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原所良专利>正文

用原子氧替代洗涤剂洗涤织物的洗涤方法及其洗衣机技术

技术编号:187339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原子氧替代洗涤剂洗涤织物的洗涤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洗衣机。该方法包括产生原子氧、产生气泡和产生负气压等步骤。该洗衣机包括置于洗衣缸内的内套及其盖、设置在内套下部的多孔隔板及其上面的原子氧产生器、催化剂盒、瓷砂棒及置于外壳内底上的隔离降压变压器、气泵和臭氧发生器。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和洗衣机洗涤织物,可消除洗衣粉(液)引起的污染、被洗织物不相互缠绕,不易磨损且干燥彻底,并可节水省电各达50%。(*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涤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原子氧替代洗涤剂洗涤织物的洗涤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洗衣机。目前,现有的手洗或者用洗衣机洗涤织物的方法,都要使用洗衣粉或洗衣液。洗衣粉(或液)的生产和使用,会严重污染环境,造成公害,殃及人们及其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各种洗衣机也要使用洗衣粉(或液),且共同存在的问题是用水量大、耗电量大、洗涤的织物易磨损、洗涤的织物相互缠绕及洗后的织物干燥不彻底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不用洗衣粉或洗衣液洗涤织物的洗涤方法和实现该洗涤方法的洗衣机。这种洗涤方法和洗衣机能获得满意的洗涤效果,同时还能对洗涤织物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并能节水省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借助于用原子氧替代洗衣粉(液)的构想来达到的。其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洗涤织物的洗涤方法,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产生原子氧,用以替代洗衣粉或洗衣液来使洗涤织物上的污物得以去除并起消毒杀菌作用;第二步产生气泡,由气泡运动和气泡破裂产生的超声波作用替代洗衣机中的拨轮或滚筒的作用,对洗涤织物作进一步洗涤,并使洗涤织物不相互缠绕且不磨损;第三步产生负气压,用以替代离心力甩干来吸走水分,使洗涤织物干燥。此外,第一步与第二步可同时进行。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洗涤方法,其中原子氧由电解水产生;气泡由气泵和瓷砂棒产生;负气压由气泵产生。本专利技术的实现上述洗涤方法的洗衣机,包括外壳、外壳盖、洗衣缸、洗衣机底座、控制部分、具有缸口锁定的洗衣缸盖、设置在洗衣缸盖上的进气阀和气压安全阀、支承洗衣缸的缸体支架、置于洗衣缸内的内套和其上具有孔眼的内套盖、设置在内套下部的多孔隔板及其支架、与多孔隔板底面连接的支撑板和与其上面连接的原子氧产生器、设置在多孔隔板与洗衣缸内底之间的排气瓷砂棒和其内装有催化剂的催化剂盒、置于外壳下部的进水阀和排水阀以及设置在外壳内底上的隔离降压变压器、其出口与瓷砂棒相连通的气泵、多路阀和臭氧发生器,其中所述原子氧产生器由两块间隔对置的金属板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洗衣机,其中的内套由可拆装的三个圆筒套装构成。这样,可根据洗涤织物的多少灵活采用一个、两个或三个圆筒构成的内套。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洗衣机,其中的催化剂可以是盐类催化剂,也可以是碱内催化剂。盐类催化剂可选用氯化钠、硫酸钾或硫酸镁;碱类催化剂可选用氢氧化铝、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洗衣机,其中的构成原子氧产生器的两块金属板可以选用铁板、铜板、铝板或镀铂金的金属板,以镀铂金的金属板最优。本专利技术的洗涤织物的洗涤方法和实现该洗涤方法的洗衣机,其优点如下(1)以原子氧产生器和臭氧发生器产生的原子氧替代洗涤剂,利用其活性可使洗涤织物上的污物迅速氧化分解,获得洗涤效果,并可对洗涤织物进行消毒杀菌;(2)织物洗净后断电,原子氧很快还原成分子氧,因此对环境有益无害;(3)用气泵将空气泵入,通过瓷砂棒产生大量气泡,这些气泡产生的冲击力和气泡破裂时产生的超声波替代现有洗衣机中的拨轮或滚筒,可起到辅助洗涤的作用,进而获得更好的洗涤效果;(4)没有机械转动部分,因此洗涤的织物不会互相缠绕,且没有磨损;(5)气泵向外抽气时,洗衣缸内只能排气不能进水,缸内产生负气压,水分很快在常温下沸腾,水气随空气排出,使洗涤织物干燥,这种用负气压吸干法替代离心力甩干法,其干燥程度较离心力甩干更加彻底;(6)采用了隔离降压变压器,使洗涤用市电与大地高度绝缘,因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保障;(7)不用洗涤剂,一方面可彻底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无需多次大量用水漂洗、清洗、节水省电可各达50%之多,因此洗涤费用较低;(8)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结构简单,且洗涤和干燥用同一容器,故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洗衣机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实现本专利技术洗涤织物的洗涤方法的洗衣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洗衣机的洗涤过程控制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洗衣机,包括外壳1、外壳盖2、洗衣缸5、洗衣机底座18、控制部分22、具有缸口锁定的洗衣缸盖4、设置在洗衣缸盖4上的进气阀3和气压安全阀6、支承洗衣缸5的缸体支架7、置于洗衣缸5内的由三节圆筒构成的内套19和其上具有孔眼的内套盖20、设置在内套19下部的多孔隔板11及其支架23、与多孔隔板11底面连接的支撑板9和与多孔隔板11上面连接的构成原子氧产生器10间隔对置的两块镀铂金的金属板、设置在多孔隔板11与洗衣缸5内底之间的排气瓷砂棒12和其内装有氯化钠作为催化剂的催化剂盒13、置于外壳1下部的进水阀8和排水阀14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底上的隔离降压变压器15、其出口与瓷砂棒12相连通的气泵16、多路阀17和臭氧发生器21。下面结合图2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洗衣机的工作过程。当需要洗涤织物时,视织物的多少,选择内套,例如选用三节圆筒的内套,将织物装入内套19中,然后开机,打开进水阀8进水,水量以刚过织物为宜(视水压在1~5分钟内选定进水阀8开启的时间),进水阀关闭后原子氧产生器10通电使水电解产生原子氧,与此同时臭氧发生器21也产生原子氧,且通过气泵16工作,将空气和臭氧泵入瓷砂棒,通过该瓷砂棒上的只通气不进水的许多小孔产生大量的气泡。内套19中的洗涤织物在原子氧的作用下,其上的污物迅速被氧化分解获得洗涤效果,原子氧并对织物进行消毒杀菌。大量气泡的冲击力和气泡破裂产生的超声波可起到辅助洗涤的作用,使洗涤效果更佳。原子氧产生器10的开停时间,视洗涤织物的肮脏程度而定,可在3~10分钟内选取。气泵16时开时停断续工作,其开、停时间是可调的。洗涤完成后,开启排水阀14,将污水排出。排水时间可视水量在3~5分钟内调节。排水完后至少再重复一次洗涤。然后将多路阀17换位,排出洗衣缸5内的气体,产生负气压,使织物上的水分在常温下沸腾,水气随空气排出,使织物彻底干燥,排气的时间可在5~10分钟内调节,最后关机。当洗衣缸中的气压过低时,使气压安全阀6开启进气。洗涤、干燥完成后取出织物前,可开启进气阀3,以便打开洗衣缸盖4和内套盖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洗衣机,使用大量的市售成品,如各种阀门,隔离降压变压器、气泵、臭氧发生器、瓷砂棒、控制部分的单片机、定时开关和电路元器件等,因此制造简便、成本低廉,有利于推广。权利要求1.一种洗涤织物的洗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三个步骤①产生原子氧,用以替代洗衣粉或洗衣液使被洗织物上的污物得以去除并起消毒杀菌作用;②产生气泡,由气泡运动和气泡破裂产生的超声波作用替代洗衣机中拨轮或滚筒的作用,对被洗织物作进一步洗涤,并使被洗织物不相互缠绕且不磨损;③产生负气压,用以替代离心力甩干来吸走水分,使被洗织物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的洗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原子氧由电解水和臭氧发生器产生;气泡由气泵和瓷砂棒产生;负气压由气泵产生。3.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洗涤方法的洗衣机,包括外壳(1)、外壳盖(2)、洗衣缸(5)、洗衣机底座(18)、控制部分(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缸口锁定的洗衣缸盖(4)、设置在洗衣缸盖(4)上的进气阀(3)和气压安全阀(6)、支承洗衣缸(5)的缸体支架(7)、置于洗衣缸(5)内的内套(19)和其上具有孔眼的内套盖(20)、设置在内套(19)下部的多孔隔板(11)及其支架(23)、与多孔隔板(11)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涤织物的洗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三个步骤:①产生原子氧,用以替代洗衣粉或洗衣液使被洗织物上的污物得以去除并起消毒杀菌作用;②产生气泡,由气泡运动和气泡破裂产生的超声波作用替代洗衣机中拨轮或滚筒的作用,对被洗织物作进 一步洗涤,并使被洗织物不相互缠绕且不磨损;③产生负气压,用以替代离心力甩干来吸走水分,使被洗织物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增水原所良
申请(专利权)人:原所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