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便引流肛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934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便引流肛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肛管本体和位于一端的插接管和调节组件以及另一端的盛装袋;插接管由软质硅胶制成,调节组件包括有固定盘和转动盘和插接杆,插接杆一端从插接管的端部向外延伸,并且在贯穿转动盘后与固定盘滑移连接,转动盘上设置有调节槽,固定盘上设置有滑移槽,固定盘和转动盘上均贯穿设置有用于连通肛管本体和插接管的通孔,调节槽成螺旋设置,滑移槽沿固定盘的径向设置,转动盘上设置有能够罩设于固定盘一端的转动筒,固定盘与转动筒螺纹连接,固定盘上螺接有用于供转动筒限位的限位环,插接管上设有气囊。该肛管能够克服现将肛管用针缝在病人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固定,以及肛管外径尺寸固定的缺点。

A stool draining anal can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al tube for defecation drainage, the technical scheme essentials of which include an anal tube body, a plug and adjusting assembly at one end and a container bag at the other end; the plug tube is made of soft silica gel, and the adjusting assembly includes a fixed disk, a rotating disk and a plug rod, and one end of the plug rod extends outward from the end of the plug tube. The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and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fixed plate are both penetrated with through holes for connecting the anal tube body and the insertion pipe. The adjusting groove is arranged in a helical way, and the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rota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A rotating cylinder which can cover one end of the fixed disk is arranged, and the fixed disk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cylinder thread, and the fixed disk is screwed with a limit ring for the rotating cylinder, and an air bag is arranged on the inserting tube. The anal canal can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fixing the anal canal on the skin around the patient's anus by needle sewing and fixing the external diameter of the anal ca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便引流肛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便引流肛管。
技术介绍
病人在做直肠手术或因其他原因直肠内受到创伤时,为了不使病人排便时直肠内壁的伤口受感染,一般的方法是在病人的直肠内壁插一根肛管来与直肠内壁隔离,病人排泄的粪便通过肛管排出。排便时为了不使肛管滑脱,现有的固定方法是将肛管用针缝在病人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固定,这样一方面给受伤的病人又增加了痛苦,缝在皮肤上的针眼还容易发炎感染;另一方面,由于肛管的外径尺寸固定设置,无法适用于各类病人的肛门,若肛管外径较小则易导致肛管脱落,若肛管外径较大则在肛管插入肛门时增加患者痛苦。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开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便引流肛管,该肛管能够克服现将肛管用针缝在病人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固定,以及肛管外径尺寸固定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便引流肛管,包括有肛管本体,所述肛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肛门内的插接管和用于调节插接管直径的调节组件,所述肛管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盛装排泄物的盛装袋;所述插接管由软质硅胶制成,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固定于肛管本体端部的固定盘、和与固定盘转动连接的转动盘、和插接于插接管管壁内的硬质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长度方向与插接管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并且插接杆位于插接管管壁厚度方向的中部,所述插接杆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匀分布成环状结构,所述插接杆一端从插接管的端部向外延伸,并且在贯穿转动盘后与固定盘滑移连接,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用于供插接杆贯穿的调节槽,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与插接杆滑移连接的滑移槽,所述调节槽和滑移槽的宽度尺寸与插接杆的外径尺寸相适配,并且调节槽和滑移槽的数量与插接杆的数量相适配,所述固定盘和转动盘上均贯穿设置有用于连通肛管本体和插接管的通孔,所述调节槽成螺旋设置,并且其螺旋轨迹成阿基米德螺线结构设置,所述转动盘的中心至调节槽的距离尺寸沿调节槽的长度方向逐渐增长,所述滑移槽沿固定盘的径向设置,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能够罩设于固定盘一端的转动筒,所述固定盘与转动筒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盘上螺接有用于供转动筒限位的限位环;固定盘从转动筒内向外旋出的过程中,调节槽配合滑移槽能够带动插接杆向转动盘的周边滑移,固定盘旋入转动筒内的过程中,调节槽配合滑移槽能够带动插接杆向转动盘的中心滑移;所述插接管的外侧壁上凸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所述气囊的数量与插接杆的数量保持一致,并且气囊与插接杆间隔排列设置于插接管的外侧壁上,所述肛管本体的管壁上设置有与气囊相连通的气管。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向外凸设成弧形结构设置,所述气囊的长度方向与插接管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肛管本体上靠近插接管的一端设置有臀贴,所述臀贴由软质硅胶制成薄片状,并且成臀形结构设置,所述臀贴的上端面设置有可粘接在皮肤上的粘接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肛管本体用于连接盛装袋的接口处设置有同轴的第一内管和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内管的端面位于第一外管内,所述盛装袋用于连接肛管本体的接口处设置有同轴的第二内管和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内管的端面位于第二外管内,所述第一内管与第一外管之间留有供第二内管插入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内管与第二外管之间留有供第一外管插入的第二间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内管与第二内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外管的外侧壁和第二外管的内侧壁均成可贴合的圆锥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外管的外径尺寸从开口端沿其长度方向成逐渐增大设置,所述第二外管的内径尺寸从开口端沿其长度方向成逐渐减小设置,第一内管与第二内管于螺接过程中第一外管的锥形外侧壁与第二外管的锥形内侧壁逐渐靠近直至贴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外管与第二外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内管的外侧壁和第二内管的内侧壁均成可贴合的圆锥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内管的外径尺寸从开口端沿其长度方向成逐渐增大设置,所述第二内管的内径尺寸从开口端沿其长度方向成逐渐减小设置,第一外管与第二外管于螺接过程中第一内管的锥形外侧壁与第二内管的锥形内侧壁逐渐靠近直至贴合。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插接管在调节组件未对其进行调节之前插接管的管径较小,从而能够方便插入到肛门内,然后旋转转动筒,令固定盘从转动筒内向外旋出,插接杆能够沿着调节槽和滑移槽的长度方向向转动盘的周边滑移,从而能够将插接管的管径进行扩张调节,为避免括约肌夹持着插接管而令转动筒反向转动,通过将螺接于固定盘上的限位环与转动筒底部抵接,能够有效避免转动筒反向转动,从而能够方便将扩张后的插接管支撑固定在肛门内,避免肛管本体滑脱;调节组件调控插接管管径过程中通过插接杆沿调节槽和滑移槽的长度方向滑移实现,因此调节范围更广更灵活,能够适用于患者各类尺寸的肛门,适用范围广,并且插接管管径可调,有利于减轻插接管插入患者肛门内的痛苦。而且通过调节组件将插接管扩张后也能够将其固定在肛门内,同时进一步配合使用气囊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从而无需采用针缝方式,有利于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且伤口不易感染,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大便引流肛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肛管本体与盛装袋接口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肛管本体;11、第一内管;12、第一外管;13、第一间隙;14、臀贴;2、插接管;3、调节组件;31、固定盘;311、滑移槽;32、转动盘;321、调节槽;322、转动筒;33、插接杆;34、通孔;35、限位环;4、盛装袋;41、第二内管;42、第二外管;43、第二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4所示,一种大便引流肛管,包括有肛管本体1,肛管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肛门内的插接管2和用于调节插接管2直径的调节组件3,肛管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盛装排泄物的盛装袋4;插接管2在调节组件3未对其进行调节之前插接管2的管径较小,可方便插入到肛门内,之后再通过调节组件3将插接管2的管径进行扩张调节,能够方便将扩张后的插接管2支撑固定在肛门内,有利于避免肛管本体1滑脱。插接管2由软质硅胶制成,调节组件3包括有固定于肛管本体1端部的固定盘31、和与固定盘31转动连接的转动盘32、和插接于插接管2管壁内的硬质插接杆33,插接杆33的长度方向与插接管2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并且插接杆33位于插接管2管壁厚度方向的中部,插接杆33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匀分布成环状结构,插接杆33一端从插接管2的端部向外延伸,并且在贯穿转动盘32后与固定盘31滑移连接,转动盘32上设置有用于供插接杆33贯穿的调节槽321,固定盘31上设置有与插接杆33滑移连接的滑移槽311,调节槽321和滑移槽311的宽度尺寸与插接杆33的外径尺寸相适配,并且调节槽321和滑移槽311的数量与插接杆33的数量相适配,固定盘31和转动盘32上均贯穿设置有用于连通肛管本体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便引流肛管,包括有肛管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肛管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肛门内的插接管(2)和用于调节插接管(2)直径的调节组件(3),所述肛管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盛装排泄物的盛装袋(4);所述插接管(2)由软质硅胶制成,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有固定于肛管本体(1)端部的固定盘(31)、和与固定盘(31)转动连接的转动盘(32)、和插接于插接管(2)管壁内的硬质插接杆(33),所述插接杆(33)的长度方向与插接管(2)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并且插接杆(33)位于插接管(2)管壁厚度方向的中部,所述插接杆(33)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匀分布成环状结构,所述插接杆(33)一端从插接管(2)的端部向外延伸,并且在贯穿转动盘(32)后与固定盘(31)滑移连接,所述转动盘(32)上设置有用于供插接杆(33)贯穿的调节槽(321),所述固定盘(31)上设置有与插接杆(33)滑移连接的滑移槽(311),所述调节槽(321)和滑移槽(311)的宽度尺寸与插接杆(33)的外径尺寸相适配,并且调节槽(321)和滑移槽(311)的数量与插接杆(33)的数量相适配,所述固定盘(31)和转动盘(32)上均贯穿设置有用于连通肛管本体(1)和插接管(2)的通孔(34),所述调节槽(321)成螺旋设置,并且其螺旋轨迹成阿基米德螺线结构设置,所述转动盘(32)的中心至调节槽(321)的距离尺寸沿调节槽(321)的长度方向逐渐增长,所述滑移槽(311)沿固定盘(31)的径向设置,所述转动盘(32)上设置有能够罩设于固定盘(31)一端的转动筒(322),所述固定盘(31)与转动筒(32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盘(31)上螺接有用于供转动筒(322)限位的限位环(35);固定盘(31)从转动筒(322)内向外旋出的过程中,调节槽(321)配合滑移槽(311)能够带动插接杆(33)向转动盘(32)的周边滑移,固定盘(31)旋入转动筒(322)内的过程中,调节槽(321)配合滑移槽(311)能够带动插接杆(33)向转动盘(32)的中心滑移;所述插接管(2)的外侧壁上凸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所述气囊的数量与插接杆(33)的数量保持一致,并且气囊与插接杆(33)间隔排列设置于插接管(2)的外侧壁上,所述肛管本体(1)的管壁上设置有与气囊相连通的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便引流肛管,包括有肛管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肛管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肛门内的插接管(2)和用于调节插接管(2)直径的调节组件(3),所述肛管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盛装排泄物的盛装袋(4);所述插接管(2)由软质硅胶制成,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有固定于肛管本体(1)端部的固定盘(31)、和与固定盘(31)转动连接的转动盘(32)、和插接于插接管(2)管壁内的硬质插接杆(33),所述插接杆(33)的长度方向与插接管(2)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并且插接杆(33)位于插接管(2)管壁厚度方向的中部,所述插接杆(33)设置有多个,并且均匀分布成环状结构,所述插接杆(33)一端从插接管(2)的端部向外延伸,并且在贯穿转动盘(32)后与固定盘(31)滑移连接,所述转动盘(32)上设置有用于供插接杆(33)贯穿的调节槽(321),所述固定盘(31)上设置有与插接杆(33)滑移连接的滑移槽(311),所述调节槽(321)和滑移槽(311)的宽度尺寸与插接杆(33)的外径尺寸相适配,并且调节槽(321)和滑移槽(311)的数量与插接杆(33)的数量相适配,所述固定盘(31)和转动盘(32)上均贯穿设置有用于连通肛管本体(1)和插接管(2)的通孔(34),所述调节槽(321)成螺旋设置,并且其螺旋轨迹成阿基米德螺线结构设置,所述转动盘(32)的中心至调节槽(321)的距离尺寸沿调节槽(321)的长度方向逐渐增长,所述滑移槽(311)沿固定盘(31)的径向设置,所述转动盘(32)上设置有能够罩设于固定盘(31)一端的转动筒(322),所述固定盘(31)与转动筒(32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盘(31)上螺接有用于供转动筒(322)限位的限位环(35);固定盘(31)从转动筒(322)内向外旋出的过程中,调节槽(321)配合滑移槽(311)能够带动插接杆(33)向转动盘(32)的周边滑移,固定盘(31)旋入转动筒(322)内的过程中,调节槽(321)配合滑移槽(311)能够带动插接杆(33)向转动盘(32)的中心滑移;所述插接管(2)的外侧壁上凸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所述气囊的数量与插接杆(33)的数量保持一致,并且气囊与插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芳张大贵林孝坤王雅蘋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