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水洗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31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水洗塔,包括塔体、位于塔体的上端的出风口及位于塔体的侧壁的进风口和排污口,塔体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填料支撑架、气液混合层、喷淋组件、第二填料支撑架、除雾层和塔顶网板,塔体的侧壁设有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和第三观察窗,排污口位于进风口和第一观察窗的下方,进风口和第一观察窗位于第一填料支撑架的下方,第二观察窗位于喷淋组件和气液混合层之间,第三观察窗位于塔顶网板和除雾层之间,塔顶网板位于出风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废气和水充分接触,提高水洗效果,有效去除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及杂质,过滤气体中的水份,以达到废气处理标准,塔内气体阻力小,增加水洗效率。

Efficient washing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water washing tower, which comprises a tower body, an air outlet locat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tower body, an air inlet and a sewage outlet locat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tower body. The inner part of the tower body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cking support frame, a gas-liquid mixing layer, a spray assembly, a second packing support frame, a demister layer and a tower top net plate. The side wall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bservation window, a second observation window and a third observation window. The sewage outlet is located below the air inlet and the first observation window. The air inlet and the first observation window are located below the first packing support frame. The second observation window is located between the spray assembly and the gas-liquid mixture layer. The third observation window is located at the tower roof mesh plate and the demister layer. The top plate is located below the outlet. The utility model fully contacts the exhaust gas and water, improves the washing effect, effectively removes harmful gases and impurities in the exhaust gas, filters water in the gas, achieves the treatment standard of the exhaust gas, has small gas resistance in the tower, and increases the wash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水洗塔
本技术属于气体净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水洗塔。
技术介绍
工业废气通常含有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通常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较大危害。例如,这些污染物通过呼吸、皮肤接触和消化道进入人体,从而会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及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影响,因此,废气处理问题受到极大的重视。目前处理工业废气、粉尘等比较好的环保设备是水洗塔,由进气口、出气口、喷雾喷头等部分组成,一般为逆流式喷淋塔,废气气流向上运动,喷雾头喷出的液体向下运动,从而将气流中的粉尘捕捉下来,净化后的气流由塔体上部排出,粉尘则随水流进入塔体底部沉淀。中国专利公布号CN204522666U公开的一种新型高效低耗水洗塔,包括柱形水洗塔塔体,所述塔体上部设有排气口,塔体下部设有排液口,排气口下部设有回流器,回流器下部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连接循环水管,喷淋管下部设有逆流桨,逆流桨通过电机传动,逆流桨和电机设于扰流器内部,扰流器下部设有扰流板,排液口上部设有进气口。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洗效率,节省能源,但扰流器、逆流桨及其电机等装置直接导致设备成本较高,而且除雾效果差,影响废气处理标准的要求或下道工序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水洗塔,使废气和水充分接触,提高水洗效果,有效去除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及杂质,过滤气体中的水份,以达到废气处理标准,塔内气体阻力小,增加水洗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水洗塔,包括塔体、位于所述塔体的上端的出风口及位于所述塔体的侧壁的进风口和排污口,所述塔体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填料支撑架、气液混合层(3)、喷淋组件、第二填料支撑架、除雾层和塔顶网板,所述塔体的侧壁设有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和第三观察窗,所述排污口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观察窗的下方,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观察窗位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撑架的下方,所述第二观察窗位于所述喷淋组件和所述气液混合层之间,所述第三观察窗位于所述塔顶网板和所述除雾层之间,所述塔顶网板位于所述出风口下方;所述第一填料支撑架和所述第二填料支撑架皆由若干片相互平行的支撑片及位于所述支撑片的外围的固定环组成,所述支撑片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环,所述支撑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45°;所述气液混合层为拉西环层、鲍尔环层、矩鞍环层或弧鞍环层,所述气液混合层的厚度为180-220mm,所述气液混合层的体积为6.5-7m3;所述除雾层为多面空心球层,所述除雾层的厚度为180-220mm,所述除雾层的体积为7.5-8m3;优选的,所述气液混合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气液混合层的体积为6.8m3;所述除雾层的厚度为200mm,所述除雾层的体积为7.8m3;还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的进水口与自来水管连接,所述水箱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喷淋组件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一根喷淋总管和若干根喷淋分管,所述喷淋总管垂直于所述喷淋分管设置,所述喷淋总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若干根所述喷淋分管相互平行且相邻所述喷淋分管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喷淋分管的长度由所述塔体的中心向两侧逐渐缩短,每根所述喷淋分管的下方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喷淋头。进一步地说,所述喷淋组件与所述气液混合层之间的间距为750mm,相邻所述喷淋分管之间的间距为400mm,每一所述喷淋分管的相邻喷淋头之间的间距为300mm。进一步地说,所述水箱的内部设有过滤网板和液位感应器,所述水箱的进水口和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过滤网板的两侧,所述过滤网板垂直于水箱内水流动的方向设置,所述液位感应器位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液位感应器和所述水箱的进水口的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塔体的高度为4800-5000mm,所述塔体的直径为2400-2600mm。进一步地说,所述进风口的内径和所述出风口的内径皆为800-900mm,所述排污口的内径为30-35mm。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二观察窗和所述第三观察窗皆为亚克力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的直径、第二观察窗的直径和所述第三观察窗的直径皆为450-550mm。进一步地说,所述塔体为不锈钢塔体,所述塔体的侧壁的厚度和所述塔体的顶面的厚度为3mm,所述塔体的底面的厚度为4mm。进一步地说,所述水箱为不锈钢水箱,所述水箱的壁厚为2mm。进一步地说,所述塔体的侧壁且位于所述除雾层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侧壁为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向所述塔体的中心倾斜,所述塔顶网板与所述除雾层之间的间距为400mm,所述塔顶网板的直径为118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本技术的塔体的内部设有气液混合层,气液混合层为拉西环层、鲍尔环层、矩鞍环层或弧鞍环层,利用废气上行,水下行的原理,气液混合层的厚度为200mm,使废气和水在气液混合层之间充分接触,有效过滤废气中的粉尘及油脂,废气在气液混合层的阻力小,单位时间内的废气处理量为4000m3/h,从而提高水洗效率;本技术还设有除雾层,当气体以一定的流速流经除雾层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使气体在多面空心球的内部及相邻多面空心球之间形成较大的液滴,可以有效过滤气体中的水份,以达到废气处理标准,多面空心球层还可去除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及杂质;本技术的第一填料支撑架和第二填料支撑架皆由若干片相互平行的支撑片及位于支撑片的外围的固定环组成,支撑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45°,在保证第一填料支架和第二填料支架上的填料不泄露的情况下,充分增加了气体与填料的接触面积;本技术的塔体的侧壁设有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和第三观察窗,第一观察窗用于观察气液混合层落下的污水是否均匀,了解气液混合层是否堵塞,观察塔体底部的污水液位,第二观察窗用于观察喷淋组件喷出的水是否均匀,第三观察窗用于观察排出塔体的气体的情况,以便了解除雾效果;本技术的塔体的侧壁且位于除雾层和出风口之间的侧壁为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向塔体的中心倾斜,符合塔体内气体的流向,减少空气阻力;本技术塔顶网板位于出风口和除雾层之间,塔顶网板可以过滤气体内的杂质,塔顶网板与除雾层之间的间距为400mm,塔顶网板的直径为1180mm,在使用相同目数的塔顶网板,且保证气体上升的过程中,有足够的高度使气体中的颗粒由于自身的重力往下掉落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塔顶网板的过滤面积,以减小空气阻力;本技术的水箱的内部设有过滤网板,过滤网板垂直于水箱内水流动的方向设置,过滤水中的颗粒物,防止堵塞喷淋组件的喷淋头;本技术的塔体的侧壁的厚度和塔体的顶面的厚度为3mm,塔体的底面的厚度为4mm,在保证塔体强度的情况下,节省材料成本;本技术的喷淋组件与气液混合层之间的间距为750mm,相邻喷淋分管之间的间距为400mm,每一喷淋分管的相邻喷淋头之间的间距为300mm,塔体的直径为2500mm,利用上述排布,使水能均匀喷洒于气液混合层的表面,提高水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喷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填料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效水洗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水洗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位于所述塔体的上端的出风口(11)及位于所述塔体的侧壁的进风口(12)和排污口(13),所述塔体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填料支撑架(2)、气液混合层(3)、喷淋组件(4)、第二填料支撑架(5)、除雾层(6)和塔顶网板(7),所述塔体的侧壁设有第一观察窗(14)、第二观察窗(15)和第三观察窗(16),所述排污口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观察窗的下方,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观察窗位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撑架的下方,所述第二观察窗位于所述喷淋组件和所述气液混合层之间,所述第三观察窗位于所述塔顶网板和所述除雾层之间,所述塔顶网板位于所述出风口下方;所述第一填料支撑架和所述第二填料支撑架皆由若干片相互平行的支撑片(21)及位于所述支撑片的外围的固定环(22)组成,所述支撑片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环,所述支撑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45°;所述气液混合层为拉西环层、鲍尔环层、矩鞍环层或弧鞍环层,所述气液混合层的厚度(H1)为180‑220mm,所述气液混合层的体积为6.5‑7m3;所述除雾层为多面空心球层,所述除雾层的厚度(H2)为180‑220mm,所述除雾层的体积为7.5‑8m3;还包括水箱(8)和水泵(9),所述水箱的进水口(81)与自来水管连接,所述水箱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喷淋组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水洗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位于所述塔体的上端的出风口(11)及位于所述塔体的侧壁的进风口(12)和排污口(13),所述塔体的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填料支撑架(2)、气液混合层(3)、喷淋组件(4)、第二填料支撑架(5)、除雾层(6)和塔顶网板(7),所述塔体的侧壁设有第一观察窗(14)、第二观察窗(15)和第三观察窗(16),所述排污口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观察窗的下方,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观察窗位于所述第一填料支撑架的下方,所述第二观察窗位于所述喷淋组件和所述气液混合层之间,所述第三观察窗位于所述塔顶网板和所述除雾层之间,所述塔顶网板位于所述出风口下方;所述第一填料支撑架和所述第二填料支撑架皆由若干片相互平行的支撑片(21)及位于所述支撑片的外围的固定环(22)组成,所述支撑片的两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环,所述支撑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45°;所述气液混合层为拉西环层、鲍尔环层、矩鞍环层或弧鞍环层,所述气液混合层的厚度(H1)为180-220mm,所述气液混合层的体积为6.5-7m3;所述除雾层为多面空心球层,所述除雾层的厚度(H2)为180-220mm,所述除雾层的体积为7.5-8m3;还包括水箱(8)和水泵(9),所述水箱的进水口(81)与自来水管连接,所述水箱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喷淋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水洗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一根喷淋总管(41)和若干根喷淋分管(42),所述喷淋总管垂直于所述喷淋分管设置,所述喷淋总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若干根所述喷淋分管相互平行且相邻所述喷淋分管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喷淋分管的长度由所述塔体的中心向两侧逐渐缩短,每根所述喷淋分管的下方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喷淋头(421)。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