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45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二次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板;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和第一电极端子,顶盖板覆盖开口且具有电极引出孔,第一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下部绝缘件,位于顶盖板的远离端子板的一侧;以及接线板,接线板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主体部,位于下部绝缘件的远离顶盖板的一侧且与第一极片连接,延伸部伸入电极引出孔内且与第一电极端子连接,第一极片通过接线板电连接到第一电极端子,并且,第一电极端子不超出下部绝缘件的下表面。能够实现提高二次电池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提升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简化电极端子的结构,提升二次电池的加工效率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器件
,尤其涉及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在国内乃至世界都在广泛推广,但是要完全替代燃油汽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例如,汽车的行驶里程少,电池包成本高,电池包的可靠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基于上述的问题,对电动车的核心零件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动力电池达到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成本等。目前,动力电池普遍采用的是方形硬壳结构,动力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和顶盖组件,动力电池外壳提供一个密闭的空间容纳电极组件及电解液,电极组件的电能通过顶盖组件的极柱从密闭空间内引出到密闭空间外。现有的顶盖组件中,顶盖板为金属板并且开设通孔,极柱分为基体部和延伸部,并且基体部的横截面积大于通孔的孔径。装配时,基体部位于顶盖板的下方(即壳体内部),待延伸部穿过通孔后利用卡簧或者采用铆接方式固定延伸部,通过此方式将极柱固定于顶盖板。由于基体部位于壳体内部,因此会使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从而降低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再者,由于极柱需要设置基体部和较长的延伸部,因此极柱无法直接冲压成型而需要单个机加工成型,使得极柱的制造成本增加。另外,极柱为了与电池壳体内部的接线板连接,会将位于壳体内部的基体部设置一定厚度,通常为1.5~4mm,因此会降低电池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并且增加了制造成本。因此,亟需一种新的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能够实现提高二次电池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从而提升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简化电极端子的结构,提升二次电池的加工效率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容纳在壳体中,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板;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和第一电极端子,顶盖板覆盖开口且具有电极引出孔,第一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端子板位于顶盖板的一侧且覆盖电极引出孔;下部绝缘件,位于顶盖板的远离端子板的一侧;以及接线板,接线板包括主体部和与主体部连接的延伸部,主体部位于下部绝缘件的远离顶盖板的一侧且与第一极片连接,延伸部伸入电极引出孔内且与第一电极端子连接,第一极片通过接线板电连接到第一电极端子,并且,沿顶盖板至下部绝缘件的方向,第一电极端子不超出下部绝缘件的远离顶盖板一侧的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主体部呈片状且与顶盖板平行,延伸部包括设置在主体部的靠近顶盖板一侧的凸起,凸起与第一电极端子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主体部与延伸部为一体式结构,并且通过形成凸起而在主体部的远离顶盖板的一侧形成凹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凸起包括顶壁和与顶壁连接的环状侧壁,以使凹部在主体部的远离顶盖板一侧敞开。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凸起包括顶壁和与顶壁连接并彼此相对的两个侧壁,以使凹部在主体部的远离顶盖板的一侧以及与主体部的远离顶盖板的一侧相邻的两侧分别敞开。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凸起包括顶壁和与顶壁连接的一个侧壁,以使凹部在主体部的远离顶盖板的一侧以及与主体部的远离顶盖板的一侧相邻的三侧分别敞开。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主体部包括基板和由基板的边缘延伸的翼板,基板与第一极片连接,延伸部设置在翼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主体部与延伸部为分体结构,所延伸部还包括导电块,导电块为实心结构并且与主体部以及端子板焊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电极端子由端子板组成,端子板为平板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端子板的厚度大于延伸部的厚度,端子板与延伸部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且形成焊缝,并且沿顶盖板至端子板的方向,焊缝不超出端子板的远离顶盖板的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二次电池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端子板和顶盖板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电极端子还包括与端子板连接的凸台,凸台伸入电极引出孔并与延伸部焊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二次电池还包括固定件和连接件,固定件通过连接件固定于顶盖板,第一电极端子的外周面至少部分地被固定件包围,以将第一电极端子固定于固定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件包括彼此连接的钉体和限位部,并且限位部的外周面凸出于钉体的外周面,钉体的远离限位部的一端固定于顶盖板,限位部与固定件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部分嵌入固定件中与固定件接合,第一连接板的另一部分与顶盖板焊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件包括倒扣和倒扣孔,倒扣孔设置在顶盖板的面向固定件的表面,并且倒扣孔的孔径沿固定件至顶盖板的方向递增,倒扣连接于固定件且与倒扣孔的形状相适应,倒扣与倒扣孔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极片包括涂覆有活性物质的涂覆区以及从涂覆区延伸出的第一极耳,第一极耳弯折后与主体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二次电池还包括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包括本体部、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位于本体部的靠近端子板一侧,第二卡接部位于本体部的远离第一卡接部的一侧,本体部容纳于电极引出孔,第一卡接部与顶盖板配合以将第一卡接部固定于顶盖板,下部绝缘件设有通孔,第一绝缘件穿过通孔,第二卡接部位于下部绝缘件的远离顶盖板的一侧且第二卡接部的外周面凸出于通孔的内壁,以将下部绝缘件固定于第一绝缘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卡接部具有凹槽,顶盖板的面向第一卡接部的一侧具有凸边,凹槽与凸边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接线板由主体部和与主体部连接的延伸部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汇流排;和上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汇流排被焊接到端子板。综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将位于壳体内部的接线板配置为包括主体部和与主体部连接的延伸部。顶盖板具有电极引出孔,接线板的主体部位于顶盖板的朝向壳体一侧并与顶盖板之间通过下部绝缘件保持绝缘,并且通过主体部与位于壳体内部的电极组件中的第一极片连接,而通过延伸部伸入电极引出孔内与设置在顶盖板上的第一电极端子连接。由此即可通过接线板实现将电极组件中的第一极片电连接至第一电极端子的目的,并且第一电极端子不超出下部绝缘件的远离顶盖板的一侧表面。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二次电池和电池模组具有简化第一电极端子的结构,从而提升二次电池的加工效率,并进一步提高二次电池壳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的优点。附图说明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二次电池中的顶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二次电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二次电池沿A-A剖切线剖切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顶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接线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接线板沿纵向剖切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容纳在所述壳体中,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板;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和第一电极端子,所述顶盖板覆盖所述开口且具有电极引出孔,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所述端子板位于所述顶盖板的一侧且覆盖所述电极引出孔;下部绝缘件,位于所述顶盖板的远离所述端子板的一侧;以及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包括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下部绝缘件的远离所述顶盖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极片连接,所述延伸部伸入所述电极引出孔内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连接,所述第一极片通过所述接线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并且,沿所述顶盖板至所述下部绝缘件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不超出所述下部绝缘件的远离所述顶盖板一侧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容纳在所述壳体中,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板;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和第一电极端子,所述顶盖板覆盖所述开口且具有电极引出孔,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所述端子板位于所述顶盖板的一侧且覆盖所述电极引出孔;下部绝缘件,位于所述顶盖板的远离所述端子板的一侧;以及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包括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下部绝缘件的远离所述顶盖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极片连接,所述延伸部伸入所述电极引出孔内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连接,所述第一极片通过所述接线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并且,沿所述顶盖板至所述下部绝缘件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极端子不超出所述下部绝缘件的远离所述顶盖板一侧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呈片状且与所述顶盖板平行,所述延伸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靠近所述顶盖板一侧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为一体式结构,并且通过形成所述凸起而在所述主体部的远离所述顶盖板的一侧形成凹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顶壁和与所述顶壁连接的环状侧壁,以使所述凹部在所述主体部的远离所述顶盖板一侧敞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顶壁和与所述顶壁连接并彼此相对的两个侧壁,以使所述凹部在所述主体部的远离所述顶盖板的一侧以及与所述主体部的远离所述顶盖板的一侧相邻的两侧分别敞开。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顶壁和与所述顶壁连接的一个侧壁,以使所述凹部在所述主体部的远离所述顶盖板的一侧以及与所述主体部的远离所述顶盖板的一侧相邻的三侧分别敞开。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基板和由所述基板的边缘延伸的翼板,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极片连接,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翼板上。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为分体结构,所延伸部还包括导电块,所述导电块为实心结构并且与所述主体部以及所述端子板焊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端子由所述端子板组成,所述端子板为平板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延伸部的厚度,所述端子板与所述延伸部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且形成焊缝,并且沿所述顶盖板至所述端子板的方向,所述焊缝不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坤王鹏朱涛声陈柏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