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069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和显示屏,壳体内设置有控制主板,壳体的侧壁内侧设置有触碰检测单元,该触碰检测单元电连接控制主板,触碰检测单元承载在柔性电路板上,柔性电路板上刻蚀有多层铜膜,每层铜膜电连接控制主板,每层铜膜之间形成电容通道;用户触碰触碰检测单元所在的壳体侧壁外侧时,触碰检测单元的相应电容通道的电容发生变化,触碰检测单元将检测到的相应电容通道的电容变化量发送给控制主板,由控制主板根据电容变化量生成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指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实现了触碰智能穿戴设备侧壁就可操作智能穿戴设备的目的,克服了因智能穿戴设备触摸屏幕尺寸较小造成的操作不便和操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本技术涉及穿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穿戴式智能设备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类的智能化延伸,通过这些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人们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它人的辅助下更为高效率的处理信息,能够实现更为无缝的交流。由于智能穿戴设备各项功能的增加,小屏幕的触摸屏幕面临着操作方面的不便捷性,触屏方式在很多应用场景下,因为屏尺寸偏小,会导致操控不准确的问题。如浏览网页过程中,滑屏翻页过程中,往往因屏幕尺寸限制,导致翻页过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触摸屏幕尺寸较小,操控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和显示屏,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主板,所述壳体的侧壁内侧设置有触碰检测单元,所述触碰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所述触碰检测单元承载在柔性电路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刻蚀有多层铜膜,每层铜膜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每层铜膜之间形成电容通道;用户触碰所述触碰检测单元所在的壳体侧壁外侧时,所述触碰检测单元的相应电容通道的电容发生变化,所述触碰检测单元将检测到的相应电容通道的电容变化量发送给所述控制主板,由所述控制主板根据所述电容变化量生成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指令。可选地,所述壳体在设置所述触碰检测单元的侧壁内侧设置有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触碰检测单元的设置位置。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为多个凸起结构,对应每个凸起结构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凹槽结构,通过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凹槽结构的对应装配,所述柔性电路板嵌接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内侧。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为多个凹槽结构,对应每个凹槽结构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通过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凹槽结构的对应装配,所述柔性电路板嵌接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内侧。可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每层铜膜通过金手指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可选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按键,所述触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侧的侧壁内侧,所述按键设置在与所述触碰检测单元所在侧相对的壳体侧壁外侧。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触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下壳的侧壁内侧。可选地,所述上壳为透明壳体,所述显示屏为OLED屏,所述OLED屏设置在所述上壳的正下方。可选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智能穿戴设备壳体侧壁内侧设置触碰检测单元,从而在触碰检测单元所在的壳体侧壁外侧形成触碰检测区域,用户在该触碰检测区域进行触碰操作时,通过触碰检测单元可检测用户的触碰操作,由控制主板根据该触碰操作生成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指令,实现了触碰智能穿戴设备侧壁就可操作智能穿戴设备的目的,相当于增加了智能穿戴设备的触摸屏幕的操作空间,克服了因智能穿戴设备触摸屏幕尺寸较小造成的操作不便和操作不准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手表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碰检测单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碰检测单元与壳体侧壁内侧嵌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是:为克服智能穿戴设备触摸屏幕尺寸较小造成的操作不便和操作不准确的问题,专利技术人想到在智能穿戴设备壳体侧壁内侧设置触碰检测单元,从而在触碰检测单元所在的壳体侧壁外侧形成触碰检测区域检测用户的触碰操作,根据该触碰操作生成控制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指令,实现触碰智能穿戴设备侧壁就可操作智能穿戴设备的目的,相当于增加了智能穿戴设备的触摸屏幕操作空间。以下将以智能手表为例,详细阐述本技术的方案。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智能手表包括:壳体101和显示屏102,其中壳体101采用金属外壳,显示屏102采用OLED屏,在壳体101的侧壁内侧设置有触碰检测单元103,该触碰检测单元103电连接控制主板(图1中未画出),触碰检测单元103检测用户在触碰检测单元103所在的壳体侧壁外侧的触碰操作,并将检测到的触碰操作发送给控制主板,由控制主板根据触碰操作生成控制智能手表的控制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还包括按键104,触碰检测单元103设置在壳体101一侧的侧壁内侧,按键104设置在触碰检测单元103所在侧相对的壳体侧壁外侧。例如触碰检测单元103设置在用户近手端的右侧壳体的侧壁内侧,按键104设置在用户远手端的左侧壳体的侧壁外侧。用户也可以通过按压按键104向智能手表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关于触碰检测单元103和按键104的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图1中所示的触碰检测单元103在右侧,按键104在左侧。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智能手表包括上壳201、下壳202、OLED屏203、触碰检测单元103、印刷电路板PCB204、控制主板205和锂电池206,其中,上壳201为透明壳体,OLED屏203设置在上壳201的正下方,触碰检测单元103设置在下壳202的侧壁内侧,锂电池206设置在紧挨着下壳202底部的正上方,印刷电路板PCB204设置在锂电池206的正上方,印刷电路板PCB204承载控制主板204。关于触碰检测单元103的结构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碰检测单元结构示意图。触碰检测单元103承载在柔性电路板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上。为精确检测触碰滑动的动作,柔性电路板FPC上蚀刻有多层铜膜1,每一个铜膜通过FPC金手指与控制主板205相连接,每层铜膜之间形成电容通道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碰检测单元与壳体侧壁内侧嵌接的结构示意图。壳体在设置触碰检测单元103的侧壁内侧设置有定位结构,用于定位触碰检测单元103的设置位置,该定位结构如图4所示,图4中的定位结构为多个凸起结构,对应每个凸起结构,承载触碰检测单元103的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凹槽结构,通过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的对应装配,使柔性电路板嵌接设置在壳体的侧壁内侧。当然,该定位结构也可以为多个凹槽结构,对应每个凹槽结构,承载触碰检测单元103的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通过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的对应装配,使柔性电路板嵌接设置在壳体的侧壁内侧。这种嵌接结构使得柔性电路板可以更好地贴服智能手表壳体的外壳,实现佩戴检测的精确和批量生产的一致性。当手指靠近触碰检测单元103所在的触碰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和显示屏,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内侧设置有触碰检测单元,所述触碰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所述触碰检测单元承载在柔性电路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刻蚀有多层铜膜,每层铜膜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每层铜膜之间形成电容通道;用户触碰所述触碰检测单元所在的壳体侧壁外侧时,所述触碰检测单元的相应电容通道的电容发生变化,所述触碰检测单元将检测到的相应电容通道的电容变化量发送给所述控制主板,由所述控制主板根据所述电容变化量生成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指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和显示屏,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内侧设置有触碰检测单元,所述触碰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所述触碰检测单元承载在柔性电路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刻蚀有多层铜膜,每层铜膜电连接所述控制主板,每层铜膜之间形成电容通道;用户触碰所述触碰检测单元所在的壳体侧壁外侧时,所述触碰检测单元的相应电容通道的电容发生变化,所述触碰检测单元将检测到的相应电容通道的电容变化量发送给所述控制主板,由所述控制主板根据所述电容变化量生成控制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指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设置所述触碰检测单元的侧壁内侧设置有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触碰检测单元的设置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多个凸起结构,对应每个凸起结构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凹槽结构,通过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凹槽结构的对应装配,所述柔性电路板嵌接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勋潘俊杰郄勇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