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治中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生物药性微量元素肥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180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3:33
一种多功能生物药性微量元素肥料,由微量元素肥、生物杀虫剂、杀菌剂、麦饭石、钾长石、活化腐殖酸组成,将麦饭石、钾长石粉碎后加入氢氧化植物油、印楝油及多元醇中搅拌10~30min,再超声分散处理3~5min,并升温至50~60℃充分搅拌共混聚合,得到植物油多元醇的麦饭石、钾长石混合物,之后与生物杀虫剂和杀菌剂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雾化喷淋、吸附处理后生成具有杀虫、杀菌作用的农药缓释粉复合剂,之后按照比例和微量元素肥搅拌均匀后进行对辊积压造粒,再喷涂包膜能被微生物快速降解的活化腐殖酸,再经过闪蒸、烘干、冷却筛分后得到生物药性肥料。

A multifunctional biological fertilizer trace element fertilizer

A multifunctional biopharmaceutical microelement fertilizer consisting of microelement fertilizer, biopesticides, fungicides, maifanite, potassium feldspar and activated humic acid is prepared by crushing maifanite and potassium feldspar and mixing them with hydroxide vegetable oil, neem oil and polyols for 10 to 30 minutes, then dispersing them by ultrasonic wave for 3 to 5 minutes and heating them up to 50 to 50 minutes. The mixture of Maifanshi and potassium feldspar of vegetable oil polyols was obtained by blending and polymerization at 60 C. Then the mixture was sprayed and adsorbed with bio-pesticides and fungicides under certai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ditions to form a pesticide-controlled-release powder compound with insecticidal and bactericidal effects. After homogenization, the bio-medicinal fertilizer was obtained by rolling, granulating, spraying and screening the activated humic acid which could be quickly degraded by microorganis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生物药性微量元素肥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中的一种生物药性肥料,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生物药性微量元素肥料。
技术介绍
生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生物药性肥料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业生产中最大的物质投资,约占其全部生产性支出的50%。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发展中国家粮食的增产中,其55%来自肥料的作用,经济作物也是这种情况。在农业中,为了除去农田中生长的杂草,广泛使用除草剂。但是,从对操作者的安全性及对环境的影响、经济性等方面考虑,显然优选该除草剂的使用量尽量少,并经常寻求开发利用更少的除草剂获得必要除草效果的技术。另一方面,目前对可以同时进行农药施用和肥料施肥的含有农药的肥料进行了许多的探讨,并投入到了若干个实际应用中。在日本特开平1-157493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将农药成分用在常温下为固态的水不溶性低熔点的蜡状物质覆膜并负载到粒状肥料中的粒状农药肥料。另外,在日本特开平7-109193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含有氨氟乐灵的粒状肥料,其特征在于,将包含作为农药除草剂活性成分的5-二丙基氨基-α,α,α-三氟-4,6-二硝基-邻-甲苯胺的水分散液浸渍到粒状肥料中或包覆在粒状肥料上,并添加而使之含有白炭黑。但是,这些专利文献中记载的含有农药的肥料是以农药散布及施肥操作省力化、防止农药飞散到农田外、使肥料中含有的农药活性成分的稳定化为目的的,或者是以防止含有农药的肥料制剂的粉化和结块等为目的的,关于农药成分的活性变化,则没有特别报道。农药主要用于防治作物中有害生物,肥料为作物生长提供必须的营养,它们都是作物所需要的,而当二者在同一时间被作物所需要时,恰好为生物药肥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生物药肥还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现代农业的新需求。药和肥合二为一,将施肥和打药两次劳动整合为一次劳动,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解放农村劳动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药和肥跨界联合,通过科学的搭配,可以实现1+1>2的增值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含缓释农药的肥料颗粒剂及其制法和应用,通过本专利技术缓释剂处理的农药和肥料混存时提高了农药的稳定性,延长农药的有效期,并且实现农药的可控制释放,达到或基本达到一次施用后,在满足作物所需肥料的同时,对后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生物药性微量元素肥料,其特征在于,该药性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内吸生物杀虫剂、杀菌剂1-5份微量元素肥5-10份印楝杀虫剂1-5份生物杀菌剂1-5份麦饭石3-5份钾长石1-3份活化腐殖酸0.5-1份其制作过程为:将麦饭石、钾长石粉碎后加入氢化植物油多元醇中搅拌10~30min,再超声分散处理3~5min,并升温至50~60℃充分搅拌共混聚合,得到植物油多元醇的麦饭石、钾长石混合物,之后与生物杀虫剂和杀菌剂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加热雾化喷淋、吸附处理后生成具有杀虫、杀菌作用的生物农药缓释粉复合剂,之后按照比例和微量元素肥搅拌均匀后进行对辊积压造粒,再喷涂包膜能被微生物快速降解的活化腐殖酸,再经过闪蒸、烘干、冷却筛分后得到生物药性肥料。优选的,所述杀虫剂为印楝素、苦参碱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杀菌剂为氨基寡糖素、中药活性杀菌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麦饭石、钾长石的重量份数比为2:1,分别将麦饭石、钾长石粉碎并过筛,然后造粒制成粒径50~80mm的一次颗粒;将一次颗粒破碎到粒径10~30mm的二次颗粒,然后用球磨机球磨并过100~15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干燥,冷却后筛分与植物油多元醇混合。优选的,所述中药活性杀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除虫菊、印楝果实、苦参叶、樗叶、连翘按照重量比32-35:18-20:10-13:7-9:5-7烘干粉碎,过筛后投入到浸提液中搅拌均匀后浸泡24h,超声处理20min后过滤浓缩,浓缩物与壳聚糖、凹凸棒土混合均匀,干燥得到中药活性杀菌剂,所述浸提液由质量分数为85-90wt%的乙醇和摩尔浓度为1-1.5mo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按体积比为3-5:2-4混合制成。优选的,所述加热雾化喷淋采用高压喷淋法将生物杀虫剂和杀菌剂吸附在麦饭石、钾长石的混合物料中,生物杀虫剂和杀菌剂与麦饭石、钾长石混合物料的质量比为1:20-100,喷淋压力为50-75MPa,喷淋时间为5-15min,喷淋温度为10-40℃。优选的,所述活化腐殖酸的制备步骤为:含水率95-97%的浓缩污泥中添加浓度1‰,添加比例1/100的聚丙烯酰胺,充分搅拌,然后进行过滤,得到含水率是80-84%的污泥,褐煤粉碎,过50-10目筛网,污泥和褐煤按照1-2:1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之后进行低温活化和高温活化,45-55℃低温活化时间是20-30分钟,70-85℃高温时间60-120分钟,之后添加浓度40%的氢氧化钠调节pH到10,化学活化温度是70-85℃,活化时间是20-60分钟,活化阶段连续进行螺旋搅拌,固液分离,得到的滤液是活化腐殖酸。优选的,所述超声分散的频率为55-60kHz,超声处理的功率600-700W,所述植物油多元醇用量为麦饭石、钾长石总量的3~8%,所述微量元素肥包括:硼、钼、锰、锌、铜、硒、锂、镁、硅锶以及镓。本专利技术在在原位反应成膜技术基础上,通过在膜材中添加不同类型、不同用量的致孔材料制备包含致孔剂的植物油多元醇,再以此含致孔剂的植物油多元醇为骨架物质,通过原位反应成膜技术,制备原位反应成膜致孔型控释肥料,很好的实现了人为调控包膜肥料养分释放的目的,实现了调节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模式的目的。同时,本专利技术添加致孔剂并不影响控释肥料包膜的完整性,反而能够更好地控制肥料养分的释放,实现人为调控养分释放,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同时还能为作物转化提供硒、镁、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为作物提供更为全面的养分。另外,本专利技术包膜控释肥料生产过程中植物油多元醇无任何物质挥发和危害环境,生产过程不需要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包膜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本专利技术缓释生物药肥将噻虫嗪与腐殖酸等复配后,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该缓释药肥将生物农药组合物与肥料复配,具有活性高、药效好、肥效显著、具备药、肥双重功效,能够充分发挥杀虫、抑菌、促长的作用,采用缓释技术,有效地保证生物农药与肥料的科学释放,确保农药与施肥双重效果,延长了产品的持效期,提高了药效和肥效利用率,减少了农药与肥料的浪费,实现了最佳高效低剂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以兼顾营养和杀菌杀虫性能为出发点,制备过程中,以除虫菊、大蒜秸秆、楝树根、樗叶、连翘为主要原料,经超声处理破碎原料细胞壁获得的物料A具有极强的杀菌杀虫作用,其中,除虫菊中生物碱能够对虫卵产生极具破坏力的毒性;而大蒜秸秆的提取物杀菌杀虫作用明显;楝树根取物则能有效抑制环境中常见腐败菌、病菌的繁殖;樗叶提取物能够产生挥发性气味,从而触杀虫害;而本专利技术在制备过程中残留的微量碱能够抑制细菌繁殖,降低土壤酸化程度;接着添加的明胶、壳聚糖、凹凸棒土能够吸附、包裹料液B中的固体成分,从而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杀菌杀虫作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是先将农药进行缓释处理后再和肥料一起混合,主要作用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生物药性微量元素肥料,其特征在于,该微量元素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内吸生物杀虫剂、杀菌剂        1‑5份微量元素肥                   5‑10份印楝杀虫剂                   1‑5份生物杀菌剂                   1‑5份麦饭石                       3‑5份钾长石                       1‑3份活化腐殖酸                   0.5‑1份其制作过程为:将麦饭石、钾长石粉碎后加入氢化植物油多元醇中搅拌10~30min,再超声分散处理3~5min,并升温至50~60℃充分搅拌共混聚合,得到植物油多元醇的麦饭石、钾长石混合物,之后与生物杀虫剂和杀菌剂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加热雾化喷淋、吸附处理后生成具有杀虫、杀菌作用的生物农药缓释粉复合剂,之后按照比例和微量元素肥搅拌均匀后进行对辊积压造粒,再喷涂包膜能被微生物快速降解的活化腐殖酸,再经过闪蒸、烘干、冷却筛分后得到生物药性肥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生物药性微量元素肥料,其特征在于,该微量元素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内吸生物杀虫剂、杀菌剂1-5份微量元素肥5-10份印楝杀虫剂1-5份生物杀菌剂1-5份麦饭石3-5份钾长石1-3份活化腐殖酸0.5-1份其制作过程为:将麦饭石、钾长石粉碎后加入氢化植物油多元醇中搅拌10~30min,再超声分散处理3~5min,并升温至50~60℃充分搅拌共混聚合,得到植物油多元醇的麦饭石、钾长石混合物,之后与生物杀虫剂和杀菌剂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加热雾化喷淋、吸附处理后生成具有杀虫、杀菌作用的生物农药缓释粉复合剂,之后按照比例和微量元素肥搅拌均匀后进行对辊积压造粒,再喷涂包膜能被微生物快速降解的活化腐殖酸,再经过闪蒸、烘干、冷却筛分后得到生物药性肥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为印楝素、苦参碱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杀菌剂为氨基寡糖素、中药活性杀菌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麦饭石、钾长石的重量份数比为2:1,分别将麦饭石、钾长石粉碎并过筛,然后造粒制成粒径50~80mm的一次颗粒;将一次颗粒破碎到粒径10~30mm的二次颗粒,然后用球磨机球磨并过100~150目筛,收集过筛颗粒,干燥,冷却后筛分与植物油多元醇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活性杀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除虫菊、印楝果实、苦参叶、樗叶、连翘按照重量比32-35:18-20:10-13:7-9:5-7烘干粉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治中
申请(专利权)人:曾治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