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20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机,包括复合滤芯组件和用于安装固定复合滤芯组件的滤芯安装座,所述复合滤芯组件包括外壳和外端盖,所述外端盖位于外壳的一端且与滤芯安装座安装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组件还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位于外端盖的端面;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沿轴向布置,且所述第一滤芯位于第二滤芯和外端盖之间;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分别位于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中,所述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互相隔开,所述第一水路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水路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中至少一个位于第一接头上,其余位于第二接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家用净水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机,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内的水约占一个成年人体重的50%,正常人每天平均耗水量为2000-2500毫升,体内物质氧质化可生水300毫升,故每日应该补充水分大约2000毫升,其中大部分通过饮水获得。但是,随着水污染不断的加剧,饮水健康水越来越难,人体其它器官也会因长期受到污染而受到伤害。日常饮用的自来水经过了多种清洁、杀菌消毒手段,经出厂水质检测能够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再经过漫长的管道和二次加压的水箱,流入千家万户。流入住户前,漫长的管道经过了复杂地形和道路,有些管道年久失修,有些水管与污水管交叉,楼里的一些水管甚至先要经过厕所,才能够到达厨房。因为水管四周的渗漏和二次加压水箱很少清理消毒,而水箱里不可能一尘不染,以及水管中的铁锈等诸多原因会造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铁锈、铅、酚等致病微生物、农药都有不同程度出现,其污染情况触目惊心。随着人们对于饮用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净水系统正逐渐进入家家户户的饮水体系中。目前市场上的净水机一般采用下述滤芯组件:一种滤芯组件内填充有单一滤材,为了实现多种滤材的过滤效果,则需多个滤芯组件串联在一起进行过滤,每个滤芯组件都需设置与之固定的安装座,且需单独更换维护,不仅占用体积较大,成本高,而且滤芯组件更换繁复,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另一种滤芯组件为复合滤芯组件,该种滤芯组件内填充有至少两种滤材,其内部具有一条水路将不同滤材串联在一起,其外部则具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水流自其进水口进入并沿着水路依次通过滤芯组件内部不同滤材后自出水口流出复合滤芯组件,但是这种复合滤芯组件的用途具有一定限制;还有的复合滤芯组件是将多个单一滤材的滤芯组件的外壳直接接驳在一起,虽然实现了多种过滤功能滤材的复合,但是多个滤芯组件外壳的接驳会形成多个裸露在外的连接部位,因此这些连接部位将会成为多个裸露在外的漏水隐患,一旦接驳部位密封或者焊接出现问题,就会有漏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滤芯组件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净水机,包括复合滤芯组件和用于安装固定复合滤芯组件的滤芯安装座,所述复合滤芯组件包括外壳和外端盖,所述外端盖位于外壳的一端且与滤芯安装座安装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组件还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位于外端盖的端面;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沿轴向布置,且所述第一滤芯位于第二滤芯和外端盖之间;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分别位于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中,所述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互相隔开,所述第一水路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水路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中至少一个位于第一接头上,其余位于第二接头上。进一步的,所述外端盖内部具有由内向外依次呈同心圆状分布的第一水路隔筋、第二水路隔筋和第三水路隔筋,所述第一水路隔筋所围空间、所述第二水路隔筋和第一水路隔筋之间所围空间、所述第三水路隔筋和第二水路隔筋之间所围空间以及所述第三水路隔筋之外空间与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一一相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下凸起部和第一上凸起部,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下凸起部和第二上凸起部,所述第一上凸起部和第二上凸起部分别位于第一下凸起部和第二下凸起部的上方,所述第一上凸起部和第二上凸起部的径向尺寸分别小于第一下凸起部和第二下凸起部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下凸起部的端部上且位于第一上凸起部的根部外围设有第一下过水口,所述第一上凸起部的端部设有第一上过水口,所述第二下凸起部的端部上且位于第二上凸起部的根部外围设有第二下过水口,所述第二上凸起部的端部设有第二上过水口,所述第一上凸起部、第一下凸起部和第二上凸起部、第二下凸起部的周壁上均设有与滤芯安装座密封配合的密封部,所述第一下凸起部、第一上凸起部和第二下凸起部、第二上凸起部四者与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四者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路隔筋所围空间与第一下过水口相通,所述第二水路隔筋和第一水路隔筋之间所围空间与第一上过水口或者第二上过水口之一相通,所述第三水路隔筋和第二水路隔筋之间所围空间与第一上过水口或者第二上过水口之另一相通,所述第三水路隔筋之外空间与第二下过水口相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凸起部的径向尺寸和第二上凸起部的径向尺寸不同;或者,所述第一下凸起部的径向尺寸和第二下凸起部的径向尺寸不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第一下凸起部、第一中凸起部和第一上凸起部,所述第二接头包括包括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下凸起部、第一中凸起部和第一上凸起部的径向尺寸依次变小,所述第一下凸起部的端部上且位于第一中凸起部的根部外围设有第一下过水口,所述第一中凸起部的端部上且位于第一上凸起部的根部外围设有第一中过水口,所述第一上凸起部的端部设有第一上过水口,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端部设有第二过水口,所述第一下凸起部、第一中凸起部、第一上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周壁上均设有与滤芯安装座密封配合的密封部,所述第一下凸起部、第一中凸起部、第一上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四者与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四者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芯的中心处设有第一中心管,所述第一中心管内具有构成第二水路的一部分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第二滤芯和第二进水口或者第二出水口之一,所述第一中心管靠近外端盖的端部与第一水路隔筋密封配合,所述第一中心管的外壁与第一滤芯之间具有第一过水间隙,所述第一过水间隙构成第一水路的一部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芯外罩置有第一隔离罩,所述第一隔离罩将第一滤芯和第二水路隔离开,所述第一隔离罩和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过水间隙,所述第二过水间隙构成第二水路的一部分,所述第一隔离罩的底部设有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滤芯的通孔,所述第一隔离罩靠近外端盖一端具有向外端盖方向延伸的第三密封环壁,所述第三密封环壁与第三水路隔筋密封配合,所述第一滤芯靠近外端盖一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靠近外端盖一端具有向外端盖方向延伸的第二密封环壁,所述第二密封环壁与第二水路隔筋密封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芯外罩置有第二隔离罩,所述第二隔离罩将第二滤芯和第一水路隔离开,所述第一滤芯的中心处还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第二滤芯和第二进水口或者第二出水口之另一,所述第二通道靠近外端盖的端部与第二水路隔筋密封配合,所述第一滤芯靠近外端盖一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靠近外端盖一端具有向外端盖方向延伸的第三密封环筋,所述第三密封环壁与第三水路隔筋密封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心管内嵌套有第二中心管,所述第一中心管和第二中心管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二中心管内形成第二通道;或者,所述第一滤芯的中心处还设有与第一中心管并行的第二中心管,所述第二中心管内具有第二通道。本技术提供的多种功能滤材复合的滤芯,所有滤材的复合都是在一个滤芯组件的内部,减少了裸露在外的连接点,大大降低了水直接漏在外部的风险,具体的说,由于复合滤芯组件的进出水口均位于一端,使得其密封点均设置于同一端,使其制造时与密封相关的尺寸公差容易控制,举个例子说,如果密封点分布于复合滤芯组件的两端,则由于复合滤芯组件的外壳等部件的公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净水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机,包括复合滤芯组件和用于安装固定复合滤芯组件的滤芯安装座,所述复合滤芯组件包括外壳和外端盖,所述外端盖位于外壳的一端且与滤芯安装座安装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组件还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位于外端盖的端面;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沿轴向布置,且所述第一滤芯位于第二滤芯和外端盖之间;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分别位于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中,所述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互相隔开,所述第一水路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水路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中至少一个位于第一接头上,其余位于第二接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机,包括复合滤芯组件和用于安装固定复合滤芯组件的滤芯安装座,所述复合滤芯组件包括外壳和外端盖,所述外端盖位于外壳的一端且与滤芯安装座安装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组件还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位于外端盖的端面;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沿轴向布置,且所述第一滤芯位于第二滤芯和外端盖之间;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分别位于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中,所述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互相隔开,所述第一水路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水路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中至少一个位于第一接头上,其余位于第二接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盖内部具有由内向外依次呈同心圆状分布的第一水路隔筋、第二水路隔筋和第三水路隔筋,所述第一水路隔筋所围空间、所述第二水路隔筋和第一水路隔筋之间所围空间、所述第三水路隔筋和第二水路隔筋之间所围空间以及所述第三水路隔筋之外空间与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一一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下凸起部和第一上凸起部,所述第二接头包括第二下凸起部和第二上凸起部,所述第一上凸起部和第二上凸起部分别位于第一下凸起部和第二下凸起部的上方,所述第一上凸起部和第二上凸起部的径向尺寸分别小于第一下凸起部和第二下凸起部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下凸起部的端部上且位于第一上凸起部的根部外围设有第一下过水口,所述第一上凸起部的端部设有第一上过水口,所述第二下凸起部的端部上且位于第二上凸起部的根部外围设有第二下过水口,所述第二上凸起部的端部设有第二上过水口,所述第一上凸起部、第一下凸起部和第二上凸起部、第二下凸起部的周壁上均设有与滤芯安装座密封配合的密封部,所述第一下凸起部、第一上凸起部和第二下凸起部、第二上凸起部四者与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四者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隔筋所围空间与第一下过水口相通,所述第二水路隔筋和第一水路隔筋之间所围空间与第一上过水口或者第二上过水口之一相通,所述第三水路隔筋和第二水路隔筋之间所围空间与第一上过水口或者第二上过水口之另一相通,所述第三水路隔筋之外空间与第二下过水口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凸起部的径向尺寸和第二上凸起部的径向尺寸不同;或者,所述第一下凸起部的径向尺寸和第二下凸起部的径向尺寸不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刘建保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