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406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4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包括送药框,凹型滑轨,药囊,连接帽,送药管,出气管结构,防呛管结构,辅助瓶结构,摇铃结构,推药板,滑块,插接环,拇指环,出药管,连接板和喂药头,所述的凹型滑轨分别螺栓连接在送药框的内部顶端位置和底端位置;所述的药囊插接在送药框的内部左侧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固定座,摇摆簧,空心球和不锈钢球的设置,有利于喂药时分散儿童的注意力;漏药管,压力管,复位弹簧,密封球和回流管的设置,有利于喂药时,防止用力过大呛到儿童;漏药管,液体瓶,连接管,控制管和输送管的设置,有利于喂药前,使用牛奶或者其他适合儿童饮用的液体吸引儿童服药。

A special feeding device for paediatric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pecial medication device for pediatrics, including medication delivery frame, concave slide rail, medicine bag, connecting cap, medication delivery tube, outlet trachea structure, anti-choking tube structure, auxiliary bottle structure, bell structure, medication pusher board, slide block, insertion ring, thumb ring, medicine delivery tube, connecting plate and medication head. The concave slide rail is screw separately. The bolt is connected at the top and bottom position of the medicine delivery frame, and the medicine bag is inserted at the left position of the medicine delivery frame. The fixing seat, swing spring, hollow ball and stainless steel ball of the invention are arranged in order to distract children's attention when feeding medicine; the setting of the medicine leakage pipe, pressure pipe, reset spring, sealing ball and reflux pipe is favorable for preventing overexerting to children when feeding medicine; the medicine leakage pipe, liquid bottle, connecting pipe, control pipe and conveying pipe The set-up is conducive to the use of milk or other suitable liquid for children to attract children to take medicine before f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儿科护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儿童在患病后,医生大多会开具液体或冲剂类的药品,以防止药丸卡在儿童的喉咙内。药物独有的味道和苦涩的口感使很多儿童都望而却步,给医务人员和家长喂药带来不小的阻滞,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更加对药物抗拒。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007288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儿科用给药装置,包括给药针筒、连接底盘、给药奶嘴、一对给药通孔、多层推动活塞、推动手柄、抽拉指环、一对固定侧指环、多个内置搅拌球、量杯盖、连接凹槽、紧固凸起及固定底板。但是现有的儿科用给药装置还存在着不能分散儿童的注意力,给药时容易呛到儿童和不能利用其他的液体吸引儿童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儿科用给药装置还存在着不能分散儿童的注意力,给药时容易呛到儿童和不能利用其他的液体吸引儿童的问题。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包括送药框,凹型滑轨,药囊,连接帽,送药管,出气管结构,防呛管结构,辅助瓶结构,摇铃结构,推药板,滑块,插接环,拇指环,出药管,连接板和喂药头,所述的凹型滑轨分别螺栓连接在送药框的内部顶端位置和底端位置;所述的药囊插接在送药框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连接帽螺纹连接在药囊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送药管贯穿连接帽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气管结构胶接在药囊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防呛管结构胶接在送药管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辅助瓶结构安装在防呛管结构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摇铃结构安装在送药框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滑块分别焊接在推药板的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所述的滑块滑动卡接在凹型滑轨的内部;所述的插接环从上到下焊接在推药板的左侧位置;所述的拇指环焊接在送药框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出药管螺纹连接在防呛管结构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螺纹连接在出药管的左端外壁位置;所述的喂药头胶接在连接板的左侧位置;所述的出气管结构包括连接座,导气管,支撑杆,连接轴,旋转轮和风板,所述的导气管贯穿连接座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支撑杆胶接在连接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轮通过连接轴连接在支撑杆和支撑杆之间的上部位置;所述的风板分别胶接在旋转轮的外圈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导气管贯穿药囊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推药板安装在凹型滑轨和凹型滑轨之间的位置;所述的插接环设置在送药框的内部右侧位置。优选的,所述的送药框采用上端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框;所述的药囊采用壁厚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橡胶囊;所述的风板采用厚度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透明塑料板。优选的,所述的防呛管结构包括漏药管,压力管,复位弹簧,密封球和回流管,所述的压力管胶接在漏药管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复位弹簧插接在压力管的内部下端位置;所述的密封球卡接在复位弹簧的上端位置;所述的回流管胶接在压力管的下端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回流管的下端贯穿药囊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漏药管的下端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压力管胶接在漏药管下端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内部。优选的,所述的辅助瓶结构包括液体瓶,连接管,控制管,阀门和输送管,所述的连接管胶接在液体瓶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管螺纹连接在连接管的下端外壁位置;所述的阀门插接在控制管的右侧上端内部位置;所述的输送管螺纹连接在控制管的下部外壁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液体瓶采用壁厚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的透明塑料瓶;所述的输送管采用壁厚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透明塑料管。优选的,所述的摇铃结构包括固定座,摇摆簧,空心球,不锈钢球和发声孔,所述的摇摆簧的右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座左侧内部;所述的空心球螺栓连接在摇摆簧的左端内部位置;所述的不锈钢球放置在空心球的内部底端位置;所述的发声孔开设在空心球的左侧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座焊接在送药框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空心球采用壁厚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的铜球;所述的摇摆簧采用圆柱形的不锈钢弹簧。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管胶接在漏药管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漏药管的上端右侧开设有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固定座,摇摆簧,空心球和不锈钢球的设置,有利于喂药时分散儿童的注意力。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漏药管,压力管,复位弹簧,密封球和回流管的设置,有利于喂药时,防止用力过大呛到儿童。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漏药管,液体瓶,连接管,控制管和输送管的设置,有利于喂药前,使用牛奶或者其他适合儿童饮用的液体吸引儿童服药。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连接座,导气管,支撑杆,连接轴,旋转轮和风板的设置,有利于给药时降低药囊内部的压力,防止呛到儿童。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出药管,连接板和喂药头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喂药儿童触摸药囊。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凹型滑轨,推药板,滑块,插接环和拇指环的设置,有利于给药时可以匀速的推药,防止推药过快。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出气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防呛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辅助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摇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送药框;2、凹型滑轨;3、药囊;4、连接帽;5、送药管;6、出气管结构;61、连接座;62、导气管;63、支撑杆;64、连接轴;65、旋转轮;66、风板;7、防呛管结构;71、漏药管;72、压力管;73、复位弹簧;74、密封球;75、回流管;8、辅助瓶结构;81、液体瓶;82、连接管;83、控制管;84、阀门;85、输送管;9、摇铃结构;91、固定座;92、摇摆簧;93、空心球;94、不锈钢球;95、发声孔;10、推药板;11、滑块;12、插接环;13、拇指环;14、出药管;15、连接板;16、喂药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包括送药框1,凹型滑轨2,药囊3,连接帽4,送药管5,出气管结构6,防呛管结构7,辅助瓶结构8,摇铃结构9,推药板10,滑块11,插接环12,拇指环13,出药管14,连接板15和喂药头16,所述的凹型滑轨2分别螺栓连接在送药框1的内部顶端位置和底端位置;所述的药囊3插接在送药框1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连接帽4螺纹连接在药囊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送药管5贯穿连接帽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气管结构6胶接在药囊3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防呛管结构7胶接在送药管5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辅助瓶结构8安装在防呛管结构7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摇铃结构9安装在送药框1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滑块11分别焊接在推药板10的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所述的滑块11滑动卡接在凹型滑轨2的内部;所述的插接环12从上到下焊接在推药板10的左侧位置;所述的拇指环13焊接在送药框1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出药管14螺纹连接在防呛管结构7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15螺纹连接在出药管14的左端外壁位置;所述的喂药头16胶接在连接板15的左侧位置;所述的出气管结构6包括连接座61,导气管62,支撑杆63,连接轴64,旋转轮65和风板66,所述的导气管62贯穿连接座61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支撑杆63胶接在连接座6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轮65通过连接轴64连接在支撑杆63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包括送药框(1),凹型滑轨(2),药囊(3),连接帽(4),送药管(5),出气管结构(6),防呛管结构(7),辅助瓶结构(8),摇铃结构(9),推药板(10),滑块(11),插接环(12),拇指环(13),出药管(14),连接板(15)和喂药头(16),所述的凹型滑轨(2)分别螺栓连接在送药框(1)的内部顶端位置和底端位置;所述的药囊(3)插接在送药框(1)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连接帽(4)螺纹连接在药囊(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送药管(5)贯穿连接帽(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气管结构(6)胶接在药囊(3)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防呛管结构(7)胶接在送药管(5)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辅助瓶结构(8)安装在防呛管结构(7)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摇铃结构(9)安装在送药框(1)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滑块(11)分别焊接在推药板(10)的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所述的滑块(11)滑动卡接在凹型滑轨(2)的内部;所述的插接环(12)从上到下焊接在推药板(10)的左侧位置;所述的拇指环(13)焊接在送药框(1)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出药管(14)螺纹连接在防呛管结构(7)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15)螺纹连接在出药管(14)的左端外壁位置;所述的喂药头(16)胶接在连接板(15)的左侧位置;所述的出气管结构(6)包括连接座(61),导气管(62),支撑杆(63),连接轴(64),旋转轮(65)和风板(66),所述的导气管(62)贯穿连接座(61)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支撑杆(63)胶接在连接座(6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轮(65)通过连接轴(64)连接在支撑杆(63)和支撑杆(63)之间的上部位置;所述的风板(66)分别胶接在旋转轮(65)的外圈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包括送药框(1),凹型滑轨(2),药囊(3),连接帽(4),送药管(5),出气管结构(6),防呛管结构(7),辅助瓶结构(8),摇铃结构(9),推药板(10),滑块(11),插接环(12),拇指环(13),出药管(14),连接板(15)和喂药头(16),所述的凹型滑轨(2)分别螺栓连接在送药框(1)的内部顶端位置和底端位置;所述的药囊(3)插接在送药框(1)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连接帽(4)螺纹连接在药囊(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送药管(5)贯穿连接帽(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气管结构(6)胶接在药囊(3)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防呛管结构(7)胶接在送药管(5)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辅助瓶结构(8)安装在防呛管结构(7)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摇铃结构(9)安装在送药框(1)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滑块(11)分别焊接在推药板(10)的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所述的滑块(11)滑动卡接在凹型滑轨(2)的内部;所述的插接环(12)从上到下焊接在推药板(10)的左侧位置;所述的拇指环(13)焊接在送药框(1)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出药管(14)螺纹连接在防呛管结构(7)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15)螺纹连接在出药管(14)的左端外壁位置;所述的喂药头(16)胶接在连接板(15)的左侧位置;所述的出气管结构(6)包括连接座(61),导气管(62),支撑杆(63),连接轴(64),旋转轮(65)和风板(66),所述的导气管(62)贯穿连接座(61)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支撑杆(63)胶接在连接座(6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轮(65)通过连接轴(64)连接在支撑杆(63)和支撑杆(63)之间的上部位置;所述的风板(66)分别胶接在旋转轮(65)的外圈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气管(62)贯穿药囊(3)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推药板(10)安装在凹型滑轨(2)和凹型滑轨(2)之间的位置;所述的插接环(12)设置在送药框(1)的内部右侧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药框(1)采用上端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框;所述的药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智郭峰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康健北京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