什么区别。电力提供的恰当动力完美解决了骑自行车费力的问题,同时也因为人力的组成,它在搭载不大的电池的条件下就可超越一般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里程,一般都在50-100公里左右,续航持久。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在共享单车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池包,能够在用户骑行过程中提供辅助力,减轻骑行者的骑行压力。但是,电池包的电量使用是有限的,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远距离骑行会出现电量不足无法继续助力的情况。用户不得不寻找其他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或者寻找充好电的电池包。不仅麻烦,也耽搁用户的路程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因电量不足无法顺利到达目的地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用户输入的起始地和目的地并计算所述起始地与所述目的地的距离;根据所述起始地与所述目的地的距离计算所需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量阈值;在用户的移动终端显示电量大于所述电量阈值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位置信息与编号信息。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当所述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结束当次行程后,记录并上传所述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编号信息与剩余电量。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判断所述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剩余电量是否小于充电阈值,若是,则发送所述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编号信息及位置信息至对应的服务中心平台。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系统,包括:距离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起始地和目的地并计算所述起始地与所述目的地的距离;电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地与所述目的地的距离计算所需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量阈值;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用户的移动终端显示电量大于所述电量阈值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位置信息与编号信息。进一步地,还包括:记录上传模块,用于当所述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结束当次行程后,记录并上传所述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编号信息与剩余电量。进一步地,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剩余电量是否小于充电阈值,若是,则发送所述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编号信息及位置信息至对应的服务中心平台。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电量进行监控,匹配对应的电动共享助力自行车至用户,避免了骑行过程中因电量不足导致不能顺利骑行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流程图;图3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系统结构图;图4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S11:获取用户输入的起始地和目的地并计算起始地与目的地的距离;S12:根据起始地与目的地的距离计算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量阈值;S13:在用户的移动终端显示电量大于电量阈值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位置信息与编号信息。电动助力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小型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交通工具。使用前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电动助力自行车既能给人们骑行的体验感,又能在人们骑行过程中提供助力,减轻骑行者的骑行压力。但是,如果电量支撑不了用户的路程距离,则可能会导致体验感变差,或者浪费时间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电量情况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能够避免因为电量不够导致骑行过程受阻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步骤S11为获取用户输入的起始地和目的地并计算起始地与目的地的距离。具体的,用户需要使用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时,先打开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分别输入起始地和目的地,GPS定位系统根据用户的定位在地图上显示位置,并计算起始地与目的地的距离。本实施例中,步骤S12为根据起始地与目的地的距离计算所需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量阈值。具体的,服务器会根据历史骑行数据统计不同路程所需要的电量,通过算法学习不断更新统计数据。根据每个用户输入的起始地与目的地计算所需要的共享电动自行车的电量阈值。保证用户能选择到大于所需要的电量阈值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本实施例中,步骤S13为在用户的移动终端显示电量大于电量阈值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位置信息与编号信息。具体的,每个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编号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个电动助力自行车的位置会被服务器实时追踪。因此,计算了用户需要的电量后,在移动终端显示可以使用,即电量大于电量阈值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位置信息与编号信息。用户可以根据显示的位置信息选择最接近的位置,并在所处位置根据编号,找到可以使用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匹配快速,并且避免了使用电量不足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问题。本实施例通过计算用户所需要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量,匹配对应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至用户,可以保证用户在骑行过程中有充足的电量,并且避免了因电量不足导致的耽误行程或费力的问题。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S21:获取用户输入的起始地和目的地并计算起始地与目的地的距离;S22:根据起始地与目的地的距离计算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量阈值;S23:在用户的移动终端显示电量大于电量阈值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位置信息与编号信息;S24:当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结束当次行程后,记录并上传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编号信息与剩余电量;S25:判断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剩余电量是否小于充电阈值,若是,则发送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编号信息及位置信息至对应的服务中心平台。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步骤S24与步骤S25。具体的,每次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结束行程后,记录并上传当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编号信息与剩余电量。同一个编号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以最新的剩余电量为准,当获取了最新事件的剩余电量,则覆盖前一次的剩余电量信息。判断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剩余电量是否小于充电阈值,若是,则需要对电动助力自行车进行充电。充电阈值是设置的一个充电警示的阈值。根据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设置。若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需要充电,则发送编号信息及位置信息至对应的服务中心平台。当前位置对应的服务中心平台则派工作人员对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进行充电。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本实施例通过对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获取用户输入的起始地和目的地并计算所述起始地与所述目的地的距离;根据所述起始地与所述目的地的距离计算所需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量阈值;在用户的移动终端显示电量大于所述电量阈值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位置信息与编号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获取用户输入的起始地和目的地并计算所述起始地与所述目的地的距离;根据所述起始地与所述目的地的距离计算所需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电量阈值;在用户的移动终端显示电量大于所述电量阈值的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位置信息与编号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当所述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结束当次行程后,记录并上传所述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编号信息与剩余电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判断所述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剩余电量是否小于充电阈值,若是,则发送所述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编号信息及位置信息至对应的服务中心平台。4.一种匹配共享电动助力自行车的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齐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