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235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小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从高至低依次排列并连通的管网、格栅池、集污池、高效改良式化粪池和人工湿地。该发明专利技术作为一种经济适用、专门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系统,填补了农村污水处理行业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的技术空白,提高了农村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降低了运行成本。

A small unpowered rural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in particular to a small unpowered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pipe network arranged and connected sequentially from high to low, a grid pool, a sewage collection pool, a highly efficient improved septic pool and a constructed wetland. The invention, as an economical and applicable system specially used for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fills the technical gap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operation cost in rural sewage treatment industry, improves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rural areas, and reduces the opera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小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小水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量在5~100m3/d,处理设施一般为一体化设备,常见工艺:“格栅→调节池→厌氧消化池→好氧消化池→二沉池”等环节。其中,在好氧处理环节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其作用原理是利用好氧菌氧化作用来处理在厌氧消化环节中未被消化的BOD。充氧方法一般都会利用罗茨风机进行曝气,经过曝气处理的污水会达到较为理想的出水效果。但在曝气的过程需要长时间大功率地运作,耗能高,污泥产量高,寿命小,操作复杂,运行费用大。而较为简单处理流程是在过滤、化粪池、然后再利用人工湿地对出水污水作进一步处理,目前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是耗能少,运作简便。但也存在出水效果不理想,人工湿地由于负荷过大而堵塞、退化等问题。在现在技术中,常用的化粪池有泥水混合化粪池与三格式化粪池。其中泥水混合化粪池是指化粪池中污水与污泥混合在一起进行污水处理,包括传统化粪池及其其他强化化粪池工艺。泥水混合化粪池有以下问题:(1)出水水质不理想,工艺运行效果不稳定;(2)污水与污泥的容积问题,由于污水和污泥是混合的因素,对污水与污泥容积界定的技术依据不明确;(3)污水停留时间,化粪池是依据平流式沉淀池的技术原则,理想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在2小时以内,在泥水混合化粪池中,污水停留时间一般设定在12小时以上,工艺设计中存在负面影响因素;(4)污泥停留时间,传统化粪池的污泥停留时间(清掏周期)是90天、180天、360天,这是按照0.8污泥缩减系数进行线性累积得出的污泥容量,而污泥自身具有降解消化性能,从污泥衡敛消纳的分析中,得出污泥累积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的累积过程,这表明传统化粪池在数学模型方面存在局限性。三格式化粪池对内部空间进行技术性设计,保障了工艺条件的稳定性,但三格式化粪池出水水质不能满足进人工湿地的水质要求,出水若直接进入人工湿地系统,造成人工湿地由于负荷过大而堵塞、退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小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无耗能的前提下处理生活污水,并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从高至低依次排列并连通的管网、格栅池、集污池、高效改良式化粪池和人工湿地,所述管网用于将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收集并输送给格栅池;所述格栅池用于对收集来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进行初过滤后输送给集污池,其中初过滤去除了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中的较大漂浮物、杂质和较大无机颗粒;所述集污池用于将经过初过滤的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污水并将混合污水输送给高效改良式化粪池;所述高效改良式化粪池内填充有生物填料,高效改良化粪池通过生物填料对混合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并将二次过滤后的混合污水输送给人工湿地,其中生物填料含厌氧菌且生物填料去除了混合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所述人工湿地包括依次连通的表面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所述表面流人工湿地通过将二次过滤后的混合污水以推流式通过表面设置的土壤及植物从而进行一次净化;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通过将一次净化后的混合污水以纵向潜流式通过垂直设置的不同介质层从而进行二次净化。优选的,所述高效改良式化粪池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过滤室和后过滤室,所述前过滤室的进水口采用琵琶弯管且所述琵琶弯管的管口前方设置有挡水板,所述生物填料填充在后过滤室内。优选的,所述前过滤室和后过滤室的顶部均设置有清掏口,所有所述清掏口均通过通气管连通,所述通气管上还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优选的,所述表面流人工湿地包括湿地区域a和外包于湿地区域a的围墙,所述湿地区域a的表面覆盖有土壤,所述土壤上覆盖有水层,土壤上还种植有水生植被,湿地区域a内还分布有表面流人工湿地集水装置,所述表面流人工湿地集水装置将一次净化后的水收集并送往垂直流人工湿地。优选的,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砾石层、砾石活性钙混合层、砾石铁屑混合层和防渗土工布及素土层,所述砾石层上覆盖土壤和水层且所述土壤上种植有水生植被。优选的,所述砾石层由砾石填充形成,所述砾石的外径为70-80mm。优选的,所述砾石活性钙混合层由活性钙与砾石以1:1形式混合形成,所述活性钙的外径为4-6mm,所述砾石的外径为5-10mm。优选的,所述砾石铁屑混合层由铁屑与砾石以1:1形式混合形成,所述铁屑的外径为2-10mm,所述砾石的外径为5-10mm。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小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作为一种经济适用、专门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系统,填补了农村污水处理行业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的技术空白,提高了农村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降低了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图;图中标记:1-格栅池;3-高效改良式化粪池;4-琵琶弯管;5-挡水板;7-通气管;9-生物填料;10-清掏口;13-表面流人工湿地;15-表面流人工湿地集水装置;17-垂直流人工湿地;18-防渗土工布及素土层;19-砾石铁屑混合层;20-砾石活性钙混合层;21-砾石层。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小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从高至低依次排列并连通的管网、格栅池1、集污池、高效改良式化粪池3和人工湿地,所述管网用于将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收集并输送给格栅池1;所述格栅池1用于对收集来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进行初过滤后输送给集污池,其中初过滤去除了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中的较大漂浮物、杂质和较大无机颗粒;所述集污池用于将经过初过滤的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污水并将混合污水输送给高效改良式化粪池3;所述高效改良式化粪池3内填充有生物填料9,高效改良化粪池通过生物填料9对混合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并将二次过滤后的混合污水输送给人工湿地,其中生物填料9含厌氧菌且生物填料9去除了混合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所述人工湿地包括依次连通的表面流人工湿地13和垂直流人工湿地17,所述表面流人工湿地13通过将二次过滤后的混合污水以推流式通过表面设置的土壤及植物从而进行一次净化;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17通过将一次净化后的混合污水以纵向潜流式通过垂直设置的不同介质层从而进行二次净化。本专利工作原理是,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分别经过管网收集,通过人工格栅的过滤进入集污池,期间去除较大漂浮物、杂质和较大无机颗粒;然后重力自流至高效改良式化粪池3,高效改良式化粪池3最关键的部分是后过滤室内设置的生物填料9,设置生物填料9以增加生物膜与污水的接触表面积,利用厌氧菌作用将大部分有机物去除;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进人工湿地水质要求。表面流人工湿地13和自然湿地类似,废水从湿地表面流过。但是,表面流人工湿地13是人工设计、监督管理的湿地系统,去污效果优于自然湿地系统。表面流人工湿地13中氧的来源主要靠水体表面扩散、植物根系的传输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是污水被投配到床区表面后,淹没整个表面,随后逐步垂直渗流到底部,可分为下行流和上行流两种,间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高至低依次排列并连通的管网、格栅池(1)、集污池、高效改良式化粪池(3)和人工湿地,所述管网用于将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收集并输送给格栅池(1);所述格栅池(1)用于对收集来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进行初过滤后输送给集污池,其中初过滤去除了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中的较大漂浮物、杂质和较大无机颗粒;所述集污池用于将经过初过滤的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污水并将混合污水输送给高效改良式化粪池(3);所述高效改良式化粪池(3)内填充有生物填料(9),高效改良化粪池通过生物填料(9)对混合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并将二次过滤后的混合污水输送给人工湿地,其中生物填料(9)含厌氧菌且生物填料(9)去除了混合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所述人工湿地包括依次连通的表面流人工湿地(13)和垂直流人工湿地(17),所述表面流人工湿地(13)通过将二次过滤后的混合污水以推流式通过表面设置的土壤及植物从而进行一次净化;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17)通过将一次净化后的混合污水以纵向潜流式通过垂直设置的不同介质层从而进行二次净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高至低依次排列并连通的管网、格栅池(1)、集污池、高效改良式化粪池(3)和人工湿地,所述管网用于将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收集并输送给格栅池(1);所述格栅池(1)用于对收集来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进行初过滤后输送给集污池,其中初过滤去除了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中的较大漂浮物、杂质和较大无机颗粒;所述集污池用于将经过初过滤的生活污水、厕所污水和食堂污水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污水并将混合污水输送给高效改良式化粪池(3);所述高效改良式化粪池(3)内填充有生物填料(9),高效改良化粪池通过生物填料(9)对混合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并将二次过滤后的混合污水输送给人工湿地,其中生物填料(9)含厌氧菌且生物填料(9)去除了混合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所述人工湿地包括依次连通的表面流人工湿地(13)和垂直流人工湿地(17),所述表面流人工湿地(13)通过将二次过滤后的混合污水以推流式通过表面设置的土壤及植物从而进行一次净化;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17)通过将一次净化后的混合污水以纵向潜流式通过垂直设置的不同介质层从而进行二次净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改良式化粪池(3)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过滤室和后过滤室,所述前过滤室的进水口采用琵琶弯管(4)且所述琵琶弯管(4)的管口前方设置有挡水板(5),所述生物填料(9)填充在后过滤室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张瑜倩朱召军张红川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正大环境科技咨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