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光强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592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V光强检测装置,包括一箱式的基座,基座的顶面上具有用于安装UV灯具的固定支架,基座的顶面上还具有第一入光口,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UV灯具的出光面朝向于第一入光口,并且与基座将第一入光口密闭,基座的侧壁上具有一第一出光口,第一出光口处安装有一UV检测探头,所述基座内还具有一导光器,所述导光器将UV灯具出射的光线传导至UV检测探头,以解决现有的UV检测设备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V光强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紫外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UV光强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固化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UV固化(即紫外线固化)是通过一种单体/低聚物的混合物的快速聚合而获得一种也可交联的涂膜的一种技术。UV体系的这种快速聚合是用光引发剂和高性能的紫外线灯来实现的。UV固化的工业应用为材料表面固化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加工手段。UV固化技术不同于传统技术(例如热固化),这种固化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辐射固化是采用高效能源-紫外光或电子束作为引发手段,快速实现涂层固化。UV固化的这些特点,使得其在胶印纸张印刷、胶印印铁、胶印上光、柔性版印刷、丝网印刷、大幅面喷墨印刷、凹版印刷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作为UV固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UVLED灯具的光强是作为其固化的最重要的指标,而随着工业自动化的需要,UV光的强度越来越高,如果直接采用探头进行检测,不仅探头只能短时间的进行测试,而且探头还容易因高温、过热、老化等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而且用检测探头直接检测还会形成遮挡,影响对光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UV光强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UV检测设备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UV光强检测装置,包括一箱式的基座,基座的顶面上具有用于安装UV灯具的固定支架,基座的顶面上还具有第一入光口,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UV灯具的出光面朝向于第一入光口,并且与基座配合将第一入光口密闭,基座的侧壁上具有一第一出光口,第一出光口处安装有一UV检测探头,所述基座内还具有一导光器,所述导光器将UV灯具出射的光线传导至UV检测探头。进一步的,所述导光器包括一壳体和位于壳体内导光棒,壳体上具有一朝向于UV灯具的出光面的第二入光口和朝向于第一出光口的第二出光口,所述导光棒具有朝向于第二入光口的入光面和朝向于第二出光口的出光面。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棒为的石英导光棒,所述石英导光棒的一端具有朝向于第二入光口作为入光面,另一端具有朝向于第二出光口作为出光面。进一步的,所述石英导光棒的外形为圆柱形,临近第二入光口处的一端朝向第二入光口弯折,使得该端的端面和另一端的端面相垂直,并且弯折端的端面朝向于第二入光口以作为入光面,另一端的端面朝向于第二出光口以作为出光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入光口处还安装有石英玻璃片。进一步的,所述UV检测探头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的检测元件,外壳上具有一和第一出光口正对的窗口,检测元件包括中灰密度滤光片、扩散片、窄带滤光片和紫外传感器,中灰密度滤光片、扩散片、窄带滤光片和紫外传感器从窗口往外壳内部方向依次布设。本技术提供的UV光强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UV光强检测装置通过导光器将UV灯具出射的光线传导至基座侧壁上的UV检测探头上进行光强检测,避免了高强度的UV光线对UV检测探头的损伤,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而且UV检测探头也不会遮挡UV光线,不会对影响UV光线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UV光强检测装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UV光强检测装置上安装UV灯具后示意图。图3示出了导光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导光器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UV检测探头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UV光强检测装置,包括一箱式的基座1,基座1的顶面上具有用于安装UV灯具2的固定支架10,基座的顶面上还具有第一入光口12,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UV灯具2的出光面朝向于第一入光口12,并且与基座1配合将第一入光口12密闭,以防止外界的光线从第一入光口12进入到基座内,从而到对测量的结果造成影响。基座1的侧壁上具有一第一出光口(图1和图2中的第一出光口被UV检测探头3遮挡住),第一出光口处安装有一UV检测探头3,所述基座内还具有一导光器4,所述导光器4将UV灯具出射的光线传导至UV检测探头3。由于导光器4的存在,使得UV灯具2出射的UV光线经由导光器4传导至UV检测探头3上进行测量,避免了高强度的UV光线对UV检测探头的损伤,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而且UV检测探头位于基座的侧面上,也不会遮挡UV光线,不会对影响UV光线的使用。参考图3和图4,作为导光器一个优选实施例,导光器4包括一壳体40和位于壳体内导光棒42,壳体40上具有一朝向于UV灯具2的出光面的第二入光口400和朝向于第一出光口的第二出光口402,所述导光棒42具有朝向于第二入光口的入光面420和朝向于第二出光口的出光面422。参考图4,其中作为导光棒42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导光棒42为圆柱形的石英导光棒,并且石英导光棒的一端弯折使得弯折端的端面420a和另一端的端面422a相垂直,并且弯折端的端面420a朝向于第二入光口400作为入光面420,另一端的端面422a朝向于第二出光口420作为出光面422。第二入光口400开设在壳体的顶面上,UV光线垂直照射在石英导光棒的入光面420上并且垂直入射,光线从截面进入石英棒后,由于其圆形的外壁对光线的反射作用,绝大部分光线都会保持在石英棒内部不会损耗;同时外部的光线也无法进入至石英棒中,这样对整个光的采集来讲,损耗和引入的干扰都可认为是0,这也在实际测试中得到了验证。这样就只需要在石英棒的另外一端采集测量光强,并进行一定比例的换算,就可以得出真实光强。参考图4,为了保证导光器4的密闭性,防止外界的异物进入到导光器内对光的测量造成影响,还可以在第二入光口处安装石英玻璃片,以隔离外界的颗粒物等杂物。参考图5,作为UV检测探头3的一个优选实施例,UV检测探头3包括外壳30以及位于外壳内的检测元件,外壳30上具有一和第一出光口正对的窗口300,检测元件包括中灰密度滤光片32(neutraldensityfilter即ND镜片)、扩散片34、窄带滤光片36、紫外传感器38和相应的电路,中灰密度滤光片32、扩散片34、窄带滤光片36和紫外传感器38从窗口往外壳内部方向依次布设。由于UV光线的强度一般都很大,直接用紫外传感器38进行检测所得到的测量结构是不准确的,而本实施例提供的UV检测探头所采集的UV光线是首先经过中灰密度滤光片32进行衰减,然后透过扩散片34使入射进来的光线均匀分布,同时反射大部分无效光线防止设备内部快速积累热量,然后再经过窄带滤光镜片36选出合适的波长(例如365nm、405nm等,也可以做多波长的通道),最后到达紫外传感器38进行后续的采集转化,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构。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UV光强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V光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式的基座,基座的顶面上具有用于安装UV灯具的固定支架,基座的顶面上还具有第一入光口,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UV灯具的出光面朝向于第一入光口,并且与基座配合将第一入光口密闭,基座的侧壁上具有一第一出光口,第一出光口处安装有一UV检测探头,所述基座内还具有一导光器,所述导光器将UV灯具出射的光线传导至UV检测探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光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式的基座,基座的顶面上具有用于安装UV灯具的固定支架,基座的顶面上还具有第一入光口,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UV灯具的出光面朝向于第一入光口,并且与基座配合将第一入光口密闭,基座的侧壁上具有一第一出光口,第一出光口处安装有一UV检测探头,所述基座内还具有一导光器,所述导光器将UV灯具出射的光线传导至UV检测探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光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器包括一壳体和位于壳体内导光棒,壳体上具有一朝向于UV灯具的出光面的第二入光口和朝向于第一出光口的第二出光口,所述导光棒具有朝向于第二入光口的入光面和朝向于第二出光口的出光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V光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为的石英导光棒,所述石英导光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添荣符道永宏佳延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实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