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厚变径无缝筒状充气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826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厚变径无缝筒状充气膜,包括充气筒膜本体,充气筒膜本体分为五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为一体挤出成型,形成无缝无焊的充气筒膜本体;第一段和第五段的直径相同,第一段和第五段的直径小于第三段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等厚变径无缝筒状充气膜通过变径装置等厚平滑变径,形成无缝无焊的充气筒膜,不会出现漏气,无需采用人工通过热压等方式制成等厚不等宽的形状而对材料强度造成改变,自动化程度高,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节约了材料,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厚变径无缝筒状充气膜
本技术涉及充气产品内胆气囊
,特别是一种等厚变径无缝筒状充气膜。
技术介绍
无骨架冲浪和雪地滑雪充气风筝、充气滑翔伞等由于其结构特点是由一根从小口径渐变成大口径然后又变成小口径的充气主管道和多根变径的辅管道相连通,其内胆充气囊都是由TPU或PVC单片薄膜材料通过高周波或超声波高温将两层裁好的片材膜压焊成厚度相同直径渐变的筒状膜,这种压焊容易形成焊点的漏气,压焊处伸张弹性应力变小,且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给后面的使用埋下了隐患。而且压焊费时费工,裁切边角料浪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厚变径无缝筒状充气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等厚变径无缝筒状充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筒膜本体,充气筒膜本体分为五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设置为开口,第一段的另一端与第二段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段的另一端与第三段的一端相连接,第三段的另一端与第四段的一端相连接,第四段的另一端与第五段的一端相连接,第五段的另一端设置为开口;所述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的壁厚相等,所述第一段、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等厚变径无缝筒状充气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厚变径无缝筒状充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筒膜本体,充气筒膜本体分为五段,分别为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第四段(4)和第五段(5);所述第一段(1)的一端设置为开口,第一段(1)的另一端与第二段(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段(2)的另一端与第三段(3)的一端相连接,第三段(3)的另一端与第四段(4)的一端相连接,第四段(4)的另一端与第五段(5)的一端相连接,第五段(5)的另一端设置为开口;所述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第四段(4)和第五段(5)的壁厚相等,所述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第四段(4)和第五段(5)为一体挤出成型,形成无缝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厚变径无缝筒状充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筒膜本体,充气筒膜本体分为五段,分别为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第四段(4)和第五段(5);所述第一段(1)的一端设置为开口,第一段(1)的另一端与第二段(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段(2)的另一端与第三段(3)的一端相连接,第三段(3)的另一端与第四段(4)的一端相连接,第四段(4)的另一端与第五段(5)的一端相连接,第五段(5)的另一端设置为开口;所述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第四段(4)和第五段(5)的壁厚相等,所述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质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启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