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597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为了更准确地判断进入除霜的时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室外风机的电流平均值;计算所述室外风机的相邻两次电流平均值的衰减程度;根据所述衰减程度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计算室外风机相邻两次的电流平均值的衰减程度,根据该衰减程度能够准确地反映室外盘管的结霜量,从而更准确地选择除霜时机,以及有效地消除现有技术中采用室外盘管温度来判断结霜程度时的局限性,减少空调器的除霜次数,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器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空调器作为一种能够调节室内环境温度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制冷剂在循环管路之间通过高压/低压/气态/液态的状态转换来使室内环境温度降低或者升高,即从室内机的角度来看,空调器处于制冷或者制热工况。当空调器制热运行时,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如果室外盘管温度过低会导致结霜情况,而室外机盘管结霜会导致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影响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降低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需要对空调器的室外机盘管进行及时而有效的除霜。现有的技术方案通常是通过湿度和室外盘管温度判断室外盘管结霜的程度,然后根据室外盘管结霜的情况进行相应的除霜操作。但是,这种判断结霜的方式要求室外盘管传感器的精确度很高,并且在室外换热器分流很好的情况下才比较准确,一旦室外换热器分流不好,室外盘管传感器则无法准确判断出每路分流的蒸发温度(室外盘管传感器仅仅可以判断一路分流的蒸发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以下情形:室外盘管实际上已经出现结霜的情况了,但是室外盘管的温度较高,从而无法准确地控制除霜,导致出现有霜不化或者化霜不干净的情况。鉴于此,选择合适的除霜时机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除霜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更准确地判断进入除霜的时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该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室外风机的电流平均值;计算所述室外风机的相邻两次电流平均值的衰减程度;根据所述衰减程度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计算所述室外风机的相邻两次电流平均值的衰减程度”的步骤包括:获取室外风机在当前时段的平均电流值与室外风机在上一时段的平均电流值;计算所述当前时段的平均电流值与所述上一时段的平均电流值的比值。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衰减程度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的步骤包括:如果所述当前时段的平均电流值与所述上一时段的平均电流值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则使所述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如果所述当前时段的平均电流值与所述上一时段的平均电流值的比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值,则使所述空调器维持当前制热工况,不进入除霜模式。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0.85-0.95之间的任意值。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值为0.9。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为5s-15s之间的任意值。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除霜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退出除霜模式的步骤,该步骤包括:在所述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之后,计算当前时段的平均电流值与上一时段的平均电流值的比值;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使空调器退出除霜模式。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使空调器退出除霜模式”的步骤包括:如果当前时段的平均电流值与上一时段的平均电流值的比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则退出除霜模式;否则,使所述空调器维持当前除霜工况。在上述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预设值为1-2之间的任意值。本专利技术根据室外风机相邻两次的电流平均值的衰减程度来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由于室外风机的电流大小会随室外盘管的结霜程度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室外风机相邻两次的电流平均值(室外风机的电流平均值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室外风机的电流变化)的衰减程度可以准确地反映室外风机的电流大小的变化情况,因此根据室外风机相邻两次的电流平均值的衰减程度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室外盘管的结霜量,从而更准确地选择除霜时机,以及有效地消除现有技术中采用室外盘管温度来判断结霜程度时的局限性,减少空调器的除霜次数,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主要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明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尽管本申请中按照特定顺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些顺序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所述步骤。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室外盘管温度来判断室外盘管的结霜程度,但是如
技术介绍
所述的,这种方式容易受到分流和传感器精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采用室外盘管温度来判断结霜程度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旨在消除采用室外盘管温度来判断结霜程度时的局限性,以及更准确地判断进入除霜的时机。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的主要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10、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室外风机的电流平均值;S120、计算所述室外风机的相邻两次电流平均值的衰减程度;S130、根据衰减程度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随着室外盘管的结霜程度越来越大,导致风阻逐渐增加,进入室外风机的风量会相应地减小,当风阻增大时,室外风机的负荷相应地增大,室外风机的电流随之减小。换言之,室外风机在一定转速下的负荷是确定的,如果相同转速下电机的负荷增加,电流减小,则说明室外风机的进风量减小,室外盘管的结霜程度增加。由此可见,室外风机的电流大小会随室外盘管的结霜程度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利用室外风机的电流随室外盘管的结霜程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来判断室外盘管的结霜程度能够有效地消除现有技术中采用室外盘管温度来判断结霜程度时的局限性,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空调器进入除霜的时机。在上述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中,本专利技术利用室外风机的电流随室外盘管的结霜程度而变化的规律,根据室外风机的相邻两次电流平均值(室外风机的电流平均值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室外风机的电流变化)的衰减程度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室外风机电流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出室外盘管的结霜程度,由此可以准确判断出空调器进入除霜的合适时机,从而能够在减少除霜次数的基础上,极大地提升空调器的除霜效果。下面对上述步骤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上述步骤S110中,预设时间可以是5s、10s、15s,或者为5s-15s之间的任意时间,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选择其他合适的预设时间,这些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室外风机的电流平均值可以采用任何已知的手段来检测,在此不再进行详细说明。在上述步骤S120中,作为一种示例,计算室外风机的相邻两次电流平均值的衰减程度的方式可以是:获取室外风机在当前时段的平均电流值与室外风机在上一时段的平均电流值;计算当前时段的平均电流值与上一时段的平均电流值的比值。也就是说,以两者的比值来表示室外风机相邻两次电流平均值的衰减程度。在上述步骤S130中,作为一种示例,根据衰减程度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如果当前时段的平均电流值与上一时段的平均电流值的比值小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室外风机的电流平均值;计算所述室外风机的相邻两次电流平均值的衰减程度;根据所述衰减程度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每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室外风机的电流平均值;计算所述室外风机的相邻两次电流平均值的衰减程度;根据所述衰减程度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室外风机的相邻两次电流平均值的衰减程度”的步骤包括:获取室外风机在当前时段的平均电流值与室外风机在上一时段的平均电流值;计算所述当前时段的平均电流值与所述上一时段的平均电流值的比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衰减程度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的步骤包括:如果所述当前时段的平均电流值与所述上一时段的平均电流值的比值小于第一预设值,则使所述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如果所述当前时段的平均电流值与所述上一时段的平均电流值的比值不小于第一预设值,则使所述空调器维持当前制热工况,不进入除霜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