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584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泵领域,公开了一种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包括多条除霜/制热支路,多条所述除霜/制热支路并联后与第一方向控制阀、热交换组件、第二方向控制阀依次串联连接形成除霜/制热循环回路,所述除霜/制热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换热器和模式切换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令热泵进行除霜时,能保证流入蒸发器的冷媒流量和提高蒸发器的除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泵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热泵机组并联系统冷媒从压缩机流出后先并联,再通过三通阀分流到两个翅片式换热器中,除霜运行时,由于两系统中的翅片式换热器不能做到一模一样,从而其结霜程度不同,除霜运行时,由于两翅片式换热器的结霜程度不同,冷媒通过三通流入两翅片式换热器的流量也会不同,且结霜程度越严重的翅片换热器,冷媒流经结霜越严重的翅片换热器的冷媒量越少,从而导致结霜越严重的翅片式换热器除霜时间越长,除霜效率越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使得热泵进行除霜时,能保证流入蒸发器的冷媒流量,从而提高蒸发器的除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包括多条除霜/制热支路,多条所述除霜/制热支路并联后与第一方向控制阀、热交换组件、第二方向控制阀依次串联连接形成除霜/制热循环回路;所述除霜/制热支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压缩机、换热器和模式切换组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除霜/制热支路设为两条,依次为第一除霜/制热支路和第二除霜/制热支路;所述第一除霜/制热支路包括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除霜/制热支路,多条所述除霜/制热支路并联后与第一方向控制阀、热交换组件、第二方向控制阀依次串联连接形成除霜/制热循环回路;所述除霜/制热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换热器和模式切换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除霜/制热支路,多条所述除霜/制热支路并联后与第一方向控制阀、热交换组件、第二方向控制阀依次串联连接形成除霜/制热循环回路;所述除霜/制热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压缩机、换热器和模式切换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制热支路设为两条,依次为第一除霜/制热支路和第二除霜/制热支路;所述第一除霜/制热支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一模式切换组件;所述第二除霜/制热支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二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第二模式切换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控制阀为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设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设在所述第二端口同一侧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组,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组件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组件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控制阀为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设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设在所述第二端口同一侧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热交换器组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式切换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并联连接的膨胀阀,所述热泵在进行制热模式或者除霜模式下切换不同的所述膨胀阀。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并联复叠式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组件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一热力膨胀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串联连接后与所述第一热力膨胀阀并联连接;所述第二模式切换组件包括第二单向阀、第二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热力膨胀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串联连接后与所述第二热力膨胀阀并联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联复叠式热泵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树斌唐文晖高翔刘远辉黄嘉豪吴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