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脚气、脚癣、脚汗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410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4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脚气、脚癣、脚汗的中药组合物,基础原料由黄柏、苍术、苦参、白芷四味组成,将中药原料清洗、晾晒后按比例混合,研磨成中药粉,外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粉剂置于膛底、鞋底和鞋帮中外用,使用者无需刻意用药,解决了现有技术刻意用药带来的问题;组方具有清热燥湿、消炎杀菌、除臭止痒的功效,在长期穿鞋的过程中对人体脚部穴位施药,使药效长期施加于脚部,通过防治脚汗,抑制真菌,达到防治脚气、脚癣的目的。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beriberi, tinea pedis and foot swea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and curing beriberi, tinea pedis and foot sweat. The basic material is composed of four flavors of Phellodendron chinensis, Atractylodes lanceolata, Sophora flavescens and Angelica dahurica. After washing and drying, the raw materials of Chinese medicine are mixed proportionally and ground into Chinese medicine powder for external use. The invention uses the powder to be placed in the bottom of the chamber, the sole and the upper of the shoes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use, and the user does not need to use the medicine deliberately to solve the problems caused by the deliberate use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prescription has the functions of clearing away heat and drying dampness, anti-inflammatory, sterilization, deodorization and itching, and applies the medicine to the acupoints of the human feet in the process of wearing shoes for a long time, so that the medicine effect can be Through prevention and cure of foot sweat, inhibit fungi,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eventing beriberi and tinea ped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脚气、脚癣、脚汗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防治脚气、脚癣、脚汗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足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足癣的发病还与生活习惯有关。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洁卫生和鞋袜的情况,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场所。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彻底去除。因此,足癣的症状缓解后,仍需坚持用药,皮肤的代谢周期为28天左右,用药时间一定要坚持四周以上。对于顽固的足癣,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口服药。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这些口服药物效果好,但其可能带来副反应,如肝功能不良者忌用。外用药也有很多,用于足癣的防治,然而健康者一般不会去外用或内服药预防,大多数患者又不能坚持经常搽药,由于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鞋子都存在透气性不好,潮湿闷热的缺点,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引发足癣,即使一些患者暂时搽药治好了,过一段时间又可能感染复发。因此,现有药物的使用都存在被动使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当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脚气、脚癣、脚汗的中药组合物,将其与日常穿着的布鞋结合实现对脚气、脚癣、脚汗的防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防治脚气、脚癣、脚汗的中药组合物,基础原料由黄柏、苍术、苦参、白芷四味组成,将中药原料清洗、晾晒后按比例混合,研磨成中药粉,外用。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外用指将中药粉置于布鞋的膛底、鞋底、鞋帮中。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基础原料上增加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形成由黄柏、苍术、苦参、白芷、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组成的增配中药组合物。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在所述增配中药组合物上增加土槿皮、川楝子,形成由黄柏、苍术、苦参、白芷、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土槿皮、川楝子组成的二次增配中药组合物。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在所述二次增配中药组合物上增加冰片、樟脑,形成由黄柏、苍术、苦参、白芷、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土槿皮、川楝子、冰片、樟脑组成的三次增配中药组合物。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在所述三次增配中药组合物上增加蛇床子,形成由黄柏、苍术、苦参、白芷、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土槿皮、川楝子、冰片、樟脑、蛇床子组成的四次增配中药组合物。作为优选,所述四次增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组成:黄柏1、苍术1、苦参1、白芷1、马齿苋1、藿香1、艾叶1、薄荷1、土槿皮1、川楝子1、冰片1、樟脑1、蛇床子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粉剂置于膛底、鞋底和鞋帮中外用,使用者无需刻意用药,解决了现有技术刻意用药带来的问题;组方具有清热燥湿、消炎杀菌、除臭止痒的功效,在长期穿鞋的过程中对人体脚部穴位施药,使药效长期施加于脚部,通过防治脚汗,抑制真菌,达到防治脚气、脚癣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一种防治脚气、脚癣、脚汗的中药组合物,基础原料由黄柏、苍术、苦参、白芷四味组成,将中药原料清洗、晾晒后按比例混合,研磨成中药粉,外用。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白芷,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如按重量份:黄柏1份、苍术1份、苦参1份、白芷1份。以脚气、脚癣、脚汗的症状,湿热下注,流于下肢,使筋脉弛缓,则两足痿软无力,而成痿证。湿热痹阻筋脉,以致筋骨疼痛、足膝红肿,或为脚气;湿热下注于带脉与前阴,则为带下臭秽或下部湿疮,治宜清热燥湿。因而成基础方,方中黄柏为君,取其苦以燥湿,寒以清热,其性沉降,长于清下焦湿热。臣以苍术,辛散苦燥,长于健脾燥湿。苦参清热燥湿,白芷祛风燥湿,共解脚气、脚癣、脚汗之症。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外用指将中药粉置于布鞋的膛底、鞋底、鞋帮中。为了使药物长期使用,又能解决由于使用者不能坚持抹药带来的问题,将中药制成粉末并置于布鞋中,特别是布鞋的膛底、鞋底、鞋帮中,在使用者穿着布鞋时,自然形成药效的长时间作用。当然,单独放置与如鞋垫等物品中也是可行的,但是,鞋垫不能解决鞋子的透气问题,脚汗会导致鞋垫快速潮湿,穿着舒适性也差。实施例1能够单独成方使用,专利技术人验证发现,该方具有一定疗效,但使用效果,有效率在70%左右。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基础原料上增加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形成由黄柏、苍术、苦参、白芷、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组成的增配中药组合物。增配中药组合物中增加的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其药理是:马齿苋,全草供药,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藿香,性辛,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艾叶,性温,味辛、苦。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薄荷,外用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增加的作用和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发现如果使用者已经有脚气、脚癣,则瘙痒问题突出,实施例1中的基础方无法快速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增加上述四味原料,使用后解决了瘙痒问题,且有效率提高至77%左右。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所述增配中药组合物上增加土槿皮、川楝子,形成由黄柏、苍术、苦参、白芷、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土槿皮、川楝子组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脚气、脚癣、脚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础原料由黄柏、苍术、苦参、白芷四味组成,将中药原料清洗、晾晒后按比例混合,研磨成中药粉,外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脚气、脚癣、脚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基础原料由黄柏、苍术、苦参、白芷四味组成,将中药原料清洗、晾晒后按比例混合,研磨成中药粉,外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脚气、脚癣、脚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指将中药粉置于布鞋的膛底、鞋底、鞋帮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脚气、脚癣、脚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原料上增加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形成由黄柏、苍术、苦参、白芷、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组成的增配中药组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脚气、脚癣、脚汗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配中药组合物上增加土槿皮、川楝子,形成由黄柏、苍术、苦参、白芷、马齿苋、藿香、艾叶、薄荷、土槿皮、川楝子组成的二次增配中药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成儒黄玉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老孙头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