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添加的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绿色净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08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添加的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绿色净化结构,包括入湖渠,入湖渠的两侧渠岸均设置混凝土浇筑体,入湖渠内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离心球、过滤体、第二离心球,第一离心球、第二离心球分别由独立的驱动机构驱动、绕过球心的铅垂线进行转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离心球与过滤体之间的两个直线拦水坝,直线拦水坝沿着水流方向逐渐向同侧的混凝土浇筑体靠近,直线拦水坝与同侧的混凝土浇筑体之间设置滤网;两个吸附框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混凝土浇筑体上;吸附框内充填活性炭。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化学药剂对大型人工湖的入湖水质进行处理的问题,实现降低能耗、杜绝化学污染、确保大型人工湖内生态稳定的目的。

Large scale artificial lakes without added water qualit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een purifying structure for the water quality of a large artificial lake without adding, which comprises a lake inlet canal, a concrete pouring body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anal bank, and a first centrifugal ball, a filter body and a second centrifugal ball are arranged in the lake inlet canal in turn along the direction of water flow, and the first centrifugal ball and the second centrifugal ball are driven independently. The mechanism drives and rotates around the vertical line of the sphere center, and includes two straight-line dam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centrifugal ball and the filter body. The straight-line dam gradually approaches the concrete pouring body on the same sid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water flow, and a filter n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traight-line dam and the concrete pouring body on the same side; the two adsorption fram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t is fixed on the concrete pouring body on both sides, and the activated carbon is filled in the adsorption frame. The invention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reating the water quality of a large artificial lake into the lake by chemical agents in the prior art, so as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eliminate chemical pollution and ensure the ecological stability of a large artificial l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添加的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绿色净化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湖领域,具体涉及无添加的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绿色净化结构。
技术介绍
人工湖一般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挖掘出来的一种湖泊,如非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水库等。对于城市中的景观湖泊而言,绝大部分都属于人工湖。此外,用于水生生物养殖的鱼塘等也大都属于人工湖。人工湖由于非自然产生,难以完全融入自然水系内,因此时常需要人工向其中补入湖水。现有技术中对于向小型人工湖内补入的水质,直接经过现有的过滤设备即可。而对于大型人工湖而言,入湖水量巨大,若经过现有技术中的过滤设备进行过滤,不仅时间长、效率低,而且能耗极大,需要大量过滤设备同时工作才能够完成,经济可行性极低。因此,现有技术中对于大型人工湖的入湖水质控制大都是大面积抛洒化学药剂进行消毒与絮凝,通过絮凝剂使得水中杂物絮凝沉淀,通过消毒剂对水中微生物统一杀灭。这种方式简单粗暴,一旦药剂用量掌握不好,则容易导致入湖水体中残留大量化学药剂,对人工湖中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无添加的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绿色净化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化学药剂对大型人工湖的入湖水质进行处理的问题,实现降低能耗、杜绝化学污染、确保大型人工湖内生态稳定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无添加的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绿色净化结构,包括与人工湖相连的入湖渠,所述入湖渠的两侧渠岸均设置混凝土浇筑体,所述入湖渠内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离心球、过滤体、第二离心球,所述第一离心球、第二离心球与入湖渠的渠底、渠壁均不接触,所述第一离心球、第二离心球分别由独立的驱动机构驱动、绕过球心的铅垂线进行转动,所述过滤体由若干鹅卵石组成;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离心球与过滤体之间的两个直线拦水坝,所述直线拦水坝固定在入湖渠渠底,两个直线拦水坝分别位于入湖渠内沿水流方向的两侧,所述直线拦水坝沿着水流方向逐渐向同侧的混凝土浇筑体靠近,所述直线拦水坝与同侧的混凝土浇筑体之间设置滤网,所述滤网的底部固定在入湖渠的渠底,所述滤网的顶部位于水面上方;还包括两个吸附框,两个吸附框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混凝土浇筑体上,且两个吸附框分别位于第二离心球的相对两侧;所述吸附框内充填活性炭。针对现有技术中通过化学药剂对大型人工湖的入湖水质进行处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无添加的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绿色净化结构,其中入湖渠即是与大型人工湖相连的,用于向其中输送湖水的沟渠。入湖渠的两侧渠岸均设置混凝土浇筑体。入湖渠内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离心球、过滤体、第二离心球,因此想要进入人工湖的水会依次经过第一离心球、过滤体、第二离心球,第一离心球、第二离心球与入湖渠的渠底、渠壁均不接触,便于两个离心球进行旋转。第一离心球、第二离心球分别由一个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两个驱动机构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第一离心球、第二离心球的转动绕过球心的铅垂线进行,因此两个离心球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转动。过滤体由若干鹅暖石组成,对流经的水进行过滤。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水进入入湖渠中流至第一离心球处时,第一离心球处于快速旋转的状态,带动水流进行旋转产生涡流,水流产生离心力,由离心力公式可知,质量越大的物体所受离心力越大,因此水中的杂物被甩至入湖渠两侧、沿着两侧继续向下流动,进入两侧的直线拦水坝与混凝土浇筑体之间的区域内,由两侧的滤网进行阻拦,使得质量大、体积大的杂物被阻拦在两侧的滤网处。此时水流继续向下游流动至过滤体处,由鹅暖石进行进一步过滤,将没有被甩至直线拦水坝与混凝土浇筑体之间的杂物进行进一步过滤,经过上述两次过滤,对水中质量大、体积大的杂物进行了有效过滤,水中只剩下小型的杂物。此时水继续流至第二离心球处,由高速旋转的第二离心球再次对水流施加离心力,使得水流再次被甩至两侧、与吸附框进行碰撞,吸附框内充填的活性炭对小颗粒的杂物进行吸附,从而使得最终流入大型人工湖的水质干净、杂物极少。本专利技术完全利用物理结构实现对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的过滤与处理,过程中无需使用大量的现有过滤设备,因此极大的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也摒弃了传统的抛洒化学药剂进行水质处理的方式,杜绝了化学污染、确保了大型人工湖内生态稳定。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杆、电机、传动轴,所述安装杆横跨在入湖渠上,电机固定在安装杆上,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还与第一离心球或第二离心球固定连接。本方案对驱动机构进行了具体限定,由横跨在入湖渠上的安装杆提供安装工位,安装杆的两端优选的固定在两侧的混凝土浇筑体上,电机固定在安装杆上,由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第一离心球或第二离心球转动,从而实现了驱动机构对第一离心球、第二离心球的驱动。优选的,所述过滤体包括沿水流方向分布的两张渔网,所述鹅暖石充填在两张渔网与两侧混凝土浇筑体所围绕的空间内。两张渔网分别位于上游、下游,与两侧的混凝土浇筑体围绕成固定的空间,在此空间内充填鹅暖石,确保鹅暖石的稳定、避免被水流冲走,确保过滤体对水流的再次过滤作用。此外,渔网还能够起到防止人工湖内水生动物从入湖渠中逃逸的目的。优选的,所述滤网上的孔径为3~5cm。滤网的作用在于阻拦质量大的大型杂物的流动,因此使其孔径在3~5cm之间,确保其使用性能,同时避免对滤网产生过大负荷,确保滤网的长期稳定使用。优选的,所述鹅暖石的体积为1dm3~2dm3。体积过大、对杂物的过滤效果不佳,体积过小,对水流产生的阻力过大,容易造成上游水位上涨,本方案为最优的鹅暖石体积取值。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无添加的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绿色净化结构,水进入入湖渠中流至第一离心球处时,第一离心球处于快速旋转的状态,带动水流进行旋转产生涡流,水流产生离心力,由离心力公式可知,质量越大的物体所受离心力越大,因此水中的杂物被甩至入湖渠两侧、沿着两侧继续向下流动,进入两侧的直线拦水坝与混凝土浇筑体之间的区域内,由两侧的滤网进行阻拦,使得质量大、体积大的杂物被阻拦在两侧的滤网处。2、本专利技术无添加的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绿色净化结构,水流继续向下游流动至过滤体处,由鹅暖石进行进一步过滤,将没有被甩至直线拦水坝与混凝土浇筑体之间的杂物进行进一步过滤,经过上述两次过滤,对水中质量大、体积大的杂物进行了有效过滤,水中只剩下小型的杂物。3、本专利技术无添加的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绿色净化结构,高速旋转的第二离心球再次对水流施加离心力,使得水流再次被甩至两侧、与吸附框进行碰撞,吸附框内充填的活性炭对小颗粒的杂物进行吸附,从而使得最终流入大型人工湖的水质干净、杂物极少。4、本专利技术无添加的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绿色净化结构,完全利用物理结构实现对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的过滤与处理,过程中无需使用大量的现有过滤设备,因此极大的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也摒弃了传统的抛洒化学药剂进行水质处理的方式,杜绝了化学污染、确保了大型人工湖内生态稳定。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A-A方向线的剖视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混凝土浇筑体,2-第一离心球,3-过滤体,4-第二离心球,5-直线拦水坝,6-滤网,7-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添加的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绿色净化结构,包括与人工湖相连的入湖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湖渠的两侧渠岸均设置混凝土浇筑体(1),所述入湖渠内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离心球(2)、过滤体(3)、第二离心球(4),所述第一离心球(2)、第二离心球(4)与入湖渠的渠底、渠壁均不接触,所述第一离心球(2)、第二离心球(4)分别由独立的驱动机构驱动、绕过球心的铅垂线进行转动,所述过滤体(3)由若干鹅卵石组成;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离心球(2)与过滤体(3)之间的两个直线拦水坝(5),所述直线拦水坝(5)固定在入湖渠渠底,两个直线拦水坝(5)分别位于入湖渠内沿水流方向的两侧,所述直线拦水坝(5)沿着水流方向逐渐向同侧的混凝土浇筑体(1)靠近,所述直线拦水坝(5)与同侧的混凝土浇筑体(1)之间设置滤网(6),所述滤网(6)的底部固定在入湖渠的渠底,所述滤网(6)的顶部位于水面上方;还包括两个吸附框(7),两个吸附框(7)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混凝土浇筑体(1)上,且两个吸附框(7)分别位于第二离心球(4)的相对两侧;所述吸附框(7)内充填活性炭。

【技术特征摘要】
1.无添加的大型人工湖入湖水质绿色净化结构,包括与人工湖相连的入湖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湖渠的两侧渠岸均设置混凝土浇筑体(1),所述入湖渠内沿着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离心球(2)、过滤体(3)、第二离心球(4),所述第一离心球(2)、第二离心球(4)与入湖渠的渠底、渠壁均不接触,所述第一离心球(2)、第二离心球(4)分别由独立的驱动机构驱动、绕过球心的铅垂线进行转动,所述过滤体(3)由若干鹅卵石组成;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离心球(2)与过滤体(3)之间的两个直线拦水坝(5),所述直线拦水坝(5)固定在入湖渠渠底,两个直线拦水坝(5)分别位于入湖渠内沿水流方向的两侧,所述直线拦水坝(5)沿着水流方向逐渐向同侧的混凝土浇筑体(1)靠近,所述直线拦水坝(5)与同侧的混凝土浇筑体(1)之间设置滤网(6),所述滤网(6)的底部固定在入湖渠的渠底,所述滤网(6)的顶部位于水面上方;还包括两个吸附框(7),两个吸附框(7)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巧玲戴晓峰顾继光王苏霞杨春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盈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