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667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能均匀地对被洗物件进行洗涤并能提高洗涤效率的摩擦装置的洗衣机。摩擦装置安装在转筒侧壁上的开口内。上下槽在开口的上下部形成。摩擦装置带有一个柱体、一个贯穿柱体的杆、许多与柱体外壁形成一体的叶片,以及第一和第二固定安装在上下槽中的轴套。柱体的内壁形成螺旋槽,杆的外壁上形成与螺旋槽相啮合的螺牙。当洗衣过程进行时,摩擦装置充分与物件进行接触,于是,物件得到均匀地洗涤并提高了洗涤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衣机,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摩擦装置的洗衣机,它不仅能均匀地对物件进行洗涤而且能提高洗涤效率。众所周知,洗衣机是这样一种工具,即用于通过顺序地完成各种循环操作过程,依次为供水、洗涤、漂洗、脱水、排水、来去除被洗物件如衣物中的污物。当上面的循环操作正在进行时,物件中的污物靠水流与物件间的摩擦作用或靠洗涤剂的作用而从物件中分离出来。图5所示为一种传统的洗衣机500。就象图5所显示的那样,传统洗衣机500包括一个壳体510。在壳体510内安装有盛洗衣水的外筒520。一个转筒530封闭在外筒520内其侧壁上有许多出水孔532。在壳体510内的外筒520的下部安装有一台电机540以产生驱动力,一个传动组件(gear assembly)550用以传递电机540的驱动力给转筒530或给可旋转地安装在转筒530底壁上的叶轮560。当洗衣过程正在进行时,由电机540驱动的叶轮560正向和反向旋转,因此在转筒530内形成涡旋水流,这股涡旋形水流与转筒530内的物件相碰撞,于是物件就被洗涤了。可是,在传统的洗衣机500中,由叶轮560产生的涡旋形水流当其到达转筒530的上部时由于物件的干扰,已经变弱。由于这个原因,当大量的物件放到转筒530内时,转筒530上部的洗涤效果就会降低。特别是,轻的衣物不是完全地浸入洗衣水中,而是沿着液体流动的方向漂浮在洗衣水的表面。其结果是,物件没有与水流充分地碰撞,因此物件中的污物就没有从物件中完全去除。此外,由于渗透到物件中的洗涤剂没有充分地溶解在洗衣水中,物件也不会被洗干净。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已提出了各种类型的洗衣机,但是它们都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授于Rew等人的美国专利5231857中,公开了一种带有一滚筒型搅拌器的洗衣机。在Rew的洗衣机内,滚筒型搅拌器包括至少一个靠旋转轴装置可旋转地安装在转子上的滚筒。在洗衣过程中,放在转筒内的物件直接与滚筒进行接触,以便物件受到均匀一致地洗涤,这样就会获得良好的洗涤效果。可是,因为滚筒安装在转子上,而转子安装在转筒的底壁处,滚筒不能与放在转筒上部的物件相接触,于是转筒上部的洗涤效果相对就会降低。本专利技术已克服了上面所提到的在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均匀地洗涤物件而且能提高洗涤效率以及洗涤剂的溶解能力的洗衣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一个壳体;一个安装在壳体内用于盛洗衣水的外筒;一个在其侧壁上有许多出水孔的转筒,转筒安装在外筒内,其侧壁上有许多彼此有规则地隔开的矩形开口;一个可旋转地安装在转筒底壁上的叶轮;产生一旋转驱动力的第一装置;一个传递第一装置的旋转驱动力给叶轮的叶轮驱动部件;用以擦洗被洗物件的第二装置,它安装在每个矩形开口中。根据优选实施例,第一装置包括可反转的电机。第二装置包括一个其内壁形成孔洞的柱体、一根贯穿该孔洞的杆、许多与柱体外壁形成一体的叶片、固定地插入第一和第二槽中的第一和第二轴套。杆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分别固定地插到第一和第二轴套中。柱体内壁形成螺旋槽,杆的外壁上有螺牙(spiral strip)与螺旋槽相啮合。当叶轮正向旋转时,安放在转筒中的物件沿着水流方向正向移动。沿着水流方向移动的物件与叶片相互碰撞以便使被洗涤物件中的污物从物件中有效地去除。此外,靠与沿正向移动的物件相碰撞,叶片沿着第一方向旋转。当叶片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柱体沿着杆的螺牙向上运动。于是,置于转筒上部的物件就可以与叶片相接触,因此转筒上部的洗涤效果得到提高。当叶轮反向旋转时,沿水流移动的物件与叶片发生碰撞,因此,叶片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于是,在转筒下部的洗涤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当洗衣过程进行时,本专利技术的摩擦装置充分地与物件进行接触,于是,物件就会受到均匀地洗涤并且提高了洗涤效率。而且,由于物件与摩擦装置的叶片进行擦洗,所以深入渗透在物件中的洗涤剂很容易从物件中分离出来并溶解在洗衣水中,于是进一步提高了洗涤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它优点将参考附图通过对优选实施例作更详细地描述而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剖面图,表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洗衣机的结构。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摩擦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摩擦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图1中沿着M-N线剖开的剖视图。图5是显示传统洗衣机结构的剖视图。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作详细地描述。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表示的洗衣机200。就象图1所显示的那样,洗衣机200包括一个壳体210;一个安装在壳体210内用于盛洗衣水的外筒220;一个封闭在外筒220内其侧壁上有许多出水孔232的转筒230。转筒230的侧壁上有许多开口234,它们彼此间规则地相互隔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开口234成矩形,四个开口234彼此间隔90度形成在转筒230的侧壁上。每个开口234在其上下部各有一个槽236和238。在每个开口234处安装有一摩擦装置300通过摩擦被洗物件用以提高洗涤效果。摩擦装置300的结构将参考图2至4作更详细地描述。安装在外筒220下面的是一产生旋转驱动力用以带动洗衣机200运转的电机240和一传动组件250,该组件将电机240的旋转力传递给转筒230或者给可旋转地安装在转筒230的底壁上的叶轮260。叶轮260能正向和反向旋转就象在图4中箭头所指示的那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电机240包括一个可反转的电机,其能周期性地产生正向和反向旋转力。当洗涤过程正在进行时,传动组件250通过一叶轮旋转轴262传递电机240的旋转力给叶轮260。此外,当脱水过程正在进行时,传动组件250通过一连接元件264和一个固定安装在转筒230的下边的旋转板268来传递电机240的旋转驱动力给转筒230。喷嘴组件100安装在外筒220的上部为了喷洒洗衣水到物件上。一个循环泵170安装在壳体210的底部。循环泵170与外筒220相连通以便为了将洗衣水循环到喷嘴组件100中或通过排水管174从洗衣机200中放出洗衣水。电机240带有一根电机轴242,其较低的一端有一第一皮带轮243。传动组件250带有一根旋转轴252,其较低的一端有一第二皮带轮254。第二皮带轮254与第一皮带轮243通过一根皮带244相连,这样电机240的旋转驱动力就能传递到传动组件250上。此外,循环泵170带有一台泵电机(未示出),并通过出水管172与外筒220相连,从而能接收来自外筒220的洗衣水。循环泵170也通过一循环管176与喷嘴组件100相连以便使循环的洗衣水喷射到转筒230内。下面将解释摩擦装置300的结构。由于几个摩擦装置300有等同的结构,所以下面仅就一个摩擦装置300的结构进行描述。图2显示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摩擦装置300。摩擦装置300包括一个内壁形成一孔洞312的柱体310,和一个贯穿孔洞312的杆330。在柱体310的内壁形成螺旋槽314。杆330的外壁上形成螺牙332,其与螺槽314相啮合。在洗衣过程中,柱体310沿着杆330的螺牙332移动。此外,摩擦装置300进一步还包括固定地插在上部槽236内的第一轴套340和固定地插在下部槽238内的第二轴套350。杆330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包括:一个壳体;一个安装在壳体内用于盛洗衣水的外筒;一个转筒,在其侧壁上有许多出水孔,该转筒安装在外筒内,并在其侧壁上有许多彼此相互有规则地隔开的矩形开口,一个可旋转地安装在转筒底壁上的叶轮;一个第一装置,用 于产生一旋转驱动力;一个传递第一装置的旋转驱动力给叶轮的叶轮驱动部件;一个安装在每个矩形开口内用以擦洗被洗物件的第二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寄
申请(专利权)人: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