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抛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877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动抛投器,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发射筒,发射筒内插装有发射弹,发射弹包括用于装救援绳的绳筒及设置在绳筒外端的弹头,救援绳一端固定在发射筒上、另一端固定在绳筒或弹头上,绳筒位于发射筒内,发射弹与发射筒之间形成有密封发射腔,发射筒端部上径向设有销孔,弹头上径向设有贯通孔,弹头通过剪销固定在发射筒上,剪销穿过所述销孔、贯通孔。发射弹插装在发射筒上后,安装剪销,在发射初始阶段,剪销的存在可以起到憋压作用,以提高发射弹的初速度,进而增加抛投器的最大抛投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抛投器
本技术涉及抛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抛投器。
技术介绍
抛投器可以用来向指定位置弹射物体,一般采用气动式。在救灾抢险过程中,抛投器可以向被困人员抛投救援绳等救生物品,也可以向火灾现场抛投灭火弹。图1所示的为我公司之前设计并申请专利的一种抛投器,抛投器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发射筒以及提供压缩空气的气瓶。底座10的前部设有前支腿20,前支腿20有左右设置的两个,两前支腿20之间插装有用于盛放绳子的绳槽30。救援绳放置在绳槽30中,救援绳的一端固定在弹头上,弹头装在发射筒40上。调整好发射角度,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弹头被弹出,救援绳随弹头被抛射到指定位置。由于大部分绳子处于绳槽中,弹头刚开始的初速度还比较大,随着飞行距离的不断增加,其拖拽的救援绳重量越来越重,对其飞行制造阻力,影响其飞行的距离,使得抛投的最大距离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抛投器,以解决现有的抛投器发射方式存在的抛投距离受限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气动抛投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气动抛投器,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发射筒,发射筒内插装有发射弹,发射弹包括用于装救援绳的绳筒及设置在绳筒外端的弹头,救援绳一端固定在发射筒上、另一端固定在绳筒或弹头上,绳筒位于发射筒内,发射弹与发射筒之间形成有密封发射腔,发射筒端部上径向设有销孔,弹头上径向设有贯通孔,弹头通过剪销固定在发射筒上,剪销穿过所述销孔、贯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绳筒的内端设有绳盖,绳盖上设有穿绳用的绳孔,绳盖具有承受高压气体推力的受力面。进一步地,所述绳筒采用透明塑料制成,所述弹头采用金属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弹头的一端为与绳筒插装的插头、另一端具有球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插头与球面结构之间形成有与绳筒配合的限位台阶面。进一步地,所述贯通孔设置在插头上,所述剪销穿插绳筒上。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筒通过发射筒支架铰接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控制发射筒的角度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发射筒支架铰接,电动推杆的固定端铰接在底座上。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后部设有后支腿,后支腿有两个且两后支腿呈“八”字形布置,两个后支腿中的一个朝下朝左延伸、另一个朝下朝右延伸,所述后支腿均是分段可拆式,后支腿包括可拆连接的固定腿和活动腿,固定腿的长度小于活动腿的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气动抛投器去除了原有的绳槽,而是将救援绳放置在绳筒内,绳筒插装在发射筒内,发射筒的孔径是大于原有的发射筒孔径的。在使用时,救援绳是事先通过布绳器将上百米的绳子装在绳筒内的,救援绳一端与弹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绳盖后固定在发射筒上。调整好发射角度后,打开控制高压气体的电磁阀,由于剪销的存在,发射筒先憋压,压力逐渐增大,到临界值时剪销会被剪断,发射弹被高压气体弹出。然后绳筒内的绳子不断释放,发射弹携带绳子的重量随抛射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小,不像现有技术的在抛投过程中弹头拖拽的绳子越来越重进而影响弹头飞行。虽然,发射弹刚开始弹出阶段,因携带所有绳子导致重些,但由于设计了剪销,通过憋压可以提高发射弹的初速度,通过试验验证,本新型的抛投器的最大抛投距离相对较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抛投器(绳槽为拆掉后的状态);图2是本技术气动抛投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后支腿为分解状态);图3是本技术气动抛投器中发射筒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气动抛投器中发射弹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发射弹中弹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发射筒部分去除发射弹后的示意图。图2~6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1、上座板,2、下座板,3、支撑柱,4、固定腿,5、活动腿,6、发射筒支架,7、发射筒,8、弹头,9、数显角度仪,10、绳筒,11、螺柱,12、连杆,71、销孔,81、球面结构,82、贯通孔,83、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气动抛投器的实施例:如图2-图6所示,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发射筒7。底座的后部设有后支腿,后支腿有两个且两后支腿呈“八”字形布置。两个后支腿中的一个朝下朝左延伸、另一个朝下朝右延伸,后支腿均是分段可拆式,后支腿包括可拆连接的固定腿4和活动腿5,固定腿4的长度小于活动腿5的长度。底座前部设有前支腿,前支腿有左右设置的两个。前支腿为板状结构,定义板的厚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底座包括上座板1、下座板2,上座板1、下座板2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柱3。为抵消发射时的后坐力,在上下座板上穿设有两个螺柱11,螺柱11上下设置,螺柱11的下端与对应的固定腿4之间斜拉有连杆12,螺柱11的中心线与对应的固定腿4的中心线共面,以便于安装。固定腿4上设有抱箍,连杆12一端铰接在该抱箍下侧的接口处,另一端通过另一抱箍铰接在螺柱11的下部。发射筒7通过发射筒支架6铰接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控制发射筒的角度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发射筒支架铰接,电动推杆的固定端铰接在底座上。发射筒的靠近底座的一端为进气端,进气端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通过气管与装有压缩气体的气瓶连接。发射筒7内插装有发射弹,发射弹包括用于装救援绳的绳筒10及设置在绳筒10外端的弹头8,救援绳一端固定在发射筒上、另一端固定在弹头8上,绳筒10位于发射筒7内,发射弹与发射筒7之间形成有密封发射腔。发射筒的筒径相比之前的要大,以能够安装绳筒10。绳筒10的内端设有绳盖,绳盖上设有穿绳用的绳孔,绳盖具有承受高压气体推力的受力面。绳盖图中未显示出,绳盖卡装在绳筒内,当然也可螺纹装配。绳筒10采用透明塑料制成,弹头采用铝合金制成,弹头稍重些,飞行稳定,以提高抛投精度。弹头8的一端为与绳筒插装的插头82、另一端具有球面结构81。插头82与球面结构81之间形成有与绳筒配合的限位台阶面。通过将弹头设置成具有球面结构,而不是锥尖结构,发射弹万一撞到人,可降低对人造成的伤害。由于在发射弹被弹出的时刻,救援绳是随其一起飞出的,发射弹需要承担所有救援绳的重量,势必会降低其初速度。为了提高发射弹的初速度,对发射弹的安装方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发射筒7端部上径向设有销孔71,弹头8上径向设有贯通孔83,在发射弹装进发射筒7后,贯通孔83的位置与销孔71位置对应。发射弹通过剪销固定在发射筒7上,剪销穿过销孔71、贯通孔83。贯通孔83具体地设置在弹头的插头82上,在弹头8插装在绳筒10上并一起装进发射筒7内后,剪销实际上也是穿插在绳筒10上的。在发射初始阶段,由于剪销的存在,发射筒7内的气体压力较小时,发射弹是不能被弹出的,发射筒内憋压,压力逐渐增大,到临界值时,剪销会被剪断,发射弹被高压气体弹出。通过憋压,可以提高发射弹的发射初速度,进而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抛投。进一步地,为提高发射筒的角度控制精度,在发射筒上安装了数显角度仪9。本技术气动抛投器在使用时,救援绳是事先通过布绳器将上百米的绳子装在绳筒内的,然后装上绳盖,救援绳一端与弹头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绳盖后固定在发射筒上。发射弹通过剪销装在发射筒内,调整好发射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动抛投器

【技术保护点】
1.气动抛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发射筒,发射筒内插装有发射弹,发射弹包括用于装救援绳的绳筒及设置在绳筒外端的弹头,救援绳一端固定在发射筒上、另一端固定在绳筒或弹头上,绳筒位于发射筒内,发射弹与发射筒之间形成有密封发射腔,发射筒端部上径向设有销孔,弹头上径向设有贯通孔,弹头通过剪销固定在发射筒上,剪销穿过所述销孔、贯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动抛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发射筒,发射筒内插装有发射弹,发射弹包括用于装救援绳的绳筒及设置在绳筒外端的弹头,救援绳一端固定在发射筒上、另一端固定在绳筒或弹头上,绳筒位于发射筒内,发射弹与发射筒之间形成有密封发射腔,发射筒端部上径向设有销孔,弹头上径向设有贯通孔,弹头通过剪销固定在发射筒上,剪销穿过所述销孔、贯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筒的内端设有绳盖,绳盖上设有穿绳用的绳孔,绳盖具有承受高压气体推力的受力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筒采用透明塑料制成,所述弹头采用铝合金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头的一端是与绳筒插装的插头、另一端具有球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存真刘刚刘救世周地广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斗精准弹射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