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切纵流脱粒分离传动系统两档变速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586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纵流脱粒分离传动系统两档变速传动装置,换挡拨叉机构位于两档齿轮传动箱体顶部,输入横轴在输出横轴正上方、两轴之间通过两对换挡直齿轮实现动力传递,输出纵轴和输出横轴轴线垂直、两轴之间通过一对换向锥齿轮实现动力换向和传递,动力从输入横轴传递到两档齿轮传动箱内,换挡拨叉机构调节两对换挡直齿轮实现动力传递和两档变速,传递到输出横轴上的动力再经一对换向锥齿轮将动力传递到输出纵轴,且同时输出横轴上另一部分动力传递到带轮二,最终将动力分别传递给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脱粒滚筒两档的变速功能,提高了收获性能,同时也缩短了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提高了传递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纵流脱粒分离传动系统两档变速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联合收割机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纵流脱粒分离传动系统两档变速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联合收获机在收获作物时有多个工作部件同时完成不同种类的工作,而且每种工作部件的工作功率的需求不一样,所以传动装置成为了联合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动装置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现有的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切纵流型双滚筒脱粒的传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侧链传动,传动结构均布置在同一侧,另一种是采用两侧动力传动。两种动力的传递方式都存在传递路径长,传递效率低,传递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且都采用链传动的方式,会存在较大的噪声和振动,运行平稳性差。中国专利申请CN106612997A公开了一种切纵流脱粒分离装置动力传输系统中,动力从发动机传到中间轴,再将动力传递到前置横向切流滚筒左端链轮,动力再由横置切流滚筒轴右端直接传递到右端的传动箱,传动箱将动力换向变速后由链传动传给纵轴流滚筒轴前端。这种传动方式需要多级的链传动,存在较大的噪声和振动,运行平稳性差。中国专利申请CN106717593A所公开的一种切纵流脱粒分离装置中,发动机通过传动系统传递过来的动力从动力输入端输入,通过链轮带动传动轴转动,并将动力传递到齿轮传动箱,齿轮传动箱将动力传递给纵轴流滚筒轴的同时,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给链轮,链轮链条将动力传给切流滚筒右端上的链轮实现带动切流滚筒转动,链传动存在较大的噪声和振动,对作物的适应性差,缺乏过载保护,并且传动箱的安装位置以及传动箱和纵轴流滚筒轴之间的装配很难安装。中国专利申请CN102860184A所公开的.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切纵流型脱粒滚筒动力传动机构,横置脱粒滚筒的动力输入端与输出端分部于横置脱粒滚筒两侧,输出端连接锥齿轮传动箱,再经传动轴将动力传递至机器尾部,然后再经传动件带动纵轴流滚筒主轴后部使其转动。这种传动方式传动轴过长功率损耗增大,传递可靠性差。总之,现有的切纵流联合收获机传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侧链的传动,传动结构均布置在收获机的左侧;另一种是采用两侧动力传动,这两种传动方式存在传递路径长,传动结构复杂,传递效率低的问题,而且由于链条较长,运转过程中链条颤动剧烈,不仅加快磨损使可靠性降低,还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声。针对市场上目前较少出现的切纵流联合收获机传动前端输入的方式,即动力由发动机经过一根传动轴传递到机体左侧,再通过链传动将动力传递到横置切流滚筒,横置切流滚筒再将动力传递到传动箱,最后传动箱将动力传递到纵轴流滚筒,且传动箱位于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直接,纵轴流滚筒轴直接是传动箱的纵向输出轴。这种传动方式存在多级链传动,缺乏过载保护,且切流滚筒轴即为传动箱的纵向输出轴给收获机的安装带来的不便,且传动只有一个挡位,限定了脱粒滚筒的转速。另外,市场上的水稻联合收获机的脱粒分离装置对作物的适用性不好,不能根据作物的含水率,草谷比和单位面积作物产量等脱粒影响因素做出脱粒滚筒转速的调节,尤其是在我国稻油(麦)轮作区这样不仅增加了作业时的调节时间还降低了收获机的作业效率。现在市场上急需一种能传动系统结构简单,功耗小,传递效率高,且对作物适应好,具有较强通用性的脱粒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纵流脱粒分离传动系统两档变速传动装置,通过两档齿轮传动箱实现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之间动力传递结构简化,两档的变速传动提高了对作物的适应性和通过性,传动路径缩短,动力传递的平稳性和效率得到提高,脱粒机架的振动和整机噪音得到有效降低,不仅适于倾斜布置的切纵流型式的全喂入联合收获机,也适用于水平布置的切纵流型式的全喂入联合收获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一种切纵流脱粒分离传动系统两档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挡拨叉机构、两对换挡直齿轮、一对换向锥齿轮、输入横轴、输出横轴和输出纵轴,所述输入横轴和输出横轴的轴线平行、且在同一个法面内,输出横轴在输入横轴的正下方,联组直齿轮装在输入横轴上,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均装在输出横轴上,所述联组直齿轮在换挡拨叉机构的调节下能够和第一直齿轮或第二直齿轮啮合;所述输出纵轴和输出横轴的轴线异面垂直,主动锥齿轮装在输出横轴上,被动锥齿轮装在输出纵轴上、且与主动锥齿轮啮合,输出纵轴带动纵轴流滚筒,输出横轴的输出端带动切流滚筒。进一步地,所述换挡拨叉机构包括换挡拨叉纵杆、换挡拨叉和换挡横杆,所述换挡横杆上有三段等间距凹槽,依次对应一挡、空挡和二挡;换挡拨叉纵杆底端与换挡拨叉连接,能够带动换挡拨叉在换挡横杆的三段凹槽之间切换,换挡拨叉上的拨片插在联组直齿轮的间隙里,能够推动联组直齿轮在输入横轴的花键轴段移动,且和输出横轴上的第一直齿轮或第二直齿轮啮合。进一步地,输入横轴的动力输入端安装有第一带轮,输出横轴的输出端安装第二带轮带动切流滚筒。进一步地,所述联组直齿轮和输入横轴花键连接,且联组齿轮的齿数分别是26和24、齿轮模数是3;所述第一直齿轮的齿数是32、模数是3,且和输出横轴花键连接;所述第二直齿轮的齿数是34、模数是3,且和输出横轴花键连接;所述两对换挡直齿轮的转速比分别是1.25和1.4。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均为螺旋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的齿数是29、模数是3;被动锥齿轮的齿数是39、模数是3,且主动锥齿轮、被动锥齿轮分别和输出横轴、输出纵轴通过花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输入横轴上安装联组直齿轮的一段为花键轴。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横轴安装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和主动锥齿轮位置为花键轴。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纵轴的输入端、输出端为花键轴。进一步地,联组直齿轮、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主动锥齿轮、被动锥齿轮均位于两档齿轮传动箱体内。进一步地,所述两档齿轮传动箱体为铸件,所用材料是20CrMnMo。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收获机在田间收获作物时,所述切纵流脱粒分离传动系统两档变速传动装置,由于在输入横轴和输出横轴之间设置了联组直齿轮、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构成两档齿轮传动机构,能够根据作物的分布密度和脱粒的难易程度,在不改变机器的输出动力和前进速度的条件下,使脱粒装置的转速做出两档变速,从而加强了脱粒滚筒的脱粒效果,收获机在田间收获作物时具有了更佳优秀的适应性和通用性,特别适用于深泥脚田的水稻收割。2)在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之间的两档齿轮传动机构,优化了脱粒装置这个部分的动力传动系统,缩短了动力传递路径,提高了动力传递的平稳性和传动效率;同时整机的传动系统路线也更紧凑,收获机的整个脱粒清选装置的结构布局也更紧凑。3)输入横轴的动力输入端安装有第一带轮,输出横轴的输出端安装第二带轮,当喂入量增加,作物再脱粒滚筒发生堵塞情况时,带轮可以有效的达到过载保护的作用,避免了两档齿轮传动箱内齿轮的破坏,提高了传动箱的使用寿命;4)在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之间安装两档齿轮传动箱最大的问题就是装配问题,因为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之间的空隙很狭小,而且纵轴流滚筒很笨重,纵轴流滚筒轴又很长,这给两档齿轮传动箱和纵轴流滚筒之间的装配带来了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两档齿轮传动箱的纵轴输出端和纵轴流滚筒轴内外花键连接的方式,这种装配方式简单有效,它给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纵流脱粒分离传动系统两档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挡拨叉机构(4)、两对换挡直齿轮、一对换向锥齿轮、输入横轴(2)、输出横轴(10)和输出纵轴(13),所述输入横轴(2)和输出横轴(10)的轴线平行、且在同一个法面内,输出横轴(10)在输入横轴(2)的正下方,联组直齿轮(5)装在输入横轴(2)上,第一直齿轮(8)、第二直齿轮(9)均装在输出横轴(10)上,所述联组直齿轮(5)在换挡拨叉机构(4)的调节下能够和第一直齿轮(8)或第二直齿轮(9)啮合;所述输出纵轴(13)和输出横轴(10)的轴线异面垂直,主动锥齿轮(6)装在输出横轴(10)上,被动锥齿轮(7)装在输出纵轴(13)上、且与主动锥齿轮(6)啮合,输出纵轴(13)带动纵轴流滚筒,输出横轴(10)的输出端带动切流滚筒。所述换挡拨叉机构(4)位于两档齿轮传动箱的顶盖(12)和输入横轴(2)之间,发动机通过传动系统传递过来的动力从输入横轴(2)的动力输入端输入,通过第一带轮(1)带动输入横轴(2)转动,输入横轴(2)通过花键带动联组直齿轮(5)转动,在换挡拨叉机构(4)的调节下联组直齿轮(5)和第一直齿轮(8)或第二直齿轮(9)啮合,联组直齿轮(5)的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直齿轮(8)或第二直齿轮(9)转动,第一直齿轮(8)或第二直齿轮(9)通过花键带动输出横轴(10)转动,并将动力传递到安装在输出横轴(10)上的主动锥齿轮(6)和第二带轮(11),主动锥齿轮(6)带动与之啮合的被动锥齿轮(7),且将动力传递给输出纵轴(13),输出纵轴(13)再将动力传递到纵轴流滚筒,同时第二带轮(11)将动力传递给切流滚筒,最终实现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的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纵流脱粒分离传动系统两档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挡拨叉机构(4)、两对换挡直齿轮、一对换向锥齿轮、输入横轴(2)、输出横轴(10)和输出纵轴(13),所述输入横轴(2)和输出横轴(10)的轴线平行、且在同一个法面内,输出横轴(10)在输入横轴(2)的正下方,联组直齿轮(5)装在输入横轴(2)上,第一直齿轮(8)、第二直齿轮(9)均装在输出横轴(10)上,所述联组直齿轮(5)在换挡拨叉机构(4)的调节下能够和第一直齿轮(8)或第二直齿轮(9)啮合;所述输出纵轴(13)和输出横轴(10)的轴线异面垂直,主动锥齿轮(6)装在输出横轴(10)上,被动锥齿轮(7)装在输出纵轴(13)上、且与主动锥齿轮(6)啮合,输出纵轴(13)带动纵轴流滚筒,输出横轴(10)的输出端带动切流滚筒。所述换挡拨叉机构(4)位于两档齿轮传动箱的顶盖(12)和输入横轴(2)之间,发动机通过传动系统传递过来的动力从输入横轴(2)的动力输入端输入,通过第一带轮(1)带动输入横轴(2)转动,输入横轴(2)通过花键带动联组直齿轮(5)转动,在换挡拨叉机构(4)的调节下联组直齿轮(5)和第一直齿轮(8)或第二直齿轮(9)啮合,联组直齿轮(5)的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直齿轮(8)或第二直齿轮(9)转动,第一直齿轮(8)或第二直齿轮(9)通过花键带动输出横轴(10)转动,并将动力传递到安装在输出横轴(10)上的主动锥齿轮(6)和第二带轮(11),主动锥齿轮(6)带动与之啮合的被动锥齿轮(7),且将动力传递给输出纵轴(13),输出纵轴(13)再将动力传递到纵轴流滚筒,同时第二带轮(11)将动力传递给切流滚筒,最终实现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的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纵流脱粒分离传动系统两档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拨叉机构(4)包括换挡拨叉纵杆(401)、换挡拨叉(402)和换挡横杆(403),所述换挡横杆(403)上有三段等间距凹槽,依次对应一挡、空挡和二挡;换挡拨叉纵杆(401)底端与换挡拨叉(402)连接,能够带动换挡拨叉(402)在换挡横杆(403)的三段凹槽之间切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明伍铜言唐忠王建鹏王建廷黄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