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963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外壳,其上设有排风口及回风口;蜗壳风道,位于外壳内,并与排风口及回风口连通,其中,蜗壳风道包括蜗壳部及蜗舌部,蜗壳部具有抵靠缘,抵靠缘与排风口的内端接触;风轮,为贯流风轮,风轮位于蜗壳风道内,蜗壳部的内表面与垂直于风轮轴线的中截面相交所形成的相交线为蜗壳部的型线,型线与抵靠缘具有交点,型线上从与风轮距离最近的点至交点的线长F1、排风口的孔壁长度F2、风轮的直径D和风轮的轴向长度L满足1.8≤(F1+F2)/D≤2.5,且3.5≤L/D≤4.6。本方案提供的空调设备,可确保实现蜗壳风道内的气流流线平滑、顺畅,进而达到降低气流噪音、减小阻力损失的目的,兼顾提升产品的降噪效果和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如窗式空调、移动空调等空调设备中设有室内侧风轮来驱动空气循环,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空调设备在运行时存在室内侧风声不稳、噪音大等问题,导致产品使用体验不佳,且导致空调设备整体能效偏低、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外壳,其上设有排风口及回风口;蜗壳风道,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排风口及所述回风口连通,其中,所述蜗壳风道包括蜗壳部及蜗舌部,所述蜗壳部具有抵靠缘,所述抵靠缘与所述排风口的内端接触;风轮,为贯流风轮,所述风轮位于所述蜗壳风道内,所述蜗壳部的内表面与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中截面相交所形成的相交线为所述蜗壳部的型线,所述型线与所述抵靠缘具有交点,所述型线上从与所述风轮距离最近的点至所述交点的线长F1、所述排风口的孔壁长度F2、所述风轮的直径D和所述风轮的轴向长度L满足1.8≤(F1+F2)/D≤2.5,且3.5≤L/D≤4.6。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其风轮的长径比满足:3.5≤L/D≤4.6,且其蜗壳部的型线上从与风轮距离最近的点至型线与蜗壳部抵靠缘交点的型线长度F1、排风口的孔壁长度F2和风轮的直径D之间的关系为1.8≤(F1+F2)/D≤2.5,这样可以确保蜗壳部上的主要导流部分长度与风轮尺寸协调,以确保实现蜗壳风道内的气流流线平滑、顺畅,进而达到降低气流噪音、减小气流损失的目的,兼顾提升产品的降噪效果和能效。另外,由于贯流风轮对径向尺寸的要求小,不会占据换热器的空间,可利于减少设备室内侧部分的体积,且贯流风轮具有送风均匀和噪音低的优点,可提升产品的出风均匀性和柔和性,同时确保实现蜗壳风道内的气流流线平滑、顺畅,达到降低气流噪音、减小气流损失的目的,兼顾提升产品的降噪效果和能效。更具体而言,当(F1+F2)/D小于1.8时,相对而言,风轮偏大,蜗壳部顺流效果及风轮的实际导风效率偏低,风轮的导风能力较之蜗壳部顺流效果及风轮的实际导风效率在匹配关系上存在较大偏差,若要获得静音舒适感,需要极大地降低风轮转速和风压,这需要付出极高的换热效率代价,且会导致风轮无法在实现降噪效果最优化和降噪效果最高效的转速频段内工作,使得调节风压和风速等参数所获得的降噪效果并不明显,而当(F1+F2)/D大于2.5时,风轮偏小,蜗壳部上的风阻偏大,这样会导致设备阻力损失加大,湍流噪音激增,导致设备使用体验下降、能效降低;而在本方案中,控制F1、F2及D满足1.8≤(F1+F2)/D≤2.5,且3.5≤L/D≤4.6,其中,风轮的长径比L/D大于4.6时,不利于减小换热器的宽度尺寸,让整机显得笨重,而风轮的长径比L/D小于3.5时,风轮太短不利于增大单排换热器的面积,不利于提高整机的能效,且这样设计可使蜗壳部上的主要导流部分与风轮尺寸保持一个适宜的协调关系,在满足风速和风压同时,风轮能够在实现降噪效果最优化和降噪效果最高效的转速频段内工作,且保证蜗壳部风阻小、顺流效果优异,确保实现蜗壳风道内的气流流线平滑、顺畅,达到降低气流噪音、减小阻力损失的目的,兼顾提升产品的降噪效果和能效。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D满足:88mm≤D≤105mm。在本方案中,基于前述的1.8≤(F1+F2)/D≤2.5及3.5≤L/D≤4.6,设置88mm≤D≤105mm,这样可以满足风轮的风量要求,同时又不会增大送风噪音,且利于整机尺寸设计,实现减小设备室内侧的体积,而若D小于88mm时,存在风轮过小的问题,不利于提高风量,且容易增大室内侧送风噪音,而若D大于105mm时,容易占据换热器的空间,不利于减少设备室内侧部分的体积。更优选地,所述D满足:90mm≤D≤100mm。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型线位于与所述风轮距离最近的点和所述交点之间的部分包括曲线段和直线段,所述曲线段和直线段沿着所述型线从与所述风轮距离最近的点向所述交点的方向依次排布。在本方案中,设计蜗壳部型线位于与风轮距离最近的点和所述交点之间的部分包括曲线段和直线段,在相同负载情况下,可以提升风量,且利用曲线段可对气流平缓导向,且曲线段在发挥导向作用时的阻力和压降小,可避免湍流噪音,利用直线段可在曲线段的下游部位对气流进一步理顺,使出风更加顺畅,同时,曲线段和直线段的组合形式可利于限制气流压降,抑制湍流的发生发展,以改善噪音水平。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曲线段的一端接合,所述直线段的另一端的端点为所述交点,所述曲线段的另一端的端点为与所述风轮距离最近的点,使所述F1、所述曲线段的线长S1及所述直线段的线长S2满足:F1=S1+S2。在本方案中,设计F1=S1+S2,这样可以进一步简化蜗壳部的结构形式,方便产品制造出模,且该结构可利于限制气流压降,抑制湍流的发生发展,以改善噪音水平。优选地,所述曲线段与所述直线段的所述接合部位平滑过渡,这样可利于气流从曲线段表面向直线段表面平缓过渡流动,使蜗壳风道内气流的流线顺畅,避免由于曲率突变引起湍流发生和发展,改善噪声水平。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直线段为倾斜直线段,使所述蜗壳部与所述蜗舌部所限定出的开口的高度呈逐渐变大的变化趋势。在本方案中,设置直线段为倾斜直线段,使得在沿流体流动方向上,蜗壳部和蜗舌部所限定出的开口高度逐渐增大,利于气流保持平顺,使蜗壳风道内气流的流线顺畅,避免由于曲率突变引起湍流发生和发展,改善噪声水平。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回风口的面积A与所述排风口的面积B满足:2.5≤A/B≤3.5。在本方案中,基于前述的1.8≤(F1+F2)/D≤2.5及3.5≤L/D≤4.6,设计回风口的面积A与排风口的面积B满足:2.5≤A/B≤3.5,这样可以确保蜗壳部上的主要导流部分长度与风轮尺寸协调,并保证风轮对气流的驱动力、受回风口和排风口影响的蜗壳风道内风量及蜗壳部上的主要导流部分流阻协调,以确保实现蜗壳风道内的气流流线平滑、顺畅,进而达到降低气流噪音、减小阻力损失的目的,兼顾提升产品的降噪效果和能效。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设备还包括:第一格栅,设于所述回风口处;和/或第二格栅,设于所述排风口处。在本方案中,在回风口处设置第一格栅,第一格栅可在回风口处起到阻挡和防护作用,防止异物进入回风口,且第一格栅可在回风口进风时进行切风顺流,提升进入气流的平顺性,强化降噪效果;在排风口处设置第二格栅,第二格栅可在排风口处起到阻挡和防护作用,防止异物进入排风口,且第二格栅可在排风口排风时进行切风顺流,提升排出气流的平顺性,强化降噪效果,且可以提升排气口处流速,延长送风距离。更具体而言,第一格栅为条状格栅或为椭圆状、蜂窝状、放射状等形式的多孔板结构,第二格栅为条状格栅或为椭圆状、蜂窝状、放射状等形式的多孔板结构,当然,第二格栅也可为百叶状格栅,或为一整条平直形或弧状的导风板结构。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排风口的朝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满足:0°≤θ≤35°,和/或所述回风口的朝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满足:0°≤β≤15°。在本方案中,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上设有排风口及回风口;蜗壳风道,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排风口及所述回风口连通,其中,所述蜗壳风道包括蜗壳部及蜗舌部,所述蜗壳部具有抵靠缘,所述抵靠缘与所述排风口的内端接触;风轮,为贯流风轮,所述风轮位于所述蜗壳风道内,所述蜗壳部的内表面与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中截面相交所形成的相交线为所述蜗壳部的型线,所述型线与所述抵靠缘具有交点,所述型线上从与所述风轮距离最近的点至所述交点的线长F1、所述排风口的孔壁长度F2、所述风轮的直径D和所述风轮的轴向长度L满足1.8≤(F1+F2)/D≤2.5,且3.5≤L/D≤4.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上设有排风口及回风口;蜗壳风道,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排风口及所述回风口连通,其中,所述蜗壳风道包括蜗壳部及蜗舌部,所述蜗壳部具有抵靠缘,所述抵靠缘与所述排风口的内端接触;风轮,为贯流风轮,所述风轮位于所述蜗壳风道内,所述蜗壳部的内表面与垂直于所述风轮轴线的中截面相交所形成的相交线为所述蜗壳部的型线,所述型线与所述抵靠缘具有交点,所述型线上从与所述风轮距离最近的点至所述交点的线长F1、所述排风口的孔壁长度F2、所述风轮的直径D和所述风轮的轴向长度L满足1.8≤(F1+F2)/D≤2.5,且3.5≤L/D≤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D满足:88mm≤D≤1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型线位于与所述风轮距离最近的点和所述交点之间的部分包括曲线段和直线段,所述曲线段和直线段沿着所述型线从与所述风轮距离最近的点向所述交点的方向依次排布。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斌喻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