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69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包括阀体、阀座及阀芯球体,在阀芯球体上设有通液孔,在所述阀芯球体上通液孔的输出口端设有控流凸出部,控流凸出部外侧表面为球面,该球面与阀芯球体外周处于同一球面上,在控流凸出部上开有若干控流通孔,该控流通孔与通液孔通连,若干控流通孔排列成若干排,同一排中各控流通孔的中心连线为一曲线,该曲线对应于通液孔与阀座内孔的相贯线。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它能在球阀开启过程中对流量实现控制,并减轻对球阀出液口端的压力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球阀的改进。
技术介绍
球阀是球体阀芯启闭件由阀杆带动并绕阀芯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在球体阀芯启闭件上设有通液孔,在球阀关闭状态下,球体阀芯外周与阀座间形成密封,通液孔与球阀进液口及出液口不通连,当阀杆带动阀芯使通液孔转到与球阀进液口及出液口通连的位置时,球阀处于开启状态;通常球阀从关闭状态转到最大开启状态时,阀杆转动角度为90度,当球阀达到最大开启状态时,球阀中通过的流量最大,而在球阀开启的过程中其通过的流量一般都是无法控制的,也就是说,球阀所通过的流量只有最大流量是确定的,而想要在最大流量之内能加以控制、让其所通过的流量有一较为确定的值,则现有球阀很难实现;此外,当球阀处于高压管路中时,球阀开启后进液口端管路中的高压将迅速传递到出液口端的管路中,会对出液口端管路产生明显的冲击,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这样的压力冲击是不允许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它能在球阀开启过程中对流量实现控制,并减轻对球阀出液口端的压力冲击。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包括阀体、阀座及阀芯球体,在阀芯球体上设有通液孔,在所述阀芯球体上通液孔的输出口端设有控流凸出部,控流凸出部外侧表面为球面,该球面与阀芯球体外周处于同一球面上,在控流凸出部上开有若干控流通孔,该控流通孔与通液孔通连。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所述阀芯球体上通液孔的输出口端设有控流凸出部,控流凸出部外侧表面为球面,该球面与阀芯球体外周处于同一球面上,则在球阀开启过程中,当阀芯球体中通液孔的输入口与球阀进液口通连时,由于控流凸出部的存在而使阀芯球体与球阀的出液侧阀座仍处于密封状态,阀芯球体中的通液孔与球阀的出液口之间处于受控状态而暂时不能通连;又由于在控流凸出部上开有若干控流通孔,该控流通孔与通液孔通连,则在球阀开启过程中控流凸出部使阀芯球体与球阀的出液口仍处于密封状态时,阀芯球体中的通液孔将通过控流通孔与球阀的出液口通连,这种通连会受控流通孔数量及孔径大小的设置而处于受控状态,一方面最初可以使通液孔与球阀出液口通连的控流通孔的数量是有限的,这些有限数量的控流通孔只能使极少量的球阀进液口端的液流进入出液口端,不会使进液口端管路中的高压迅速传递到出液口端的管路中,因而会起到一明显的卸压作用,不会对出液口端管路产生明显的液压冲击,另一方面从球阀进液口端进入到出液口端的液流的流量是受所设置的控流通孔限制的,使球阀进液口端与出液口端通连的控流通孔的数量越多、通流面积越大,球阀所能通过的流量就越大,也就是说,球阀开启过程中的流量是通过控流通孔的设置而可控的;随着球阀的开启度的加大,参与通流的控流通孔的数量也逐步增加,球阀的流量也就越大,直至控流凸出部与球阀的出液侧阀座脱离接触,球阀处于正常开启状态而达到最大流量。因此,本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能在球阀开启过程中对流量实现控制,并减轻对球阀出液口端的压力冲击。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若干控流通孔排列成若干排,同一排中各控流通孔的中心连线为一曲线,该曲线对应于控流凸出部外侧球面与阀座内孔的相贯线。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以使参与通流的控流通孔有序地成排增加,便于通过控流通孔的设置确定球阀在不同开启状态下的通流流量。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流通孔与通液孔平行。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便于阀芯球体的制造。本技术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流凸出部凸出部分的截面轮廓为曲线,该曲线对应于控流凸出部外侧球面与阀座内孔的相贯线。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使控流凸出部与阀座内孔之间具有明确的接触与脱离分界位置,便于球阀通流流量保持连续平缓的变化。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该控流凸出部位于关闭状态下阀芯球体通液孔上与阀体出液口相邻一侧的侧壁上。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保证控流凸出部能使球阀在开启过程中第一时间发挥卸压与控流功能。本技术另一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流凸出部过盈安装在阀芯球体上。采用该实施方式,可使控流凸出部与阀芯球体分体制造且无需连接紧固件而保证安装连接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半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结构中阀芯球体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结构中控流凸出部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芯球体、3-阀座、4-通液孔、5-控流凸出部、6-控流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中,阀芯球体2通过阀座3转动支承在阀体1上,在阀芯球体2上设有通液孔4,阀芯球体2由阀杆驱动绕与通液孔4垂直的阀杆轴线在90度的范围内转动,以实现球阀的启闭,当阀芯球体2转动至通液孔4与阀体1的进液口及出液口平行时,球阀处于全开启状态。参见图4,在阀芯球体2上通液孔4的输出口端设有控流凸出部5,控流凸出部5位于关闭状态下阀芯球体2通液孔4上与阀体1出液口相邻一侧的侧壁上,控流凸出部5外侧表面为球面,该球面与阀芯球体2外周处于同一球面上,控流凸出部5通过过盈配合固连安装在阀芯球体2上,使控流凸出部5与阀芯球体2连为一体;参见图3,控流凸出部5凸出部分的截面轮廓为曲线,该曲线对应于控流凸出部5外侧球面与阀座3内孔的相贯线,在控流凸出部5上开有若干控流通孔6,该控流通孔6与通液孔4通连且与通液孔4平行设置,若干控流通孔6排列成若干排,同一排中各控流通孔6的中心连线为一曲线,该曲线对应于控流凸出部5外侧球面与阀座3内孔的相贯线。图2示出了本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半开启状态控流凸出部5的作用示意图,液流从阀体1的进液口经通液孔4从控流通孔6进入阀体1的出液口,控流通孔6对阀体1进液口端的压力起到卸压控制作用,并随着阀芯球体2开启程度的变化而改变参与通流的数量,从而对经过本球阀的流量起到控制与调节作用,直至控流凸出部5与阀座3相脱离。以上仅列出了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仅限于此,还可以作出较多的改进与变换,如所述控流凸出部5也可以不是通过过盈配合固连安装在阀芯球体2上,而可以是与阀芯球体2整体制造加工;所述控流通孔6也可以不是与通液孔4平行设置,而可以是其轴线沿阀芯球体2的半径方向设置。如此等等,只要是在本技术基本原理基础上所作出的改进与变换,均应视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包括阀体(1)、阀座(3)及阀芯球体(2),在阀芯球体(2)上设有通液孔(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球体(2)上通液孔(4)的输出口端设有控流凸出部(5),控流凸出部(5)外侧表面为球面,该球面与阀芯球体(2)外周处于同一球面上,在控流凸出部(5)上开有若干控流通孔(6),该控流通孔(6)与通液孔(4)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包括阀体(1)、阀座(3)及阀芯球体(2),在阀芯球体(2)上设有通液孔(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球体(2)上通液孔(4)的输出口端设有控流凸出部(5),控流凸出部(5)外侧表面为球面,该球面与阀芯球体(2)外周处于同一球面上,在控流凸出部(5)上开有若干控流通孔(6),该控流通孔(6)与通液孔(4)通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可控可卸压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控流通孔(6)排列成若干排,同一排中各控流通孔(6)的中心连线为一曲线,该曲线对应于控流凸出部(5)外侧球面与阀座(3)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马瑞龙徐军于洪莲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远洋船舶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