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立交替布置的交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471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立交替布置的交叉导管,包括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板平行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设有一个连接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设有一个贯穿连接板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与第一定位板垂直,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还设有一个贯穿连接板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在竖直方向与第一导管呈2度角。该装置通过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之间角度的减少了送件时发生粘钢从而造成堆积的问题。

A cross conduit with alternate arrange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lternately arranged crossing duct, comprising a first positioning plate, a second positioning plate parallel to the first positioning plate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positioning plate, a connecting plate between the first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late, and a connecting plate between the first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late. The first conduit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positioning plate, and a second conduit is also provided between the first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late, which is 2 degrees from the first condui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angle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ducts reduces the problem of sticking steel to the parts during delivery, which results in accum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立交替布置的交叉导管
本技术涉及棒材生产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平立交替布置的交叉导管。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旧棒材生产线中,只有精轧机组第二架可以进行平立转换,后边两架偶数架次轧机是立轧机,不能实现平立转换。这样就需要平立交叉导管把切分后的轧件从平轧机送入立轧机,或者从立轧机送入平轧机。这种布置形式的轧机采用的交叉导管都是布置在轧机间过桥端口和轧机进口或出口之间的对称交叉形式交叉导管,这种布置方式的缺点是切分的轧件都要通过交叉导管进行水平方向或者垂直方向的交叉移动来进入下一架次轧机,同时由于这种交叉导管的长度短,导致交叉时交叉角度大于30度角,这样轧件在导管内的切线拐点处极易发生粘钢从而造成堆积。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平立交替布置的交叉导管,解决现有技术在在旧棒材生产线中采用交叉导管生产时易发生堆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交叉导管使用过程中容易堆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立交替布置的交叉导管,包括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板平行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设有一个连接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设有一个贯穿连接板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与第一定位板垂直,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还设有一个贯穿连接板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在竖直方向与第一导管呈2度角。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均由高速线材轧机吐丝管专用耐磨管材质制成。在本实用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组成的装置放置在轧机间过桥底座上。采用以上方案,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平立交替布置的交叉导管,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将通常形式交叉导管两个轧件都需要进行交叉移动,改变成一个轧件沿直线导管进入下一架次轧机,另外一个轧件沿交叉导管进入下一架次轧机,在切分交叉导管处发生堆钢的事故几率降低到以前的20%左右。同时该交叉导管从轧机的出口直接对接到下一架次轧机的进口,导管长度从原来的500mm增加到2250mm,单支导管的交叉角度从原来的30度降低到2度,轧件在导管内平滑过渡,解决交叉导管易在导管内的切线拐点处发生粘钢,逐渐发生堵塞轧件,造成堆钢事故的缺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定位板;2、连接板;3、第二定位板;4、第一导管;5、第二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技术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技术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定位板1以及与第一定位板1平行放置的第二定位板3,位于两个定位板之间设有一个与两个定位板平行的连接板2,位于第一定位板1、连接板2以及第二定位板3之间设有一个与上述三个装置垂直的第一导管4,并通过第一导管4将第一定位板1、连接板2以及第二定位板3连接起来,轧件可通过第一导管4从第一定位板1进入到第二定位板3中,位于第一导管4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二导管5,且第二导管5同样穿第一定位板1、连接板2以及第二定位板3,使第二导管5由第一定位板1进入后逐渐向上从而使其与第一导管4之间形成2度角,再将由导管连接起来的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3放置到轧机间过桥底座上,从而使不同的轧件由两个导管分别进入到下一架次轧件中,可防止两个轧件在导管内切线拐点出发生粘钢。其中第一导管4与第二导管5均由高速线材轧机吐丝管专用耐磨管材质制成,这样可以提高耐磨性,水平导管的长度设为2250mm,第二导管5的长度为2325mm。在工作时将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3组成的装置放置到轧机间,由其中一个轧机加工后的轧件经由两个定位板之间的第一导管4与第二导管5之间穿过,从而使轧件不会发生碰撞粘钢。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平立交替布置的交叉导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立交替布置的交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板(1)、所述第一定位板(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板(1)平行的第二定位板(3),所述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3)之间设有一个连接板(2),所述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3)之间设有一个贯穿连接板(2)的第一导管(4),所述第一导管(4)与第一定位板(1)垂直,所述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3)之间还设有一个贯穿连接板(2)的第二导管(5),所述第二导管(5)在竖直方向与第一导管(4)呈2度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立交替布置的交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定位板(1)、所述第一定位板(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定位板(1)平行的第二定位板(3),所述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3)之间设有一个连接板(2),所述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3)之间设有一个贯穿连接板(2)的第一导管(4),所述第一导管(4)与第一定位板(1)垂直,所述第一定位板(1)与第二定位板(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旭正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