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57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5:31
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泄压柱塞、泄压弹簧、垫片、锥形塞、螺塞,在支座本体的圆柱形内腔内安装泄压柱塞,垫片安装于锥形塞上,泄压弹簧一端与泄压柱塞连接,泄压弹簧另一端与螺塞内侧连接,泄压弹簧一端与垫片连接,锥形塞通过螺塞与支座本体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性能及可靠性的前提下,机油滤清器支座靠近发动机侧,降低与发动机的间隙,减小整体体积,使结构更加紧凑。三段式通道,使其更加稳定,工艺合理,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基础上,降低整车布置的干涉风险,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
中的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
技术介绍
目前,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润滑系统需要对机油进行过滤,再通过油泵驱动至发动机各处,在进入机油滤清器之前,要流经机油滤清器支座。脏油经过滤清器支座进入机油滤清器过滤后,杂质减少,再由滤清器流入机油滤清器支座后进入发动机。机油滤清器支座主要起到连接机油泵与滤清器,提供进回油的油路,对多余的润滑油进行泄压等作用。于此同时,随着发动机性能以及要求的不断提升,发动机本身和整车布置结构变得更加紧凑,而机油滤清器支座位于发动机外围,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整机尺寸。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一直是急待解决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该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包含三段式进油道和三段式回油道,以及对多余润滑油进行泄压等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泄压柱塞、泄压弹簧、垫片、锥形塞、螺塞,在支座本体的圆柱形内腔内安装泄压柱塞,垫片安装于锥形塞上,泄压弹簧一端与泄压柱塞连接,泄压弹簧另一端与螺塞内侧连接,泄压弹簧一端与垫片连接,锥形塞通过螺塞与支座本体连接。本技术的要点在于它的结构。其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机油滤清器支座Z通过安装孔D1/安装孔D2/安装孔D3三个孔与机油泵壳体7用螺栓连接。按照进出滤清器划分,支座的机油路径分为三段式进油路H,三段式回油路G以及泄压油路F,共三条。机油通过进油口A进入进油路H,流入滤清器,再经过回油道G从回油口B流出。其中进油路H由油道A1/油道A2/油道A3组成,回油路G由油道B1/油道B2/油道B3组成,泄压油路F由油道C1/油道C2组成,且与进油路H相连。E孔为螺纹孔,用于连接机油压力开关。当机油流量、油压较小时,机油通过机油泵压入进油口A,经过三段油道A1/油道A2/油道A3进入机油滤清器。过滤后的机油由三段油道B1/油道B2/油道B3经回油口B流出,进入发动机。由于油道A1与油道C1相连,当机油流量、油压较大时,大部分机油仍通过进油路F,回油路G正常润滑,而多余的机油推动泄压柱塞,压缩泄压弹簧,使泄压油道开启,过剩的机油通过油道C1/油道C2,经出油口C流回油底壳。三段式油道的设计使得机油滤清器向发动机侧靠拢,减少发动机整机尺寸,降低干涉风险,便于整车的布置。机油滤清器支座在满足润滑、泄压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三段式油道设计,大幅度降低了发动机外形尺寸,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改变机油滤清器接口方向,使其朝向发动机内侧,减小发动机整体尺寸。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在保证性能及可靠性的前提下,机油滤清器支座靠近发动机侧,降低与发动机的间隙,减小整体体积,使结构更加紧凑。三段式通道,使其更加稳定,工艺合理,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基础上,降低整车布置的干涉风险等优点,将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发动机
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到发动机上的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一。图5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包括支座本体1、泄压柱塞2、泄压弹簧3、垫片4、锥形塞5、螺塞6,在支座本体1的圆柱形内腔内安装泄压柱塞2,垫片4安装于锥形塞5上,泄压弹簧3一端与泄压柱塞2连接,泄压弹簧3另一端与螺塞6内侧连接,泄压弹簧3一端与垫片4连接,锥形塞5通过螺塞6与支座本体1连接。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机油滤清器支座通过安装孔D1/安装孔D2/安装孔D3三个孔与机油泵壳体7用螺栓连接。按照进出机油滤清器8划分,支座的机油路径分为三段式进油路H,三段式回油路G以及泄压油路F,共三条。机油通过进油口A进入进油路H,流入机油滤清器8,再经过回油道G从回油口B流出。其中进油路H由油道A1/油道A2/油道A3组成,回油路G由油道B1/油道B2/油道B3组成,泄压油路F由油道C1/油道C2组成,且与进油路H相连。E孔为螺纹孔,用于连接机油压力开关。当机油流量、油压较小时,机油通过机油泵压入进油口A,经过三段油道A1/油道A2/油道A3进入机油滤清器8。过滤后的机油由三段油道B1/油道B2/油道B3经回油口B流出,进入发动机。由于油道A1与油道C1相连,当机油流量、油压较大时,大部分机油仍通过进油路F,回油路G正常润滑,而多余的机油推动泄压柱塞2,压缩泄压弹簧3,使泄压油道开启,过剩的机油通过油道C1/油道C2,经出油口C流回油底壳。三段式油道的设计使得机油滤清器8向发动机侧靠拢,减少发动机整机尺寸,降低干涉风险,便于整车的布置。机油滤清器支座在满足润滑、泄压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三段式油道设计,大幅度降低了发动机外形尺寸,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改变机油滤清器8接口方向,使其朝向发动机内侧,减小发动机整体尺寸。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的使用方法是:泄压柱塞2、泄压弹簧3位于支座本体内部(参照图2)。支座本体1具有进油、回油、泄压三条油路。其中进油路与回油路为三段式油路,具有改变机油流向,降低整体尺寸的作用。回油路上连接有机油压力开关,用于监测机油压力是否满足发动机润滑需求。泄压油路与进油路相通,具体实现方式为:支座本体1的圆柱形内腔中安装有泄压柱塞2,泄压柱塞2可以在支座本体1的圆柱内腔沿内壁滑动;泄压弹簧3一端与泄压柱塞2连接,泄压弹簧3另一端抵在螺塞6内侧,螺塞6通过螺纹连接到支座本体1;机油压力大于开启压力时,泄压柱塞2在油压的推动下压缩泄压弹簧3,泄油通道打开,多余的机油通过泄油通道流回油底壳;当机油压力小于开启压力时,泄压弹簧3将泄压柱塞2推至原位,此时泄压通道处于关闭状态,机油正常通过进回油路实现润滑。垫片4位于支座本体1与螺塞6之间,起到加强密封的作用。锥形塞5仅作为油道的堵塞,与支座本体1连接。图4中F表示泄油方向,H表示机油流入方向,G表示机油流出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泄压柱塞、泄压弹簧、垫片、锥形塞、螺塞,其特征在于:在支座本体的圆柱形内腔内安装泄压柱塞,垫片安装于锥形塞上,泄压弹簧一端与泄压柱塞连接,泄压弹簧另一端与螺塞内侧连接,泄压弹簧一端与垫片连接,锥形塞通过螺塞与支座本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泄压柱塞、泄压弹簧、垫片、锥形塞、螺塞,其特征在于:在支座本体的圆柱形内腔内安装泄压柱塞,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川王天成李彦龙杨扬辛禹尧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