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和平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67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包括护角本体;所述护角本体包括上护角板、下护角板和侧护角板,所述侧护角板固设于上护角板与下护角板的同侧,侧护角板、上护角板和下护角板形成三面包围的卡扣式护角结构;卡扣式护角上形成卡扣槽,所述卡扣槽内形成可弹性变形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抵接于轮毂边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通过在轮毂上增加呈卡扣结构的三面包围的护角结构,护角结构上的卡扣槽与轮毂的边缘相贴合实现防护作用,卡扣槽内的承载面是由弹性材料制成,贴合性高,匹配度强,能够有效避免轮毂在包装运输过程中转动,进而减少轮毂的磨损,保证轮毂的外观。

A corner protector for wheel hub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rner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a wheel hub, including a corner protection body,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corner protection board, a lower corner protection board and a side corner protection board. The side corner protection board is fix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upper corner protection board and the lower corner protection board, and the side corner protection board, the upper corner protection board and the lower corner protection board form a clip-on corner protection structure surrounded by three breads. A buckle groove is formed on the buckle type angle guard, and an elastic deformation bearing surface is formed in the buckle groove, and the bearing surface is butted against the rim of the hub.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angle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the hub is added by adding a three-envelope angle protection structure with a buckle structure on the hub, and the buckle groove on the angle protection struct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edge of the hub to realize the protection function. The bearing surface in the buckle groove is made of elastic material, which has high adhesion and strong matching, and can be effectively avoided. The hub rotates in the process of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thereby reducing the wear of the wheel hub and ensuring the appearance of the hu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
本技术涉及护角装置
,具体是一种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
技术介绍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轿车的轮毂轴承过去最多的是成对使用单列圆锥滚子或球轴承。随着技术的发展,轿车已经广泛的使用轿车轮毂单元。轮毂轴承单元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日益增长,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是由双列角接触轴承组成。第二代在外滚道上有一个用于将轴承固定的法兰,可简单的将轴承套到轮轴上用螺母固定。使得汽车的维修变的容易。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是采用了轴承单元和防抱刹系统相配合。轮毂单元设计成有内法兰和外法兰,内法兰用螺栓固定在驱动轴上,外法兰将整个轴承安装在一起。由于内设轴承,导致轮毂在包装运输过程中易转动,进而与外界的物体相接触造成轮毂的外表面被刮伤,影响新品的外观,进而影响轮毂的销量或使用,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该护角结构巧妙,防护作用好,能够有效避免轮毂在包装运输过程中转动,进而避免轮毂刮伤,有效保护轮毂的外观,提升轮毂的品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包括护角本体;所述护角本体包括上护角板、下护角板和侧护角板,所述侧护角板固设于上护角板与下护角板的同侧,侧护角板、上护角板和下护角板形成三面包围的卡扣式护角结构;卡扣式护角上形成卡扣槽,所述卡扣槽内形成可弹性变形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为曲面,所述承载面抵接于轮毂边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护角板的短边与长边之间通过第一圆角过渡;所述第一圆角的半径为8mm~12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圆角的半径为10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护角板的长边边沿呈弧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护角板的宽度小于上护角板的宽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护角板的短边与长边之间通过第二圆角过渡;所述第二圆角的半径为5.5mm~7.5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圆角的半径为6.5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护角板的长边上设有第一直边,第一直边中心轴线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斜边与第二斜边;第一斜边与第二斜边之间、第二斜边与第一直边之间均呈圆角过渡;所述第二斜边的延长线与第一直边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110°~13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载面由橡胶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护角板、下护角板和侧护角板一体注塑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通过在轮毂上增加呈卡扣结构的三面包围的护角结构,护角结构上的卡扣槽与轮毂的边缘相贴合实现防护作用,卡扣槽内的承载面是由弹性材料制成,贴合性高,匹配度强,能够有效避免轮毂在包装运输过程中转动,进而减少轮毂的磨损,保证轮毂的外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中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的后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的右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的仰视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的结构剖视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应用在轮毂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护角板;11、第一圆角;2、下护角板;21、第二圆角;22、第一斜边;23、第二斜边;24、第一直边;3、侧护角板;4、承载面;5、卡扣槽;6、轮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包括用于保护轮毂6的护角本体。护角本体包括上护角板1、下护角板2和侧护角板3,上护角板1的下表面与轮毂6的表面贴合,下护角板2的上表面与轮毂6的表面贴合。侧护角板3设于上护角板1和下护角板2的侧边,与上护角板1和下护角板2固定连接,上护角板1、下护角板2和侧护角板3可一体注塑形成,一体注塑形成的加工方式,使得护角结构可靠、紧凑程度高,相对于原有各护角板分开制造后再组装的方式,本技术提高了护角的组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保证了该护角结构的使用寿命。侧护角板3与上护角板1相互垂直设置,侧护角板3和下护角板2之间也相互垂直设置,则上护角板1与下护角板2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平行设置的设置方式可保证起到防止轮毂损伤的同时便于后期将护角结构取下,降低护角取下的难度。如图5所示,侧护角板3、上护角板1和下护角板2形成三面包围的卡扣式护角结构,护角通过其上的卡扣槽5卡接在轮毂6上,实现轮毂6位置的固定。卡扣槽5内形成与轮毂6边缘相抵接的承载面4,承载面4为曲面,多个曲面状的承载面4设置在卡扣槽5内,承载面4距侧护角板3内侧的距离大小不一,可适应多种类的轮毂6,增强护角结构的适用性。承载面4由弹性材料制成,可弹性变形,适用于不同形状的,边缘弧度不同的轮毂6,使得护角结构适用性强。承载面4可由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的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护角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在使用时,只要将护角上的卡扣槽5与轮毂6的边缘相贴合,就可实现轮毂6的固定,避免轮毂6在包装运输过程中转动造成的磨损。如图6所示,承载面4受力可向内挤压,以保证承载面4与轮毂6的边缘相贴合,保证护角的使用效果。上护角板1的短边与长边之间通过第一圆角11过渡,第一圆角11的半径为8mm~12mm,第一圆角11的半径为10mm,便于加工制作,且圆角的设置方式与传统的直角边相比,圆滑、触感强,还可减轻传统的直角边对装配人员的伤害。上护角板1的长边边沿呈弧形,能够与轮毂6完好贴合的同时,还便于后期将护角从轮毂6上取下,使用户可以找到着力点,降低取下过程中对护角的操作难度。还可在护角中的上护角板1或者下护角板2或者同时在上护角板1和下护角板2上设置向内凹陷的凹槽,方便操作人员手指的探入,找准手指的着力点,方便对护角进行装配或拆卸。下护角板2的宽度小于上护角板1的宽度,同样可实现方便操作人员手指的探入,找准手指着力点,方便对护角进行装配或拆卸的效果。下护角板2的短边与长边之间通过第二圆角21过渡;上述第二圆角21的半径为5.5mm~7.5mm,第二圆角21的半径最好为6.5mm,方便加工制作,且保证护角使用效果的前提下,材料最省。下护角板2的长边上设有第一直边24,第一直边24中心轴线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斜边22与第二斜边23,第一斜边22与第二斜边23之间、第二斜边23与第一直边24之间均呈圆角过渡,上述第二斜边23的延长线与第一直边24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110°~130°,最好为120°,与轮毂6的匹配度及下护角板2边沿曲面的光滑度更好,可以增强用户的触感,该护角结构还可用在除轮毂6之外的其他物体上,同样能实现防护效果,有利于该护角结构在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护角结构应用在轮毂6上,通过呈卡扣结构的三面包围的护角结构,护角结构上的卡扣槽5与轮毂6边缘相贴合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角本体;所述护角本体包括上护角板(1)、下护角板(2)和侧护角板(3),所述侧护角板(3)固设于上护角板(1)与下护角板(2)的同侧,侧护角板(3)、上护角板(1)和下护角板(2)形成三面包围的卡扣式护角结构;卡扣式护角上形成卡扣槽(5),所述卡扣槽(5)内形成可弹性变形的承载面(4);所述承载面(4)为曲面,所述承载面(4)抵接于轮毂(6)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角本体;所述护角本体包括上护角板(1)、下护角板(2)和侧护角板(3),所述侧护角板(3)固设于上护角板(1)与下护角板(2)的同侧,侧护角板(3)、上护角板(1)和下护角板(2)形成三面包围的卡扣式护角结构;卡扣式护角上形成卡扣槽(5),所述卡扣槽(5)内形成可弹性变形的承载面(4);所述承载面(4)为曲面,所述承载面(4)抵接于轮毂(6)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角板(1)的短边与长边之间通过第一圆角(11)过渡;所述第一圆角(11)的半径为8mm~12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角(11)的半径为1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角板(1)的长边边沿呈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轮毂的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角板(2)的宽度小于上护角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盛和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