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庆凯专利>正文

一种稻麦轮作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384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4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麦轮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第一年秋种,用二分之一的耕地种植绿肥或休闲,其余二分之一的耕地种植小麦;2)第二年将二分之一的绿肥田或休闲田栽早中籼杂交水稻;将二分之一的麦茬田栽中、晚梗稻;3)在梗稻收获前再套种绿肥或休闲;4)重复步骤1~3进行下一轮的轮作种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种植方法有利于避灾保收提高小麦产量及提高地力减少化肥用量的效果。

Rice and wheat rotation plan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la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in particular to a rice-wheat rotation plant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lanting in the first autumn, planting green manure or recreation on one half of the cultivated land, and wheat on the other half of the cultivated land; 2) planting early-middle Indica Hybrid Rice on one half of the green manure or recreation fields in the second year; Half of the wheat stubble fields were planted with middle and late stem rice; 3) planting green manure or recreation before stem rice harvest; 4) repeating steps 1 to 3 for the next rotation. The plant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advantageous to the effect of avoiding disaster and protecting harvest, increasing wheat yield and improving soil fertility and reducing the amoun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麦轮作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属于植物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稻麦与绿肥轮作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我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主产水稻和小麦。目前多数种粮大户、农业生产合作社及家庭农场,为了追求高产高效,不惜加大投入,午、秋两季满栽满种。然而适得其反,不仅产量上不去,而且农产品品质逐年下降,农本也越来越高。本人几年来,通过调研、蹲点、总结,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弊端。主要是目前采用的“一麦一稻重复种植”的老模式不科学、不合理。因此,探索发掘出可持续增产的新栽培模式,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稻麦轮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第一年秋种,用二分之一的耕地A种植绿肥或休闲,其余二分之一的耕地B种植小麦;2)第二年将二分之一耕地A的绿肥田或休闲田4月育苗,5月栽早中籼杂交水稻;将另二分之一的耕地B6月麦茬田栽中、晚梗稻;3)在耕地B梗稻收获前,耕地A再套种绿肥或休闲;4)耕地A与耕地B交换,重复步骤1~3进行下一轮的轮作种植。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小麦选用早熟、高产、抗赤霉病的品种。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早中籼杂交水稻选用早熟、高产、稳产、抗病的杂交稻品种。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麦茬田栽中、晚梗稻选用早熟、高产、抗倒、品质优的中、晚梗。优选的,所述绿肥作物为豌豆。优选的,还包括秸秆还田步骤,在秸秆青绿未枯死前进行,预先在晚梗稻收获时留高茬,先用灭茬机将稻杆打碎,撒上秸秆腐熟剂,然后翻耕压茬,经过一冬沤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这种四个二分之一循环轮作栽培新模式,从而达到小麦-梗稻-绿肥-杂交水稻相互轮作换茬及耕地轮休的目的,且有利于避灾保收提高小麦产量及提高地力减少化肥用量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稻麦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第一年秋种,用二分之一的耕地A种植绿肥或休闲,其余二分之一的耕地B种植小麦;2)第二年将二分之一耕地A的绿肥田或休闲田4月育苗,5月栽早中籼杂交水稻;将另二分之一的耕地B6月麦茬田栽中、晚梗稻;3)在耕地B梗稻收获前,耕地A再套种绿肥或休闲;4)耕地A与耕地B交换,重复步骤1~3进行下一轮的轮作种植。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小麦选用早熟、高产、抗赤霉病的品种。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早中籼杂交水稻选用早熟、高产、稳产、抗病的杂交稻品种。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麦茬田栽中、晚梗稻选用早熟、高产、抗倒、品质优的中、晚梗。优选的,所述绿肥作物为豌豆。前期作为蔬菜,后期作为绿肥,一举两得。优选的,还包括秸秆还田步骤,在秸秆青绿未枯死前进行,预先在晚梗稻收获时留高茬,先用灭茬机将稻杆打碎,撒上秸秆腐熟剂,然后翻耕压茬,经过一冬沤制。通过有限次的实验,全年复种指数为1:1.5时最为优化,如果扩大小麦的耕种面积,虽然复种指数上升,但是压缩了第二年的早茬中稻,也就是减少了避灾保收的面积,又增加了农本;如果增加休闲田面积同时要压缩小麦种植面积,从而使全年复种指数为1:1.5以下,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粮食产量下降。采用上述轮作栽培,有利于避灾保收。新模式将一年秋种二分之一耕地种植绿肥或休闲,这为第二年栽二分之一面积的早中籼杂交稻作好准备,一般早中籼四月上旬育秧,五月上旬移栽,八月下旬生育期达到150天即可收获。从而使水稻分蘖期,孕穗、抽穗期避开了七、八、九三个月病虫暴发期的危害以及高温对杂交稻花期的影响。据测试,按照这个程序栽植的杂交早中稻不需要防病治虫,亩产都在1200斤以上,而老模式栽培的麦茬迟中稻无法避开高温影响和病虫危害,一般亩产只能收800一900斤。而且有利于提高午季小麦产量。本专利技术将第二年早中籼杂交稻茬口安种小麦,晚粳收茯后一律不种小麦。这对小麦生产极其有利,首先早中籼茬口是头一年的绿肥田或者休闲田的地力好,同时小麦能选好墒情,适时早播,冬前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为小麦高产打下了基础。通过测试,适时早播、墒情好,出苗早的小麦,单产均达800斤以上。而老模式全部种植是晚茬麦,出苗迟、苗瘦弱、分蘖少、穗头小、结实率低、病害重,亩产只能收500一600斤。另外早播小麦用种量20斤左右,比迟播麦每亩40斤用种量节省一半,还节本40元。还有利于土壤培肥,提高地力,降低化肥用量。新模式将二分之一的休闲田种植绿肥是最好的选择。在没有条件种绿肥地区或田块,实行秸秆还田。在晚粳收割时留高茬,并撒施秸秆腐熟剂,立即翻耕压茬,同样得到培肥的效果。随着土壤的逐年培肥,化肥用量可下降30一50%。而老模式秋种不留空闲田,无法种绿肥,又要抢时间种晚麦,无法搞秸秆还田,因此化肥用量越来越大。有利于节本增收。从表面上看,老模式午、秋两季种植面积达200%,全年复种指数为1:2,而新模式秋种小麦压缩二分之一后午、秋两季种植面积为150%,全年复种指数为1:1.5,是不是存在着少种少收呢?实际从产量上看:老模式小麦平均单产500一600斤,水稻单产800一900斤全年每亩总产粮食1300一1500斤,而新模式小麦单产800斤加上少种的二分之一面积为400斤,秋季水稻单产1200斤,全年每亩总产粮食1200+400=1600斤,平均每亩比老模式增产100斤一300斤,增收135一400元,同时秋种因少种二分之一小麦,每亩要节省工本费250元(通常一亩小麦的种子、化肥、农药、机耕,机收等工本费为500元左右)。再加上早中籼避灾保收节药费每亩25元,再加上粳稻比籼稻每亩升值180元,按总亩平均合计每亩增值90元,全年可增收225一490元,节约农本275元。新模式通过调整水稻品种,将麦茬晚稻进行籼改粳,使产量大幅上升,由于粳稻比籼稻抗病性能好,又不受高温影响,所以单产由原来的800斤升到1200斤,最高达1600斤。有利于粮食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采用新模式可以将水稻亩产由原来的1000以下,上升到1200斤,小麦由原来的600斤升到800斤。随着土壤的不断培肥,土壤肥力的不断提升,今后将水稻平均亩产提高到1500斤大有希望,小麦单产上升到1000斤也是可能的。而老模式完全依赖扩大种植面积和高投入已没有增产潜力了。有利于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新模式通过轮作一休闲一培肥一避灾一降低农本等综合配套措施,将逐步摆脱化肥,农药的危害,向着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稻米方向发展。这个新模式的科学性在于将当前普遍采用的稻麦两个品种连作重复种植的老模式,改变成四个作物品种相互轮作循环栽培动态新模式。同时四个二分之一面积配比合理又恰到好处。它能将每年二分之一的耕地作为培育肥料或者休闲,从而逐步减少化肥及农药的用量,向着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环保农业、低碳农业以及生产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方向发展。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专利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麦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第一年秋种,用二分之一的耕地(A)种植绿肥或休闲,其余二分之一的耕地(B)种植小麦;2)第二年将二分之一耕地(A)的绿肥田或休闲田4月育苗,5月栽早中籼杂交水稻;将另二分之一的耕地(B)6月麦茬田栽中、晚梗稻;3)在耕地(B)梗稻收获前,耕地(A)再套种绿肥或休闲;4)耕地(A)与耕地(B)交换,重复步骤1~3进行下一轮的轮作种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麦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第一年秋种,用二分之一的耕地(A)种植绿肥或休闲,其余二分之一的耕地(B)种植小麦;2)第二年将二分之一耕地(A)的绿肥田或休闲田4月育苗,5月栽早中籼杂交水稻;将另二分之一的耕地(B)6月麦茬田栽中、晚梗稻;3)在耕地(B)梗稻收获前,耕地(A)再套种绿肥或休闲;4)耕地(A)与耕地(B)交换,重复步骤1~3进行下一轮的轮作种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麦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小麦选用早熟、高产、抗赤霉病的品种。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庆凯
申请(专利权)人:戴庆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