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424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使用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设备,所述建筑工程防水施工包括主座体,所述主座体内壁体中设有混匀腔,所述混匀腔左侧内壁内设有传导腔,所述传导腔左侧内壁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花键杆,所述第一花键杆花键配合连接有转动主轴,所述混匀腔右侧的所述主座体内设有推挤腔,所述推挤腔右侧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主轴右侧延伸段伸入所述推挤腔中且转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推挤腔与所述混匀腔之间,所述转动主轴右侧端面内,花键配合连接有第二花键杆,所述第二花键杆转动配合安装在所述转动腔与所述推挤腔之间,所述推挤腔上下内壁内对称设有导滑腔,所述转动主轴外表面周向的右侧末端转动配合安装有导滑板。

A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terproofing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which uses a waterproofing construction equipment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waterproofing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includes a main body, a mixing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main body, a conducting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mixing cavity,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left side of the conducting cavity is rotated and matched with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inner wall. The first spline rod is matched with a rotating spindle,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mix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ushing cavity,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push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cavity. In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rotating spindle, the spline matching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spline rod, and the rotating matching of the second spline rod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rotating cavity and the pushing cavity. The upper and lower inner walls of the pushing cavity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guide sliding cavity, and the right end end of the circumferential outer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spindle is matched with a guide slid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材料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需使用防水材料,防水材料的加工需要混合搅拌工作,目前对防水材料混合搅拌设备搅拌效率低,需要耗费大类时间,而且搅拌不均匀因此,急需设计一种高效且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材料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使用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设备,所述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设备包括主座体,所述主座体内壁体中设有混匀腔,所述混匀腔左侧内壁内设有传导腔,所述传导腔左侧内壁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花键杆,所述第一花键杆花键配合连接有转动主轴,所述混匀腔右侧的所述主座体内设有推挤腔,所述推挤腔右侧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主轴右侧延伸段伸入所述推挤腔中且转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推挤腔与所述混匀腔之间,所述转动主轴右侧端面内,花键配合连接有第二花键杆,所述第二花键杆转动配合安装在所述转动腔与所述推挤腔之间,所述推挤腔上下内壁内对称设有导滑腔,所述转动主轴外表面周向的右侧末端转动配合安装有导滑板,所述导滑板伸入所述导滑腔内且与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导滑板左侧的所述导滑腔中顶压配合安装有顶压弹簧,所述第二花键杆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转动腔中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侧相互啮合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顶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固设于所述转动腔内顶壁内,所述第一电机上侧的所述主座体内壁体中左右延伸设有齿轮腔,所述第一电机顶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侧相互啮合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底端固设有转臂,所述转臂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齿轮腔与所述推挤腔之间,所述转臂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推挤腔内且末端固设有顶压凸轮,所述顶压凸轮与所述导滑板低接,所述主座体顶端设有输料机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匀腔中的所述转动主轴外表面周向固设有多组混匀浆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匀腔内底壁内设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贯穿所述主座体底部端面,且所述排料孔内固设有电磁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输料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主座体顶端的固定块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块顶端的输料架,所述输料架内壁体中左右延伸设有输料腔,所述输料腔中转动配合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外表面周向螺旋配合安装有螺旋输料浆,所述转杆右侧末端伸出所述输料架右侧端面且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设于所述输料架右侧端面,所述输料腔内顶壁左侧末端处固设有输料漏斗,所述输料腔内底壁右侧末端处固设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与所述混匀腔连通。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需要混匀搅拌工作时,将原材料从输料漏斗加入,启动第二电机使螺旋输料浆进行转动,从而对原材料输送进混匀腔中,输送完毕以后,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花键杆转动,第二花键杆带动转动主轴转动,从而转动主轴上的混匀浆片对原材料进行搅拌,同时,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顶压凸轮转动,从而顶压凸轮对导滑板进行顶压,通过顶压弹簧的作用,从而使导滑板带动转动主轴往复左右滑动,从而使混匀浆片在转搅拌的同时左右往复搅拌,有效提升搅拌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主座体内壁体中设有混匀腔,混匀腔左侧内壁内设有传导腔,传导腔左侧内壁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花键杆,第一花键杆花键配合连接有转动主轴,混匀腔右侧的主座体内设有推挤腔,推挤腔右侧设有转动腔,转动主轴右侧延伸段伸入推挤腔中且转动配合安装在推挤腔与混匀腔之间,转动主轴右侧端面内,花键配合连接有第二花键杆,第二花键杆转动配合安装在转动腔与推挤腔之间,推挤腔上下内壁内对称设有导滑腔,转动主轴外表面周向的右侧末端转动配合安装有导滑板,导滑板伸入导滑腔内且与之滑动配合连接,导滑板左侧的导滑腔中顶压配合安装有顶压弹簧,第二花键杆右侧延伸末端伸入转动腔中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上侧相互啮合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顶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外表面固设于转动腔内顶壁内,第一电机上侧的主座体内壁体中左右延伸设有齿轮腔,第一电机顶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左侧相互啮合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底端固设有转臂,转臂转动配合设置在齿轮腔与推挤腔之间,转臂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推挤腔内且末端固设有顶压凸轮,顶压凸轮与导滑板低接,主座体顶端设有输料机构,从而可进行高效搅拌工作,增加了工作效率,以及有效增加混合搅拌均匀性,大大提升了防水材料加工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使用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设备,所述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设备包括主座体100,所述主座体100内壁体中设有混匀腔105,所述混匀腔105左侧内壁内设有传导腔108,所述传导腔108左侧内壁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花键杆107,所述第一花键杆107花键配合连接有转动主轴101,所述混匀腔105右侧的所述主座体100内设有推挤腔205,所述推挤腔205右侧设有转动腔203,所述转动主轴101右侧延伸段伸入所述推挤腔205中且转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推挤腔205与所述混匀腔105之间,所述转动主轴101右侧端面内,花键配合连接有第二花键杆206,所述第二花键杆206转动配合安装在所述转动腔203与所述推挤腔205之间,所述推挤腔205上下内壁内对称设有导滑腔209,所述转动主轴101外表面周向的右侧末端转动配合安装有导滑板207,所述导滑板207伸入所述导滑腔209内且与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导滑板207左侧的所述导滑腔209中顶压配合安装有顶压弹簧208,所述第二花键杆206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转动腔203中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204,所述第一锥齿轮204上侧相互啮合设有第二锥齿轮202,所述第二锥齿轮202顶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电机201,所述第一电机201外表面固设于所述转动腔203内顶壁内,所述第一电机201上侧的所述主座体100内壁体中左右延伸设有齿轮腔214,所述第一电机201顶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一齿轮216,所述第一齿轮216左侧相互啮合设有第二齿轮213,所述第二齿轮213底端固设有转臂212,所述转臂212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齿轮腔214与所述推挤腔205之间,所述转臂212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推挤腔205内且末端固设有顶压凸轮215,所述顶压凸轮215与所述导滑板207低接,所述主座体100顶端设有输料机构。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混匀腔105中的所述转动主轴101外表面周向固设有多组混匀浆片102,从而进行高效混合防水涂料。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混匀腔105内底壁内设有排料孔104,所述排料孔104贯穿所述主座体100底部端面,且所述排料孔104内固设有电磁阀103,从而实现自动排料工作。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输料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主座体100顶端的固定块109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块109顶端的输料架111,所述输料架111内壁体中左右延伸设有输料腔11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使用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设备,所述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设备包括主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体内壁体中设有混匀腔,所述混匀腔左侧内壁内设有传导腔,所述传导腔左侧内壁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花键杆,所述第一花键杆花键配合连接有转动主轴,所述混匀腔右侧的所述主座体内设有推挤腔,所述推挤腔右侧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主轴右侧延伸段伸入所述推挤腔中且转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推挤腔与所述混匀腔之间,所述转动主轴右侧端面内,花键配合连接有第二花键杆,所述第二花键杆转动配合安装在所述转动腔与所述推挤腔之间,所述推挤腔上下内壁内对称设有导滑腔,所述转动主轴外表面周向的右侧末端转动配合安装有导滑板,所述导滑板伸入所述导滑腔内且与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导滑板左侧的所述导滑腔中顶压配合安装有顶压弹簧,所述第二花键杆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转动腔中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侧相互啮合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顶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固设于所述转动腔内顶壁内,所述第一电机上侧的所述主座体内壁体中左右延伸设有齿轮腔,所述第一电机顶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侧相互啮合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底端固设有转臂,所述转臂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齿轮腔与所述推挤腔之间,所述转臂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推挤腔内且末端固设有顶压凸轮,所述顶压凸轮与所述导滑板低接,所述主座体顶端设有输料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使用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设备,所述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设备包括主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体内壁体中设有混匀腔,所述混匀腔左侧内壁内设有传导腔,所述传导腔左侧内壁内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一花键杆,所述第一花键杆花键配合连接有转动主轴,所述混匀腔右侧的所述主座体内设有推挤腔,所述推挤腔右侧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主轴右侧延伸段伸入所述推挤腔中且转动配合安装在所述推挤腔与所述混匀腔之间,所述转动主轴右侧端面内,花键配合连接有第二花键杆,所述第二花键杆转动配合安装在所述转动腔与所述推挤腔之间,所述推挤腔上下内壁内对称设有导滑腔,所述转动主轴外表面周向的右侧末端转动配合安装有导滑板,所述导滑板伸入所述导滑腔内且与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导滑板左侧的所述导滑腔中顶压配合安装有顶压弹簧,所述第二花键杆右侧延伸末端伸入所述转动腔中且末端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侧相互啮合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顶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固设于所述转动腔内顶壁内,所述第一电机上侧的所述主座体内壁体中左右延伸设有齿轮腔,所述第一电机顶端动力配合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左侧相互啮合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底端固设有转臂,所述转臂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齿轮腔与所述推挤腔之间,所述转臂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推挤腔内且末端固设有顶压凸轮,所述顶压凸轮与所述导滑板低接,所述主座体顶端设有输料机构。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屹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启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