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着剂及粘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30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形成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具有良好的弯曲性、具有良好的再剥离性、且再剥离后的被附着体污染少的粘着层的粘着剂及粘着片。一种粘着剂,包含: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其为包含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x2)的多元醇(x)、与聚异氰酸酯(y)的反应产物;以及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所述粘着剂中,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x2)包含在一分子中具有一个以上的乙烯氧基且数量平均分子量超过3,000的三官能以上的聚醚多元醇(x2H),聚异氰酸酯(y)包含二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y1)。

Adhesives and adhesiv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adhesive and adhesive sheet which can form an adhesive layer with good wettability, good flexibility, good re-peeling property, and less contaminated by the adhesives after re-peeling. An adhesive comprising a polyurethane polyol (A), a polyol (x) containing more than trifunctional polyols (x2), a reaction product with polyisocyanate (y), and a polyfunctional isocyanate compound (B), wherein more than trifunctional polyols (x2) are contained in a molecule having more than one ethyl group. Polyether polyols (x2H) with an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more than 3,000 and an enoxyl group contain difunctional isocyanates (y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着剂及粘着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着剂及粘着片。
技术介绍
自从前以来,作为各种构件的表面保护片,广泛使用在基材片上形成有粘着层的粘着片。作为粘着剂,有丙烯酸系粘着剂、硅酮系粘着剂、及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等。丙烯酸系粘着剂的粘着力优异,但因粘着力强,故贴附于被附着体后的再剥离性欠佳。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经时后,因粘着力的上升而再剥离性进一步降低,有容易产生在再剥离后粘着剂成分残留于被附着体的表面的被附着体污染的倾向。关于硅酮系粘着剂,也有容易产生被附着体污染、进而分子量较低的硅酮系树脂挥发并吸附于电子元件等设备的表面而引起不良状况的担忧。相对于此,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相对于被附着体具有良好的密接性,同时再剥离性也比较优异,且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不易挥发。本说明书中,“粘着剂”为具有再剥离性的粘着剂(再剥离型粘着剂),“粘着片”为具有再剥离性的粘着片(再剥离粘着片)。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display,OELD)等平板显示器、以及将所述平板显示器与触摸屏组合而成的触摸屏显示器可广泛地用于电视(television,TV)、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手机、及可携式信息终端等电子设备。氨基甲酸酯系粘着片可适宜地用作平板显示器及触摸屏显示器、以及它们的制造步骤中所制造或使用的基板(玻璃基板、及在玻璃基板上形成有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膜的ITO/玻璃基板等)及光学构件等的表面保护片。粘着层优选相对于玻璃等被附着体而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将粘着片贴附于被附着体时气泡不会卷入贴附界面。在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中,为了提高润湿性,有时会添加塑化剂。然而,在塑化剂的添加量多的情况下,有产生再剥离后粘着剂成分残留于被附着体的表面的被附着体污染的担忧。因此,塑化剂的添加量优选较少,更优选不添加塑化剂。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优选即便为塑化剂的添加量少/优选不添加塑化剂的调配组成,也具有良好的润湿性。粘着片有时会被贴附于具有弯曲部分的显示器。另外,在OELD等显示器中,通过使用塑料膜作为基板而可实现可挠化,粘着片有时会在贴附于可挠性的被附着体的状态下被弯曲。在用于这种用途的粘着片中,优选粘着层具有难以自被附着体剥离的良好弯曲性。粘着片优选具有当自被附着体取下时可容易地自被附着体再剥离的良好再剥离性。作为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的制造方法,有以下方法:使用作为多元醇及聚异氰酸酯的反应产物的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以及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方法;以及不使用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而使多元醇与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一次性反应的方法(单次法(oneshotmethod))。一般而言,使用了利用单次法而获得的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的粘着层坚硬,无法具有良好的弯曲性。另外,有因硬化收缩而粘着层的表面平滑性也容易劣化的倾向。使用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的方法因容易使粘着力与凝聚力变得适宜而优选。作为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的原料多元醇,可并用二官能多元醇与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一般而言,二官能多元醇具有二维交联性,可对粘着层赋予适度的柔软性,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具有三维交联性,可对粘着层赋予适度的硬度。通过并用这些多元醇,可获得具有适宜的凝聚力与粘着力的粘着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其包含: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含有每一分子的平均官能基数为2.2~3.4的聚醚多元醇(a)、聚异氰酸酯化合物(b)及催化剂(c);以及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专利文献1中的权利要求1)。在专利文献1中,优选聚醚多元醇(a)为聚醚二醇与聚醚三醇的混合物(专利文献1中的权利要求3)。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其含有聚氨基甲酸酯树脂(A)、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以及选自聚亚烷基二醇系化合物、环氧系化合物及磷酸酯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C)(专利文献2中的权利要求1)。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作为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的原料多元醇而并用二官能多元醇与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的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的合成例(合成例1~合成例5)。再者,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的各种成分的符号为以文献中记载的符号的方式直接进行记载者,与本专利技术的粘着剂中所使用的各种成分的符号无关。[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18279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5-72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优选聚醚二醇为二官能聚丙二醇(a1),聚醚三醇为三官能聚丙二醇(a2)(专利文献1中的权利要求4、合成例1~合成例7)。在专利文献1的合成例1~合成例7中,聚醚二醇(a1)的数量平均分子量仅为1,000,聚醚三醇(a2)的数量平均分子量为350~3,000。在使用了上述合成例1~合成例7的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的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1~实施例12中未使用润湿剂。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见解,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1~实施例12的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的润湿性不充分,当将粘着片贴附于被附着体时气泡容易卷入贴附界面(参照后述[实施例]一项的比较例2)。在专利文献2的合成例1~合成例3、合成例5中,作为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而使用了艾迪科聚醚(ADEKApolyether)AM-302(末端环氧乙烷封端的三官能聚丙二醇,分子量3,000,艾迪科(ADEKA)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见解,在使用了上述合成例~合成例3、合成例5的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的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1~实施例15、实施例17、实施例18的氨基甲酸酯系粘着剂中,难以形成具有良好的弯曲性的粘着层(参照后述[实施例]一项的比较例1)。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这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润湿性而使用了塑化剂((C)成分),从而也有再剥离后粘着剂残留于被附着体的表面的被附着体污染的课题(参照后述[实施例]一项的比较例1)。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形成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具有良好的弯曲性、具有良好的再剥离性、且再剥离后的被附着体污染少的粘着层的粘着剂。[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粘着剂为如下的粘者剂,其包含: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其为包含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x2)的多元醇(x)、与聚异氰酸酯(y)的反应产物;以及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所述粘着剂中,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x2)包含在一分子中具有一个以上的乙烯氧(EO)基且数量平均分子量(Mn)超过3,000的三官能以上的聚醚多元醇(x2H),聚异氰酸酯(y)包含二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y1)。本专利技术的粘着剂为将包含所述成分(A)、成分(B)的多种材料调配而成的组合物,但在粘着剂中,也存在包含成分(A)、成分(B)的多种调配成分均不作为独立的成分明确存在的情况。即,也有在本专利技术的粘着剂中含有包含成分(A)、成分(B)的多种调配成分部分地进行反应而获得的反应产物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粘着片包括基材片、以及包含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粘着剂的硬化物的粘着层。一般而言,片状物根据厚度及宽度而被称作“带”、“膜”、或“片”。本说明书中,并未特别区分它们,设为使用“片”这一用语作为表示包括它们的概念的用语。本说明书中,只要未特别注明,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粘着剂,其特征在于,包含: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其为包含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x2)的多元醇(x)、与聚异氰酸酯(y)的反应产物;以及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所述粘着剂中,所述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x2)包含在一分子中具有一个以上的乙烯氧基且数量平均分子量超过3,000的三官能以上的聚醚多元醇(x2H),所述聚异氰酸酯(y)包含二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y1)。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14 JP 2017-0247491.一种粘着剂,其特征在于,包含:聚氨基甲酸酯多元醇(A),其为包含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x2)的多元醇(x)、与聚异氰酸酯(y)的反应产物;以及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B),所述粘着剂中,所述三官能以上的多元醇(x2)包含在一分子中具有一个以上的乙烯氧基且数量平均分子量超过3,000的三官能以上的聚醚多元醇(x2H),所述聚异氰酸酯(y)包含二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y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x)还包含二官能多元醇(x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官能多元醇(x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邉慎吾斋藤秀平戸根嘉孝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东洋科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