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一江专利>正文

促乳糖吸收的食品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87389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4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乳糖吸收的食品配方,它由有效成分与辅料组合而成,有效成分的组成为:乳糖酶每顿次2000‑8000国际单位,锌盐每顿次锌元素含量不超过3毫克;辅料为粉末类食物、食用油脂或水;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的食品,可由使用者在进食奶源性食品的同时进行摄入,使得食谱中的乳糖与本配方中的乳糖酶在人体消化道中进行反应,在进入小肠前即可完成对乳糖的分解,从而避免肠道发生乳糖不耐受症状。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含有维生素、葡萄糖、益生菌、钙、牛磺酸、乳酸菌等成分,避免了未被列入优先和必要推荐的其他多余成分对使用者(尤其是低龄使用者)健康带来的不确定性危害。

Food formulations for lactose uptak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ood formula for promoting lactose absorp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active ingredients and excipient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is as follows: lactase 2000_8000 international units per meal, zinc salt no more than 3 mg per meal, excipients are powdered food, edible oil or water, and the food formulated by the invention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lactase 2000_8000 international units per meal, zinc salt no more than 3 mg per mea The lactose in the recipe can react with the lactase in the digestive tract of the human body, and the lactose can be decomposed before entering the small intestine, thus avoiding the symptoms of lactose intolerance in the intestine.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ntion does not contain vitamins, glucose, probiotics, calcium, taurine,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other components, thereby avoiding the uncertain harm to the health of users (especially young users) caused by other redundant components not listed as priority and necessary recommend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促乳糖吸收的食品配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乳糖吸收的食品配方,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补充由持续腹泻引起的人体暂时性乳糖酶缺失的食品配方。
技术介绍
乳糖是一种双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哺乳动物的母乳之中,并且是乳制品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童生长和智力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特别是新生婴儿绝对不可缺少的。乳糖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必须依靠小肠中分泌的乳糖酶将食物中的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才能吸收,如果人体内缺乏乳糖酶,摄入的乳糖就会导致消化不良,并出现腹涨、肠鸣、急性腹痛、腹泻等症状,医学称之为“乳糖不耐受”。乳糖酶的缺乏可分为三类:先天性缺乏、继发性缺乏和原发性缺乏。乳糖酶缺乏在不同人种和地区的发病率分别为:亚洲人75-100%,澳大利亚白人0-6%,欧洲白人30%以上,非洲黑人90-100%,美国白人12%,美国黑人70%,日本100%。而中国儿童的发病率更是高达87%。针对乳糖酶缺失导致的“乳糖不耐受”,医学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控制食谱,即减少或禁止乳制品的摄入,而作为人类最佳食品之一的乳制品,是目前人类优质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完全禁止摄入会带来食谱单调、营养不良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乳糖酶制造工艺的进步,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乳糖酶相关食品类型:1、去乳糖牛乳。可以替代普通牛乳,作为乳糖不耐受人群的营养来源。但该产品无法满足非牛乳摄入人群,比如哺乳阶段的婴幼儿;2、针对哺乳阶段的婴幼儿,有去乳糖配方乳粉。该产品可以在乳糖不耐受发生时,替代母乳或普通配方乳粉。但由于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发生情况较为普遍、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通常每次治疗需要持续1-2周去乳糖食谱),该方案会较大影响当前国际通行的“母乳优先”原则。除先天缺乏(基因缺陷)外,婴幼儿童腹泻是引发婴幼儿童乳糖酶暂时性缺失的主要原因。任何原因所致的腹泻都会引起小肠黏膜受损,从而引起肠黏膜上的乳糖酶一过性减少,出现乳糖不耐受,加重肠胀气和腹泻过程。婴幼儿童遇腹泻在一两天内未好转时,都应针对乳糖不耐受进行干预,采用去乳糖食谱。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发布的《腹泻临床管理新推荐》中,明确将ORS(口服补液盐)、去乳糖继续喂养、补锌三条原则作为腹泻临床管理的首要推荐。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感染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中也完全采纳了此方案。另外,在以上权威文件中,还将益生菌、维生素等其他治疗方法归为“可能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未作为必要推荐。因此,维生素、葡萄糖、益生菌、钙、牛磺酸、乳酸菌等成分并非必要和非首要选择,反而容易对健康带来的不确定性危害,尤其对婴幼儿童等敏感人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乳糖不耐受和避免非必要成本危害健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促乳糖吸收的食品配方,其特征是:它由有效成分和辅料组合而成,其中有效成分的组成为:乳糖酶,每顿次2000-8000国际单位(IU),锌盐,每顿次锌元素含量不超过3毫克。作为一种限定,所述乳糖酶为以乳克鲁维酵母、脆壁克鲁维酵母、巴斯德毕赤酵母、米曲霉、黑曲霉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原料所制备的β-半乳糖苷酶乳糖酶。作为一种限定,所述锌盐为硫酸锌、醋酸锌、柠檬酸锌或葡萄糖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一种限定,所述的辅料的种类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结合粉末类食物(淀粉、乳粉、麦芽糊精、膳食纤维等)可制成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结合水可制成口服液,结合食用油(甘油、植物油、鱼油等)可制成滴剂或软胶囊。辅料的用量可根据相关产品类别的相应法规条文进行调整,原则上越少越好。本专利技术还强调配方的有效成分中不再包含除上述描述意外的其它成分,包括但不限于维生素、葡萄糖、益生菌、钙、牛磺酸、乳酸菌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食品可由使用者在进食奶源性食品的同时进行摄入,使得食谱中的乳糖与本配方中的乳糖酶在人体消化道中进行反应,在进入小肠前即可完成对乳糖的分解,从而避免肠道发生乳糖不耐受症状。本专利技术的食品使用简单、方便、有效,并且无需改变常规食谱,尤其对于哺乳期的婴幼儿,可以继续保持母乳喂养,或继续使用原有配方乳粉,而不必更换为去乳糖配方乳粉,从而避免了因口味或进食习惯更改而导致的营养摄入不良。同时,本专利技术的食品不含有维生素、葡萄糖、益生菌、钙、牛磺酸、乳酸菌等成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等权威机构对儿童腹泻管理的相关要求,即“ORS口服补液盐+去乳糖继续喂养+补锌”三个优先原则,避免了未被列入优先和必要推荐的其他多余成分对使用者尤其是低龄使用者健康带来的不确定性危害。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范例。所以,在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的简单修改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含有乳糖酶和锌盐的固体饮料,其成分为每包:抗性糊精0.83克、乳粉0.17克(含乳糖酶4000国际单位IU)、葡萄糖酸锌1.05毫克。本实例中,辅料抗性糊精为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粉末。实施例二:一种含有乳糖酶和锌盐的软胶囊,其成分为:明胶50毫克、甘油93毫克、乳糖酶4000国际单位IU、柠檬酸锌3毫克。本实例中,辅料为明胶(软胶囊皮)、甘油(软胶囊内容物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乳糖吸收的食品配方,其特征是:它由有效成分和辅料组合而成,其中有效成分的组成为:乳糖酶,每顿次2000‑8000国际单位,锌盐,每顿次锌元素含量不超过3毫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乳糖吸收的食品配方,其特征是:它由有效成分和辅料组合而成,其中有效成分的组成为:乳糖酶,每顿次2000-8000国际单位,锌盐,每顿次锌元素含量不超过3毫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乳糖吸收的食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制成固体饮料或压片糖果所需的粉末类食物,其为淀粉、乳粉、麦芽糊精、膳食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乳糖吸收的食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制成口服液所需的水。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一江
申请(专利权)人:陆一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