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过浆平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15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整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布料过浆平整机,包括平整驱动组件、下平整输送组件、上平整组件、张紧传动组件和浆液收集箱,所述平整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电机座、驱动轴、驱动链轮、被动链轮和链条;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钉连接在电机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连接驱动链轮,驱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被动链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布料在上浆处理后,布料中的浆液均布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部设置的下平整输送组件和上平整组件可实现对布料的平整均浆处理,使得布料的上浆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上浆布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布料过浆平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整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布料过浆平整机。
技术介绍
服装纺织业在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行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以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染整理设备技术发展总的趋势是向环保、绿色、节能、低耗、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织造前需要对布料进行上浆处理,使布料表面变得紧密和光滑,从而提高布料的断裂强度和耐磨损性。但是,布料进行上浆处理后,布料中的浆液均布不均匀,需要进行过浆平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料过浆平整机,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布料在上浆处理后,布料中的浆液均布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内部设置的下平整输送组件和上平整组件可实现对布料的平整均浆处理,使得布料的上浆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上浆布料的质量。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布料过浆平整机,包括平整驱动组件、下平整输送组件、上平整组件、张紧传动组件和浆液收集箱,所述平整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电机座、驱动轴、驱动链轮、被动链轮和链条;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钉连接在电机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连接驱动链轮,驱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被动链轮;所述下平整输送组件包括左架板、右架板、前辊筒、中辊筒、中辊筒轴、后辊筒、后辊筒轴和下平整皮带;所述前辊筒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在左架板内侧的前端和右架板内侧的前端;所述中辊筒固定连接在中辊筒轴上,所述中辊筒轴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在左架板的中端和右架板的中端;所述中辊筒轴的左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轴;所述后辊筒固定连接在后辊筒轴上,后辊筒轴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在左架板的后端和右架板的后端;所述后辊筒轴的左端固定连接被动链轮;所述下平整皮带套在前辊筒、中辊筒和后辊筒上,前辊筒、中辊筒和后辊筒之间通过下平整皮带连接;所述左架板和右架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浆液收集箱的左侧面的上端和右侧面的上端;所述电机座固定连接在左架板上;所述上平整组件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左升降滑板、右升降滑板、左滑套、右滑套、外螺纹调节杆、旋拧盘、矩形座、前平整辊筒、后平整辊筒、辊筒轴、上平整皮带、传动轮和被动轮;所述左固定板的左端焊接左升降滑板,左升降滑板滑动配合连接在左滑套上,左滑套通过螺钉连接在左架板上,左升降滑板的底端转动配合连接外螺纹调节杆的上端,外螺纹调节杆通过螺纹连接在矩形座上,外螺纹调节杆的底端焊接旋拧盘,矩形座通过螺钉连接在浆液收集箱的左侧面上;所述右固定板的右端焊接右升降滑板,右升降滑板滑动配合连接在右滑套上,右滑套通过螺钉连接在右架板上;所述前平整辊筒和后平整辊筒分别通过辊筒轴转动配合连接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的内侧;所述前平整辊筒和后平整辊筒上套有上平整皮带;所述前平整辊筒的辊筒轴的右端固定连接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皮带连接被动轮,所述被动轮固定连接在中辊筒轴的右端;所述张紧传动组件包括前圆板、张紧弹簧、矩形挡座、矩形滑杆、直角座板和张紧轮;所述前圆板焊接在矩形滑杆的前端,所述矩形滑杆滑动配合在矩形挡座上,矩形滑杆上套有张紧弹簧,张紧弹簧设置在前圆板和矩形挡座之间;所述矩形滑杆的后端通过螺钉连接直角座板;所述张紧轮转动配合连接在直角座板上;所述张紧轮、传动轮和被动轮套在同一皮带的内侧。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和控制开关。所述浆液收集箱的内壁为不锈钢光滑内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布料过浆平整机,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布料在上浆处理后,布料中的浆液均布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内部设置的下平整输送组件和上平整组件可实现对布料的平整均浆处理,使得布料的上浆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上浆布料的质量;并且可以通过浆液收集箱对浆液进行回收,便于重新利用,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内部的平整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内部的下平整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内部的上平整组件与张紧传动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内部的上平整组件与张紧传动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二。图中:平整驱动组件1;驱动电机1-1;电机座1-2;驱动轴1-3;驱动链轮1-4;被动链轮1-5;链条1-6;下平整输送组件2;左架板2-1;右架板2-2;前辊筒2-3;中辊筒2-4;中辊筒轴2-5;后辊筒2-6;后辊筒轴2-7;下平整皮带2-8;上平整组件3;左固定板3-1;右固定板3-2;左升降滑板3-3;右升降滑板3-4;左滑套3-5;右滑套3-6;外螺纹调节杆3-7;旋拧盘3-8;矩形座3-9;前平整辊筒3-10;后平整辊筒3-11;辊筒轴3-12;上平整皮带3-13;传动轮3-14;被动轮3-15;张紧传动组件4;前圆板4-1;张紧弹簧4-2;矩形挡座4-3;矩形滑杆4-4;直角座板4-5;张紧轮4-6;浆液收集箱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6所示,布料过浆平整机,包括平整驱动组件1、下平整输送组件2、上平整组件3、张紧传动组件4和浆液收集箱5,本技术的布料过浆平整机,其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将上浆后的布料夹持在下平整输送组件2和上平整组件3之间,将平整驱动组件1连通电源并通过控制开关开启后,平整驱动组件1带动下平整输送组件2进行输送平整处理,下平整输送组件2带动上平整组件3同步进行输送平整处理,实现对布料的挤压平整处理,布料中多余的浆液流入至浆液收集箱5的内部进行回收利用;且下平整输送组件2和上平整组件3之间设有张紧传动组件4,平整输送组件2和上平整组件3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布料的厚度或是所需要压紧的程度进行调节。所述平整驱动组件1包括驱动电机1-1、电机座1-2、驱动轴1-3、驱动链轮1-4、被动链轮1-5和链条1-6;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螺钉连接在电机座1-2上;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轴1-3;所述驱动轴1-3上固定连接驱动链轮1-4,驱动链轮1-4通过链条1-6连接被动链轮1-5;所述平整驱动组件1在使用时,驱动电机1-1带动驱动轴1-3转动,驱动轴1-3带动驱动链轮1-4转动,驱动链轮1-4通过链条1-6带动被动链轮1-5转动;所述下平整输送组件2包括左架板2-1、右架板2-2、前辊筒2-3、中辊筒2-4、中辊筒轴2-5、后辊筒2-6、后辊筒轴2-7和下平整皮带2-8;所述前辊筒2-3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在左架板2-1内侧的前端和右架板2-2内侧的前端;所述中辊筒2-4固定连接在中辊筒轴2-5上,所述中辊筒轴2-5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在左架板2-1的中端和右架板2-2的中端;所述中辊筒轴2-5的左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轴1-3;所述后辊筒2-6固定连接在后辊筒轴2-7上,后辊筒轴2-7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在左架板2-1的后端和右架板2-2的后端;所述后辊筒轴2-7的左端固定连接被动链轮1-5;所述下平整皮带2-8套在前辊筒2-3、中辊筒2-4和后辊筒2-6上,前辊筒2-3、中辊筒2-4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布料过浆平整机

【技术保护点】
1.布料过浆平整机,包括平整驱动组件(1)、下平整输送组件(2)、上平整组件(3)、张紧传动组件(4)和浆液收集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驱动组件(1)包括驱动电机(1‑1)、电机座(1‑2)、驱动轴(1‑3)、驱动链轮(1‑4)、被动链轮(1‑5)和链条(1‑6);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螺钉连接在电机座(1‑2)上;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轴(1‑3);所述驱动轴(1‑3)上固定连接驱动链轮(1‑4),驱动链轮(1‑4)通过链条(1‑6)连接被动链轮(1‑5);所述下平整输送组件(2)包括左架板(2‑1)、右架板(2‑2)、前辊筒(2‑3)、中辊筒(2‑4)、中辊筒轴(2‑5)、后辊筒(2‑6)、后辊筒轴(2‑7)和下平整皮带(2‑8);所述前辊筒(2‑3)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在左架板(2‑1)内侧的前端和右架板(2‑2)内侧的前端;所述中辊筒(2‑4)固定连接在中辊筒轴(2‑5)上,所述中辊筒轴(2‑5)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在左架板(2‑1)的中端和右架板(2‑2)的中端;所述中辊筒轴(2‑5)的左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轴(1‑3);所述后辊筒(2‑6)固定连接在后辊筒轴(2‑7)上,后辊筒轴(2‑7)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在左架板(2‑1)的后端和右架板(2‑2)的后端;所述后辊筒轴(2‑7)的左端固定连接被动链轮(1‑5);所述下平整皮带(2‑8)套在前辊筒(2‑3)、中辊筒(2‑4)和后辊筒(2‑6)上,前辊筒(2‑3)、中辊筒(2‑4)和后辊筒(2‑6)之间通过下平整皮带(2‑8)连接;所述左架板(2‑1)和右架板(2‑2)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浆液收集箱(5)的左侧面的上端和右侧面的上端;所述电机座(1‑2)固定连接在左架板(2‑1)上;所述上平整组件(3)包括左固定板(3‑1)、右固定板(3‑2)、左升降滑板(3‑3)、右升降滑板(3‑4)、左滑套(3‑5)、右滑套(3‑6)、外螺纹调节杆(3‑7)、旋拧盘(3‑8)、矩形座(3‑9)、前平整辊筒(3‑10)、后平整辊筒(3‑11)、辊筒轴(3‑12)、上平整皮带(3‑13)、传动轮(3‑14)和被动轮(3‑15);所述左固定板(3‑1)的左端焊接左升降滑板(3‑3),左升降滑板(3‑3)滑动配合连接在左滑套(3‑5)上,左滑套(3‑5)通过螺钉连接在左架板(2‑1)上,左升降滑板(3‑3)的底端转动配合连接外螺纹调节杆(3‑7)的上端,外螺纹调节杆(3‑7)通过螺纹连接在矩形座(3‑9)上,外螺纹调节杆(3‑7)的底端焊接旋拧盘(3‑8),矩形座(3‑9)通过螺钉连接在浆液收集箱(5)的左侧面上;所述右固定板(3‑2)的右端焊接右升降滑板(3‑4),右升降滑板(3‑4)滑动配合连接在右滑套(3‑6)上,右滑套(3‑6)通过螺钉连接在右架板(2‑2)上;所述前平整辊筒(3‑10)和后平整辊筒(3‑11)分别通过辊筒轴(3‑12)转动配合连接在左固定板(3‑1)和右固定板(3‑2)的内侧;所述前平整辊筒(3‑10)和后平整辊筒(3‑11)上套有上平整皮带(3‑13);所述前平整辊筒(3‑10)的辊筒轴(3‑12)的右端固定连接传动轮(3‑14);所述传动轮(3‑14)通过皮带连接被动轮(3‑15),所述被动轮(3‑15)固定连接在中辊筒轴(2‑5)的右端;所述张紧传动组件(4)包括前圆板(4‑1)、张紧弹簧(4‑2)、矩形挡座(4‑3)、矩形滑杆(4‑4)、直角座板(4‑5)和张紧轮(4‑6);所述前圆板(4‑1)焊接在矩形滑杆(4‑4)的前端,所述矩形滑杆(4‑4)滑动配合在矩形挡座(4‑3)上,矩形滑杆(4‑4)上套有张紧弹簧(4‑2),张紧弹簧(4‑2)设置在前圆板(4‑1)和矩形挡座(4‑3)之间;所述矩形滑杆(4‑4)的后端通过螺钉连接直角座板(4‑5);所述张紧轮(4‑6)转动配合连接在直角座板(4‑5)上;所述张紧轮(4‑6)、传动轮(3‑14)和被动轮(3‑15)套在同一皮带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布料过浆平整机,包括平整驱动组件(1)、下平整输送组件(2)、上平整组件(3)、张紧传动组件(4)和浆液收集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驱动组件(1)包括驱动电机(1-1)、电机座(1-2)、驱动轴(1-3)、驱动链轮(1-4)、被动链轮(1-5)和链条(1-6);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螺钉连接在电机座(1-2)上;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轴(1-3);所述驱动轴(1-3)上固定连接驱动链轮(1-4),驱动链轮(1-4)通过链条(1-6)连接被动链轮(1-5);所述下平整输送组件(2)包括左架板(2-1)、右架板(2-2)、前辊筒(2-3)、中辊筒(2-4)、中辊筒轴(2-5)、后辊筒(2-6)、后辊筒轴(2-7)和下平整皮带(2-8);所述前辊筒(2-3)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在左架板(2-1)内侧的前端和右架板(2-2)内侧的前端;所述中辊筒(2-4)固定连接在中辊筒轴(2-5)上,所述中辊筒轴(2-5)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在左架板(2-1)的中端和右架板(2-2)的中端;所述中辊筒轴(2-5)的左端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轴(1-3);所述后辊筒(2-6)固定连接在后辊筒轴(2-7)上,后辊筒轴(2-7)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在左架板(2-1)的后端和右架板(2-2)的后端;所述后辊筒轴(2-7)的左端固定连接被动链轮(1-5);所述下平整皮带(2-8)套在前辊筒(2-3)、中辊筒(2-4)和后辊筒(2-6)上,前辊筒(2-3)、中辊筒(2-4)和后辊筒(2-6)之间通过下平整皮带(2-8)连接;所述左架板(2-1)和右架板(2-2)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浆液收集箱(5)的左侧面的上端和右侧面的上端;所述电机座(1-2)固定连接在左架板(2-1)上;所述上平整组件(3)包括左固定板(3-1)、右固定板(3-2)、左升降滑板(3-3)、右升降滑板(3-4)、左滑套(3-5)、右滑套(3-6)、外螺纹调节杆(3-7)、旋拧盘(3-8)、矩形座(3-9)、前平整辊筒(3-10)、后平整辊筒(3-11)、辊筒轴(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枝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富乐华壁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