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UKI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475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其将带状的被缝制物和片状的被缝制物良好地输送。在对片状被缝制物(C)进行带状被缝制物(T)的缝接的缝纫机(10)中,具有上进给带机构(50),该上进给带机构(50)具有在进给方向对被缝制物进行输送的多个进给带和成为该进给带的进给动作的驱动源的进给电动机,上进给带机构的多个进给带具有:中央进给带(511),其与带状被缝制物接触;以及侧方进给带(512、513),其在该中央进给带的两侧相邻,与片状被缝制物接触,进给电动机分别具有:第一进给电动机(52),其进行中央进给带的输送;以及第二进给电动机(55),其进行侧方进给带的输送。

Sewing mach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ewing machine for conveying belt-shaped and sheet-shaped sewed goods well. In a sewing machine (10) for sewing a strip stitched object (T) on a sheet stitched object (C), there is an upward feed belt mechanism (50), which has a plurality of feed belts conveying the stitched object in the feed direction and a feed motor which is the driving source of the feed belt feeding action, and the upward feed belt mechanism (50). A plurality of feeding belts are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feeding belt (511), which is in contact with a belt-shaped stitched object; and a side feeding belt (512, 513), which is adjacent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central feeding belt and in contact with a sheet-shaped stitched object. The feeding motors have: a first feeding motor (52), which conveys a central feeding belt; and a second feeding belt. The motor (55) carries out the conveying of the side feed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纫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带状的被缝制物的缝接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缝纫机在将带状的被缝制物缝接于片状的被缝制物的情况下,由供给装置向片状的被缝制物上供给带状的被缝制物,将带状的被缝制物和片状的被缝制物一起由布料压脚和进给齿夹持而进行它们的输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00071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1的缝纫机将带状的被缝制物和片状的被缝制物由布料压脚和进给齿夹持而进行进给动作,因此仅下侧的片状的被缝制物成为与进给齿接触的状态,存在下述问题,即,在带状的被缝制物和片状的被缝制物之间产生进给量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带状的被缝制物和片状的被缝制物良好地输送的缝纫机。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对片状被缝制物进行带状被缝制物的缝接,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进给带机构,该上进给带机构具有:多个进给带,它们在恒定的进给方向对被缝制物进行输送;以及进给电动机,其成为该进给带的进给动作的驱动源,所述上进给带机构的多个进给带具有:中央进给带,其与所述带状被缝制物接触;以及侧方进给带,其在该中央进给带的两侧相邻,与所述片状被缝制物接触,所述进给电动机分别具有:第一进给电动机,其进行所述中央进给带的输送;以及第二进给电动机,其进行所述侧方进给带的输送。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缝纫机中,所述中央进给带配置为与所述带状被缝制物接触的位置和所述落针位置沿所述进给方向排列,且配置为相对于所述落针位置在所述进给方向下游侧与所述带状被缝制物接触。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缝纫机中,具有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对所述进给电动机的进给速度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具有设定部,该设定部分别对所述第一进给电动机的进给速度和所述第二进给电动机的进给速度进行设定输入。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缝纫机中,具有所述带状被缝制物的供给装置,该供给装置配置为在与所述中央进给带的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与该中央进给带一致的配置进行所述带状被缝制物的供给。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缝纫机中,该供给装置配置为从所述中央进给带的进给方向上游侧进行所述带状被缝制物的供给,所述带状被缝制物的供给装置具有:辊,其在恒定的进给方向对所述带状被缝制物进行输送;以及带进给电动机,其成为该辊的进给动作的驱动源,所述控制装置对所述带进给电动机的进给速度进行控制,具有设定部,该设定部分别对所述带进给电动机的进给速度和所述第一进给电动机及所述第二进给电动机的进给速度进行设定输入。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中央进给带,其与带状被缝制物接触;以及侧方进给带,其在该中央进给带的两侧相邻,与片状被缝制物接触,因此能够通过这些以任意的长度对带状被缝制物进行输送,无论长度如何,能够将带状的被缝制物良好地缝接。并且,分别通过第一进给电动机和第二进给电动机对中央进给带和两侧的侧方进给带进行输送,因此能够对带状被缝制物和片状被缝制物的进给速度的差进行调整,能够减少或控制这些速度差的影响,能够实现带状被缝制物的基于缝接缝制的缝制品质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斜视图。图2是缝纫机的落针位置周边的斜视图。图3是布料压脚机构及上进给带机构的侧视图。图4是布料压脚机构及上进给带机构的下端部的斜视图。图5是压脚板的放大斜视图。图6是表示三个进给带的高度的说明图。图7是布料压脚的斜视图。图8是带供给装置的斜视图。图9是带供给装置的侧视图。图10是折入引导部的斜视图。图11是表示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标号的说明10缝纫机11缝针12针板15针棒16缝纫机电动机20缝纫机架30布料压脚机构50上进给带机构52第一进给电动机53引导机构55第二进给电动机70带供给装置90控制装置93操作面板(设定部)94调节盘(设定部)313、314针插入贯穿部511中央进给带512左进给带(侧方进给带)513右进给带(侧方进给带)C布料(片状被缝制物)T带(带状被缝制物)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基于图1~图11,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0进行说明。图1是缝纫机10的斜视图,图2是缝纫机10的落针位置周边的斜视图。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水平的一个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水平且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将铅垂上下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另外,如图1所示,将X轴方向的一方设为“前”,将另一方设为“后”,将Y轴方向的一方设为“左”,将另一方设为“右”而进行下面的说明。缝纫机10是针对一根带状被缝制物进行通过两根针实现的二重环缝制的二重环缝缝纫机,针对作为片状被缝制物的布料C进行作为带状被缝制物的带T的缝接。此外,有时将布料C及带T统称为被缝制物。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出进行三根带T的缝接的缝纫机,但带T的根数并不限定于三根,也可以将单根或三根以外的多根的缝接设为对象。缝纫机10具有:缝纫机架20;未图示的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其将缝纫机电动机16(参照图11)作为驱动源而使六根缝针11上下移动;未图示的打环器机构,其在针板12的下侧,将缝纫机电动机16作为驱动源而使六个打环器往复移动,使打环线插入贯穿六根缝针的上线的线环的各环;未图示的下进给机构,其使进给齿从针板12的下侧进出而将被缝制物向沿X轴方向的进给方向下游侧输送;布料压脚机构30,其通过布料压脚31从上方对被缝制物进行按压;上进给带机构50,其使进给带从上方与位于针板12上的被缝制物接触而将被缝制物向进给方向下游侧(前方)输送;带供给装置70(参照图8),其将带T供给至落针位置;线调节器机构13;挑线杆机构14;以及控制装置90,其进行上述各结构的控制。[缝纫机架]缝纫机架20具有:缝纫机基座部21,其在缝纫机10的下部沿Y轴方向延伸;纵向机体部22,其从缝纫机基座部21的一端部直立设置;以及缝纫机臂部23,其从纵向机体部22的上端部向与缝纫机基座部21相同的方向伸出。在缝纫机基座部21的与纵向机体部22相反侧的端部上表面设置针板12,向在该针板12形成的针孔进行通过六根缝针11实现的落针。[缝针上下移动机构]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具有:针棒15(参照图3),其沿Z轴方向可上下移动地支撑于缝纫机臂部23的前端部;六根缝针11,它们保持于该针棒15的下端部;以及曲柄机构,其从缝纫机电动机16向针棒15赋予上下移动动作。针棒15在其下端部,将六根缝针11以沿Y轴方向排列的状态保持。缝纫机10朝向X轴方向前方输送被缝制物,在带T的宽度方向(短边方向)的两端部沿带T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形成两根线迹,与布料C进行缝接。此外,带T被供给三根,针对一根带T,通过两根缝针11使用两根上线及两根打环线进行缝制。[线调节器机构及挑线杆机构]缝纫机10进行通过上线和打环线实现的缝制,线调节器机构13由向这些各线赋予线张力的多个线调节器构成。挑线杆机构14具有使在线调节器机构13被赋予了线张力的六根上线插入贯穿的摆动式的挑线杆。该挑线杆从缝纫机电动机16得到摆动的动力,与缝针11的上下移动同步地摆动,由此在适当的定时进行各上线的提起。[打环器机构]打环器机构具有:六个打环器,它们配置在缝纫机基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机,其对片状被缝制物进行带状被缝制物的缝接,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进给带机构,该上进给带机构具有:多个进给带,它们在恒定的进给方向对被缝制物进行输送;以及进给电动机,其成为该进给带的进给动作的驱动源,所述上进给带机构的多个进给带具有:中央进给带,其与所述带状被缝制物接触;以及侧方进给带,其在该中央进给带的两侧相邻,与所述片状被缝制物接触,所述进给电动机分别具有:第一进给电动机,其进行所述中央进给带的输送;以及第二进给电动机,其进行所述侧方进给带的输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15 JP 2017-0260811.一种缝纫机,其对片状被缝制物进行带状被缝制物的缝接,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进给带机构,该上进给带机构具有:多个进给带,它们在恒定的进给方向对被缝制物进行输送;以及进给电动机,其成为该进给带的进给动作的驱动源,所述上进给带机构的多个进给带具有:中央进给带,其与所述带状被缝制物接触;以及侧方进给带,其在该中央进给带的两侧相邻,与所述片状被缝制物接触,所述进给电动机分别具有:第一进给电动机,其进行所述中央进给带的输送;以及第二进给电动机,其进行所述侧方进给带的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进给带配置为与所述带状被缝制物接触的位置和落针位置沿所述进给方向排列,且配置为相对于所述落针位置在所述进给方向下游侧与所述带状被缝制物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泽英浩玉木响一山田优水岛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JUK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