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漏风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846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道漏风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风速采集传感器采集风道的监测点的风速;根据风速判定风道是否漏风。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无法检测风道密封性导致漏风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的空调效果变差,在制冷时容易产生凝露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Air leakage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detecting air leakage in an air duct and a device thereof. Among them, the method includes: collecting the wind speed of the monitoring point of the air duct by the wind speed acquisition sensor; judging whether the air duct leaks according to the wind speed.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air-conditioning effect becomes worse because the air leakage can not be detected in time due to the failure to detect the airproof of the air duct in the related technology, and the condensation is easy to produce during the refrigeration process, which causes the hidden danger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漏风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漏风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采用风道连接的设备(例如,分体式空调),需采用风道对其它组件(例如,室外机、室内机)进行连接、组装,如房车空调。当风道安装不恰当、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风道配合处松动,风道密封性差,会出现漏风,进而导致出现以下问题:1、空调的制冷效果变差;2、送风量、送风风速减小,达不到设计最大送风距离,制冷送风区域缩小;3、在制冷模式下,经蒸发器处理后的低温空气,通过风道泄露,与室内回风混合,当满足湿空气凝露条件后,会有水滴形成,当这一过程持续时,会使得形成的水滴聚集,淋湿内机,危及电器零部件安全,进而产生内机漏水,影响空调的正常使用。当漏风量较小,制冷效果衰减不明显时,往往不容易察觉,但此时问题3凸显,因为冷风的泄露形成凝露,进而形成漏水,危及消费者人身安全以及电器零部件安全。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漏风检测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由于相关技术中无法检测风道密封性导致漏风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的空调效果变差,在制冷时容易产生凝露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道漏风检测方法,包括:通过风速采集传感器采集所述风道的监测点的风速;根据所述风速判定所述风道是否漏风。可选的,根据所述风速判定所述风道是否漏风包括:根据所述风速确定所述监测点的风速衰减比;在所述风速衰减比超出于所述监测点的风速衰减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风道漏风。可选的,所述监测点位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位置处。可选的,根据所述风速判定所述风道是否漏风包括:在所述监测点的个数为多个的情况下,根据多个监测点的风速判定所述风道是否漏风。可选的,根据多个监测点的风速判定所述风道是否漏风包括:在所述多个监测点中至少一个监测点的风速衰减比超过所述风速衰减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风道漏风;在确定所述风道漏风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多个监测点的风速衰减比判定漏风点位置,其中,所述漏风点位置位于风速衰减比与所述风速衰减比阈值相差最大的监测点与所述监测点相邻的监测点之间。可选的,在所述风速衰减比超出于所述监测点的风速衰减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风道漏风之前,还包括:在所述风道密封的状态下,对所述监测点处于所述风道所属设备的预定运行模式下的风速进行测定,获得测定结果;根据所述测定结果,确定设计风速以及所述风速衰减比阈值,其中,所述设计风速用于确定所述风速衰减比。可选的,在确定所述风道漏风之后,还包括:发送用于指示所述风道漏风的报警指令,其中,所述报警指令包括漏风的风道参数,其中,所述风道参数用于制定漏风解决措施。可选的,在确定所述风道漏风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风道所属设备是否处于制冷模式;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风道所属设备转送风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道漏风检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通过风速采集传感器采集所述风道的监测点的风速;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速判定所述风道是否漏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风道漏风检测装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风速采集传感器采集所述风道的监测点的风速;根据所述风速判定所述风道是否漏风,达到了对风道漏风进行及时检测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当风道发生漏风可以有效检测并及时发现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无法检测风道密封性导致漏风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的空调效果变差,在制冷时容易产生凝露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检测空调风道密封性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检测空调风道密封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检测空调风道密封性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漏风检测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风道漏风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2,通过风速采集传感器采集风道的监测点的风速;步骤S104,根据风速判定风道是否漏风。通过上述步骤,可以通过风速采集传感器采集风道的监测点的风速;根据风速判定风道是否漏风,达到了对风道漏风进行及时检测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当风道发生漏风可以有效检测及时发现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无法检测风道密封性导致漏风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的空调效果变差,在制冷时容易产生凝露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由于应用的设备不同,风道是否漏风的检测也可能具体不同,但均可以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风道漏风检测方法。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以空调的风道为例进行说明。空调的风道是用来把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引到房间内不同位置的管道,由于管道运输的是空气,因此对管道的气密性要求较高,若风道出现漏风,会对管道内的气压造成影响,从而影响风道内的气流速度,降低风道的运输效率。即若风道漏风,风道内的风速会因此发生变化,因此,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风速采集传感器对风道内的风速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的风速与风道完好情况下的风速进行比较,从而判断风道是否漏风,可以对风道漏风及时检测,避免了风道漏风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后续产生的安全隐患。需要说明的是该风速采集传感器安装在风道内的监测点,该监测点可以是风道内任何一点,但是在实际的监测点选择过程中,该监测点的风速要稳定,该监测点处于风道位于空调同一运行状况下的最大风速和最小风速不能偏差太大。由于风道的形状需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因此在风道工作时,风道的有些位置存在紊流,位于紊流范围内的位置点风速变化较为剧烈不宜选做监测点,例如,风道尺寸变化处,风道的弯道处等等,容易发生紊流的位置。另外,风道内的监测点对该监测点的上风向的风道漏风处监测准确,对于该监测点的上风向的风道漏风处监测的准确率大大降低,因此本实施例中,监测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道漏风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风速采集传感器采集所述风道的监测点的风速;根据所述风速判定所述风道是否漏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漏风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风速采集传感器采集所述风道的监测点的风速;根据所述风速判定所述风道是否漏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风速判定所述风道是否漏风包括:根据所述风速确定所述监测点的风速衰减比;在所述风速衰减比超出于所述监测点的风速衰减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风道漏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点位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风速判定所述风道是否漏风包括:在所述监测点的个数为多个的情况下,根据多个监测点的风速判定所述风道是否漏风。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多个监测点的风速判定所述风道是否漏风包括:在所述多个监测点中至少一个监测点的风速衰减比超过所述风速衰减比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风道漏风;在确定所述风道漏风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多个监测点的风速衰减比判定漏风点位置,其中,所述漏风点位置位于风速衰减比与所述风速衰减比阈值相差最大的监测点与所述监测点相邻的监测点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江辉姚新祥何炜谷中锋李小怀李宗权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