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孟刚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晾衣架的绕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06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晾衣架的绕线轮,包括有用来盘绕绳索(2)的柱状部(1),该柱状部(1)外表面设置有可容绳索(2)盘绕的螺旋形凹槽(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绕线轮的柱状部外围设置螺旋形凹槽,绳索即可间隔均匀的嵌设在该螺旋形凹槽之中,这样凹槽的槽壁间隔了绳索,使绳索一缕缕的盘绕在柱状部表面,绝不重叠,从而彻底避免了绳索互相缠绕,当柱状部在转动时,绳索就能顺利的盘卷和松解,保证了晾衣杆顺利的上升和下降。(*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晾衣架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晾衣架的绕线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晾衣架就是一固定的晾衣杆,而现今,家用的晾衣架也越来越趋于自动化,一般分为手摇式和电动式两种,它们因具有占用空间小、操作省力、使用便捷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家庭的青睐。这两种晾衣架一般都包括有晾衣杆、晾衣杆两端的绳索和用以控制绳索绕卷的升降控制装置,通过升降控制装置对绳索盘卷和松揭的控制,而控制晾衣杆的上升和下降。该升降控制装置上还设置有两个绕线轮,绳索就盘置在该绕线轮上,一般这种绕线轮就是一轴心与传动机构相连的柱状物,绳索就直接盘绕在该柱状物表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绳索往往是里外层层重叠的盘置在柱状物外表面,非常容易缠绕一起,不能保证绳索能顺畅的松解开来,进而会影响到晾衣杆的正常上升下降,不适于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绳索互相缠绕,从而保证晾衣杆顺利上升下降的用于晾衣架的绕线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晾衣架的绕线轮,包括有用来盘绕绳索的柱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部外表面设置有可容绳索盘绕的螺旋形凹槽。其中,为使柱状部上可盘置更长的绳索,所述螺旋形凹槽可以排布的更紧密些,即螺旋形凹槽的间距可根据绳索在柱状部上盘卷的长度作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绕线轮的柱状部外围设置螺旋形凹槽,绳索即可间隔均匀的嵌设在该螺旋形凹槽之中,这样凹槽的槽壁间隔了绳索,使绳索一缕缕的盘绕在柱状部表面,绝不重叠,从而彻底避免了绳索互相缠绕,当柱状部在转动时,绳索就能顺利的盘卷和松解,保证了晾衣杆顺利的上升和下降;本技术结构非常简单,外观整洁美观,且非常适于实际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用于晾衣架的绕线轮,包括有用来盘绕绳索2的柱状部1,其中,柱状部1外表面设置有螺旋形凹槽11,绳索2就盘绕在该螺旋形凹槽11中。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晾衣架的绕线轮,包括有用来盘绕绳索(2)的柱状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部(1)外表面设置有可容绳索(2)盘绕的螺旋形凹槽(11)。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晾衣架的绕线轮,包括有用来盘绕绳索(2)的柱状部(1),该柱状部(1)外表面设置有可容绳索(2)盘绕的螺旋形凹槽(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绕线轮的柱状部外围设置螺旋形凹槽,绳索即可间隔均匀的嵌设在该螺旋形凹槽之中,这样凹槽的槽壁间隔了绳索,使绳索一缕缕的盘绕在柱状部表面,绝不重叠,从而彻底避免了绳索互相缠绕,当柱状部在转动时,绳索就能顺利的盘卷和松解,保证了晾衣杆顺利的上升和下降。文档编号D06F57/00GK2898089SQ200620102669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张孟刚 申请人:张孟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晾衣架的绕线轮,包括有用来盘绕绳索(2)的柱状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状部(1)外表面设置有可容绳索(2)盘绕的螺旋形凹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孟刚
申请(专利权)人:张孟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