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的光缆交接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04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的光缆交接箱,包括配纤架架体和光缆交接箱箱体,所述配纤架架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光缆接地单元,所述配纤架架体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光缆交接箱箱体,所述光缆交接箱箱体的左端通过集成电路板连接有并架走线槽,所述集成电路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固定安装在配纤架架体的正面上,所述光缆交接箱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主干熔接单元、配缆熔接单元和光分路器,整个装置采用统一的光缆线路配线架,同时在配线架上增设有光缆交接箱,增加通用性,同时设置有线缆并架走线槽,使得线路的连接更加简单,增加了资源调配灵活性,降低了工程管理复杂性,满足使用维护的习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的光缆交接箱
本技术涉及交接箱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的光缆交接箱。
技术介绍
近几年,随着电信业务的高速发展,各运营商为了快速接入各类客户,降低投资成本,已经在城区各个主要交通路口布置了通信光缆交接箱,基本实现了城区的光纤网络的全覆盖,然而各运营商需要发展的各类接入客户在城区分布不均匀,客户接入的建设需求、光缆芯数也不一致,使得光缆交接箱的设置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例如,申请号为201410405456.6,专利名称为光缆交接箱的专利技术专利:其能够在下雨天的时候,自动封住散热孔,消除手动操作的麻烦和不及时性,从而防止雨水进入到光缆交接箱内。但是,现有的建筑的光缆交接箱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光缆交接箱要表现为通用性差、工艺水平不统一、产品系列不完整等三个方面;(2)现有的光缆交接箱工程管理复杂、维护成本高,也导致了现有的配线产品操作以及维护出现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的光缆交接箱,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的光缆交接箱,包括配纤架架体和光缆交接箱箱体,所述配纤架架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光缆接地单元,所述配纤架架体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光缆交接箱箱体,所述光缆交接箱箱体的左端通过集成电路板连接有并架走线槽,所述集成电路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固定安装在配纤架架体的正面上,所述光缆交接箱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主干熔接单元、配缆熔接单元和光分路器,所述主干熔接单元的内部设置有主干熔接接口,所述主干熔接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有主干光缆,所述主干熔接接口的输出端通过尾纤接口与光分路器内部的尾纤相连接,所述光分路器的输出端通过光缆线路与配缆熔接单元相连接。进一步地,配缆熔接单元的内部设置有排式缆线插口。进一步地,排式缆线插口的输出端通过配缆线路与配缆熔接接口相连接。进一步地,配缆熔接接口的输出端与配线光缆相连接。进一步地,光缆交接箱箱体的正面还固定安装有电子锁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统一的光缆线路配线架,同时在配线架上增设有光缆交接箱,增加通用性,同时设置有线缆并架走线槽,使得线路的连接更加简单,降低了运营商投资成本,增加了资源调配灵活性,降低了工程管理复杂性,满足使用维护的习惯;(2)本技术的光缆交接箱内部采用无跳接技术,实现光缆、光纤的连接与调度,实现端接主干光缆及配线光缆,同时,也可放置光分路器并实现无跳接的功能,实现点到多点的光纤分路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光缆交接箱箱体内部示意图。图中标号:1-配纤架架体;2-光缆交接箱箱体;3-固定支架;4-电子锁头;5-绝缘板;6-集成电路板;7-并架走线槽;8-光缆接地单元;201-主干熔接单元;202-光分路器;203-配缆熔接单元;204-主干熔接接口;205-尾纤接口;206-主干光缆;207-尾纤;208-排式缆线插口;209-配缆熔接接口;210-配线光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的光缆交接箱,包括配纤架架体1和光缆交接箱箱体2,所述配纤架架体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光缆接地单元8,所述配纤架架体1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光缆交接箱箱体2,所述光缆交接箱箱体2的正面还固定安装有电子锁头4,使用电子锁头控制光缆交接箱柜门的通断,实现远程控制,所述光缆交接箱箱体2的左端通过集成电路板6连接有并架走线槽7,使用并架走线槽7使得多路光缆线路能够更好地与光缆交接箱连接,降低了线路排线的复杂度,实用性强,所述集成电路板6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板5,所述绝缘板5固定安装在配纤架架体1的正面上,采用绝缘板5主要用来保护集成电路板6免受外界雨水的腐蚀,提高了集成电路板6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光缆交接箱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主干熔接单元201、配缆熔接单元203和光分路器202,所述主干熔接单元201的内部设置有主干熔接接口204,所述主干熔接接口204的输入端连接有主干光缆206,所述主干熔接接口204的输出端通过尾纤接口205与光分路器202内部的尾纤207相连接,所述光分路器202的输出端通过光缆线路与配缆熔接单元203相连接,通过光分路器202自带尾纤连接至配线光缆(用户侧光缆)和主干光缆(局向光缆)的适配器,实现无跳接功能,同时减少了活接头衰耗。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配缆熔接单元203的内部设置有排式缆线插口208,所述排式缆线插口208的输出端通过配缆线路与配缆熔接接口209相连接,所述配缆熔接接口209的输出端与配线光缆210相连接。进一步说明的是,光缆交接箱箱体2左下方为盒式光分路器安装区,右上方为光缆成端区域,主干熔接单元及配缆熔接单元均采用同尺寸的传统熔配一体化单元,储纤单元集中安装于箱体侧面翻转面板上,采用适配器插槽式存储单元临时存储未开通尾纤,适用于SC适配器,每储纤单元有12位SC适配器插槽,便于查找单根未使用尾纤,该类型无跳接光缆交接箱箱体内部尾纤少,与传统光缆交接箱结构最为接近,最多需要暂存的纤数数量等于新增光分路器的数量,纤芯管理容易。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的光缆交接箱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的光缆交接箱,包括配纤架架体(1)和光缆交接箱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纤架架体(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光缆接地单元(8),所述配纤架架体(1)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光缆交接箱箱体(2),所述光缆交接箱箱体(2)的左端通过集成电路板(6)连接有并架走线槽(7),所述集成电路板(6)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板(5),所述绝缘板(5)固定安装在配纤架架体(1)的正面上,所述光缆交接箱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主干熔接单元(201)、配缆熔接单元(203)和光分路器(202),所述主干熔接单元(201)的内部设置有主干熔接接口(204),所述主干熔接接口(204)的输入端连接有主干光缆(206),所述主干熔接接口(204)的输出端通过尾纤接口(205)与光分路器(202)内部的尾纤(207)相连接,所述光分路器(202)的输出端通过光缆线路与配缆熔接单元(20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的光缆交接箱,包括配纤架架体(1)和光缆交接箱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纤架架体(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光缆接地单元(8),所述配纤架架体(1)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光缆交接箱箱体(2),所述光缆交接箱箱体(2)的左端通过集成电路板(6)连接有并架走线槽(7),所述集成电路板(6)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板(5),所述绝缘板(5)固定安装在配纤架架体(1)的正面上,所述光缆交接箱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主干熔接单元(201)、配缆熔接单元(203)和光分路器(202),所述主干熔接单元(201)的内部设置有主干熔接接口(204),所述主干熔接接口(204)的输入端连接有主干光缆(206),所述主干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映波余玉珊崔文健张斌李金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南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