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gineering antistatic plastic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lastic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polycarbonate 40 50, polypropylene 10 20, ethylene octene copolymer 10 20, nanometer silica 10 18, graphene 3 7, nanometer titanium dioxide 5 9, molybdenum oxide 2 5. The invention has stabl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trong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graphene reduces the surface resistivity of the plastics and improves the antistatic performance of the pla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用抗静电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用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聚物塑料本身对电荷泄放的性质决定了高聚物表面聚集的电荷量,它主要泄放的方式为表面传导,本体传导,以及向空气中辐射,在这三者中以表面传导为主要途径。这是因为表面电阻率一般大于体积电阻率,所述高聚物表面的静电主要受组成它的高聚物表面电所支配。未经抗静电处理的高聚物材料由于静电的积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各种危害,如吸附微尘,甚至静电放电引起火灾等严重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用抗静电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塑料理化性质稳定,耐腐性性强,添加石墨烯降低了塑料的表面电阻率,提高了塑料的抗静电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工程用抗静电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聚碳酸酯40-50份、聚丙烯10-2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0-20份、纳米二氧化硅10-18份、石墨烯3-7份、纳米二氧化钛5-9份、三氧化二钼2-5份、氧化锑3-7份、硼酸锌3-7份、二甲基硅油3-5份、液体石蜡3-5份、二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用抗静电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聚碳酸酯40‑50份、聚丙烯10‑2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0‑20份、纳米二氧化硅10‑18份、石墨烯3‑7份、纳米二氧化钛5‑9份、三氧化二钼2‑5份、氧化锑3‑7份、硼酸锌3‑7份、二甲基硅油3‑5份、液体石蜡3‑5份、二甲苯15‑20份和硅烷偶联剂2.4‑3.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用抗静电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聚碳酸酯40-50份、聚丙烯10-20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0-20份、纳米二氧化硅10-18份、石墨烯3-7份、纳米二氧化钛5-9份、三氧化二钼2-5份、氧化锑3-7份、硼酸锌3-7份、二甲基硅油3-5份、液体石蜡3-5份、二甲苯15-20份和硅烷偶联剂2.4-3.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用抗静电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聚碳酸酯43-47份、聚丙烯14-16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4-16份、纳米二氧化硅13-15份、石墨烯4-6份、纳米二氧化钛6-8份、三氧化二钼3-4份、氧化锑4-6份、硼酸锌4-6份、二甲基硅油3.5-4.5份、液体石蜡3.5-4.5份、二甲苯16-18份和硅烷偶联剂2.7-2.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用抗静电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聚碳酸酯45份、聚丙烯15份、乙烯-辛烯共聚物15份、纳米二氧化硅14份、石墨烯5份、纳米二氧化钛7份、三氧化二钼3.5份、氧化锑5份、硼酸锌5份、二甲基硅油4份、液体石蜡4份、二甲苯17份和硅烷偶联剂2.8份。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工程用抗静电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工程用抗静电塑料原料的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2)将50%重量的硅烷偶联剂溶解到乙醇中,得硅烷偶联剂溶液,将石墨烯、石蜡和二甲苯放入硅烷偶联剂溶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克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梅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