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远海自升式网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386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4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远海自升式网箱养殖系统,主要包括桩柱、网箱主体支撑结构、外部套筒、上部平台、浮力单元、限位锁定装置和缓冲系统。所述桩柱部分泥面以上为单柱形式,到泥面处变为三根小桩形式支撑,以保证稳定性和承载力。所述养殖网箱固定在所述桩柱的外部套筒上,并可在所述沉浮系统的控制下实现网箱在水中深度的控制。所述网箱主体支撑结构为圆柱体环形骨架,渔网通过连接扣与之相连,其底部封闭,顶部可根据需要封闭,内部为养殖空间。所述套筒与固定桩柱之间部分区域设有橡胶护垫起缓冲吸能作用。所述上部平台设有控制系统、自动投饵系统和养殖监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并在传统渔业网箱的基础上实现了自升式控制,可自由调节养殖水体深度以适应不同养殖要求,提高了养殖效益。

A deep sea self rising cage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ep-sea self-elevating cage culture system, which mainly comprises a pile column, a cage main supporting structure, an external sleeve, an upper platform, a buoyancy unit, a limit locking device and a buffer system. The part of the pile column above the mud surface is in the form of a single column, and it is supported by three small piles at the mud surface to ensure stability and bearing capacity. The aquaculture cage is fixed on the outer sleeve of the pile column, and the depth of the cage in water can be controll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inking and floating system. The main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the cage is a cylindrical ring skeleton, and the fishing net is connected with it through a connecting buckle. The bottom of the cage is closed, the top can be closed according to needs, and the inner part is a breeding space. A rubber pad is arranged in some areas between the sleeve and the fixed pile column to absorb energy and absorb energy. The upper platform is equipped with a control system, an automatic feeding system and a breeding monitor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lf-elevating control based on traditional fishery cage, free adjustment of aquaculture water depth to meet different aquaculture requirements, and improved aquaculture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远海自升式网箱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远海自升式网箱系统,属于深海养殖装备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海洋养殖区域集中在近浅海区域,采用漂浮式网箱养殖。其抗风浪能力较差,并受到水深、养分、水温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限制,养殖品种和养殖效益受到很大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网箱养殖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深远海自升式网箱系统,所述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易于维护、抗风浪能力强。并可根据不同的养殖需求调节网箱的深度,以适应不同品种的鱼类;采用自动投喂装置,具有无人值守、经济高效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桩柱主体部分采用单柱形式,受风、浪、流的作用小;底部用三根小桩固定,增大了与海底土壤的接触面积,稳定性好。渔网采用挂钩形式与网箱支撑骨架相连,拆卸方便,易于维护。2.浮力单元固定于网箱主体支撑结构上部,为中空结构,顶部与上部平台内的压气机相连,底部开有排水小孔。当通过压气机向浮力单元注入空气时,内部水从底部小孔排出,此时整个网箱的重力减少,网箱可浮于水面;遇到台风等极端天气时,可打开浮力单元上部阀门,排出内部空气,使海水从底部进入其内部,从而整个网箱和套筒一起沿着桩柱没入水中以躲避台风;当需要调节网箱在水中的深度时,通过上部平台控制桩柱上不同深度处的限位锁定装置的开闭,以限制网箱下沉的深度。3.由于采用桩柱固定,稳定性好,可以用于较深的远海;将网箱设置于洋流交汇的地方,不仅能充分利用远海优秀的水质及水中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必要时可以调整网箱的规模或者进行分区分层养殖,以适应不同品种鱼类对养殖环境的不同需求,从而提高养殖效益,为未来大规模、集成化、现代化的海洋养殖提供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自升式深远海网箱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网箱整体俯视图。图3为网箱整体右视图。图4为网箱套筒与桩柱连接处橡胶垫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远海自升式网箱系统,主要包含桩柱(1)、网箱主体支撑结构(2)、外部套筒(3)、浮力单元(4)、限位锁定装置(5)、缓冲装置(6)和上部平台(7)。如不需要调节网箱深度,应通过上部平台内的压气机向浮力单元内部注入空气,排出其内部海水,保证整个网箱结构浮于海面。如需躲避台风或调节网箱深度,应先封闭网箱顶部开口,打开预定深度处的限位锁定装置,再缓慢排出浮力单元内部的空气,使网箱缓慢下沉至预定位置。应当注意的是,下沉网箱时,在排气过程中,当整个网箱的重力略微大于浮力开始缓慢下沉时应当停止排气,让套筒底部缓缓坐落于限位装置上,以减少限位装置所受到的载荷,延长使用寿命。还应注意的是,浮力单元应当以桩柱为中心对称地压载或排气,以维持力的平衡,否者会造成两侧网箱所受浮力不均,导致网箱倾斜从而在桩柱上产生剪力,对橡胶护垫造成较为严重的磨损。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并非对其实施方式作了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远海自升式网箱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桩柱(1)、网箱主体支撑结构(2)、外部套筒(3)、浮力单元(4)、限位锁定装置(5)、缓冲装置(6)和上部平台(7)。所述桩柱部分(1)固定在海床上;所述网箱主体支撑结构(2)固定于外部套筒(3)上;所述浮力单元(4)固定于所述网箱主体支撑结构(2)上,并受上部平台(7)控制;所述锁定装置位于桩柱(1)外表面,受上部平台(7)控制;所述缓冲装置(6)位于桩柱(1)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远海自升式网箱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桩柱(1)、网箱主体支撑结构(2)、外部套筒(3)、浮力单元(4)、限位锁定装置(5)、缓冲装置(6)和上部平台(7)。所述桩柱部分(1)固定在海床上;所述网箱主体支撑结构(2)固定于外部套筒(3)上;所述浮力单元(4)固定于所述网箱主体支撑结构(2)上,并受上部平台(7)控制;所述锁定装置位于桩柱(1)外表面,受上部平台(7)控制;所述缓冲装置(6)位于桩柱(1)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远海自升式网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主体支撑结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亮胡罗村高勤峰史宏达董双林杨永春刘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