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89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洗衣机,包括盛放洗衣水的外桶;设置在所述外桶的内部,其底面设有波轮的内桶;设置在所述外桶的下侧的含有电机的传动装置,所述电机包含有为内桶和波轮产生驱动力的外转子式感应电机;对由所述感应电机驱动的内桶和波轮进行制动的用于控制中断装置的中断电机;对传向所述内桶的感应电机动力进行约束的用于控制啮合装置的啮合电机;对向外排出所述外桶内洗衣水的排出装置进行控制的排水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机械方式分别独立地控制洗衣机制动、洗涤行程和脱水行程的切换,其中中断电机和啮合电机以及排水电机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桶底面,分别独立地进行工作,提高了洗衣机的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有外转子式感应电机的洗衣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以机械方式分别独立地控制洗衣机制动、洗涤行程和脱水行程的切换、洗衣水的排水等动能的洗衣机。
技术介绍
洗衣机是利用水和洗涤剂的作用,通过洗涤、清洗、脱水、干燥等过程,对洗衣桶内的衣物、枕具等(以下统称为衣物)进行洗衣,除去其污染物的装置。图1为传统技术的洗衣机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技术的洗衣机电机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洗衣机包括形成外观的外壳2、被支撑部件4a悬挂固定在所述外壳2内部,用于盛放洗衣水的外桶4、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外桶4内部,在底面设有波轮6,在侧面形成有水孔的内桶8、位于所述外桶4的下侧,为所述波轮6以及内桶8产生驱动力的电机30、上部固定在所述外桶下部中央,下方设有电机30,对电机30的转轴36可旋转地支撑的轴承罩10、设置在所述轴承罩10和电机30之间,有所选择地向所述波轮6和内桶8提供动力的啮合装置20。这里,所述外桶4的下部,设有排水装置12,把所述外桶4内的洗衣水排向洗衣机外部。所述排水装置12由一端连通在所述外桶4排水口4b的排水阀门14、设置在所述外桶4的底面,对排水阀门14的开闭进行调节的排水电机16、连通地设置在所述排水阀门14的另一端,对通过排水阀门14排出的洗衣水导流到外部的排水管。所述轴承罩10安装在所述外桶4的中心,其下方设有所述电机30。在轴承罩10的的顶面和底面,贯穿设置所述电机30的转轴,其内部设有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电机30转轴36的轴承10a。作为所述电机30,使用外转子式无刷直流电机(BLDC)电机。所述(BLDC)电机30通过调节接通的电源,可以控制电机30的速度,让所述波轮6或内桶以多种速度进行旋转。所述电机30的转轴36包括上端部连接在内桶8上端部并具有中空结构的脱水轴36a、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脱水轴36a中空的内侧,下端部与所述电机30连接,上端部与所述波轮6连接的洗涤轴36b。另外,所述啮合装置20包括安装并固定在所述轴承罩10底面的连接止挡件22、以可轴向滑动地按花键方式结合在所述脱水轴36a下端部的离合器上、一侧连接在所述离合器24上让所述离合器24按轴向方向滑动使之与所述电机30和连接止挡件22中的某一个啮合的啮合杠杆26、设置在所述啮合杠杆26的另一侧对所述啮合杠杆26进行操作的啮合电机28。在所述离合器24的底面,形成有第1啮合齿轮24a,顶面形成有第1定子齿轮24b。所述第1啮合齿轮24a与形成在所述电机30的第2啮合齿轮44a有所选择地啮合。所述第1定子齿轮24b与形成在所述连接止挡件22的第2固定齿轮22a有所选择地啮合。所述离合器24在所述啮合杠杆26的作用下进行下降,让所述第1啮合齿轮24a和第2啮合齿轮44a啮合,可以把所述电机30的动力传向脱水轴36a。所述离合器24在所述啮合杠杆26的作用下被上升时,所述第1固定齿轮24b和所述第2固定齿轮22a啮合,所述电机30的动力不能传向脱水轴36a。具有上述结构的洗衣机,其工作原理如下。给所述电机30接通直流电源后,如果在所述啮合装置20的作用下离合器24与连接止挡件22啮合,则所述电机30的动力通过洗涤轴36b只传向波轮6。通过适当地调节所述电机30的速度,利用所述波轮6进行衣物的洗涤和清洗。另外,给所述电机30接通直流电源后,如果在所述啮合装置20的作用下离合器24与电机30啮合,则所述电机30的动力通过洗涤轴36b和脱水轴36a同时传向波轮6和内桶8,通过让所述电机30高速旋转,使波轮和内桶8进行高速旋转,进行衣物的脱水。如图1、2所示,传统技术的洗衣机电机包括设置、固定在所述轴承罩10底面的定子32、环抱所述定子32的外侧,通过与所述定子32之间的电磁力进行旋转的转子34、下端部设置在所述转子34上,上端部固定在所述波轮6上的转轴36。这里,所述定子32由环状磁芯37和卷绕在所述磁芯37上,与外部电源接通的线圈38构成。磁芯37由多片铁片叠放而成。所述磁芯37的顶面和底面设有绝缘体39。磁芯37的内周面周围,形成有数个向内突出的组装部37a。所述组装部37a上形成有组装孔,被组装螺栓37b固定在所述轴承罩10的下部。另外,所述转子34由环抱所述定子32的外围面以及底面的转子框架40、设置在所述转子框架40内周面通过与定子32之间的电磁力进行旋转的转子磁体34、设置在所述转子框架40的底面中央,让所述转轴36的下端部固定的转子衬套44。所述转子框架40具有顶面开放的电机鼓结构,其底面中心部位,贯穿地设有转轴36的同时形成有固定所述转子衬套44的衬套固定部40a。所述衬套固定部40a的外侧圆周方向,相隔一定间隔,形成有多个下部通风孔40b和下部叶片40c。所述下部叶片40c形成在下部通风孔40b的一侧,所述下部通风孔40b和下部叶片40c长长地形成在转子框架40的半径方向上。从而,随着所述转子框架40旋转,外部空气通过所述下部通风孔40b和下部叶片40c,流入电机内部,对所述转子34和定子32进行冷却。另外所述转子磁体42与所述定子32的外围面相向,以多个单体的结构设置在转子框架40的内周面,是一种硬磁体。所述转子磁体42和定子32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另外,所述转子衬套44组装在所述衬套固定部40a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转轴26洗涤轴36b的下端部。所述转子衬套44的顶面,形成有与所述离合器24第1啮合齿轮24a有所选择地啮合的第2啮合齿轮44a。但是传统技术中,洗衣机在所述排水电机16的作用下开放排水阀门14,进行排水。在所述啮合电机28的作用下,啮合杠杆26进行工作,切换洗涤模式和脱水模式。对所述电机30的速度控制以及制动,可以通过控制直流电源执行。即,由微处理器(图略)根据洗衣程序,适当地调节供向所述电机30的直流电源大小,对所述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并向所述电机30提供反激电源,控制所述电机30的制动。因此,洗衣水的排放、洗涤模式、脱水模式的切换,分别被独立地被所述排水电机16和啮合电机28机械地进行。但对所述电机30的制动控制是通过反激电流执行。因此制动的可信度降低,而且所述电机30的控制也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为提供一种洗衣机,以机械方式分别独立地控制洗衣机制动、洗涤行程和脱水行程的切换、洗衣水的排水等过程,提高了工作可信度。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洗衣机,包括盛放洗衣水的外桶;设置在所述外桶的内部,其底面设有波轮的内桶;设置在所述外桶的下侧的含有电机的传动装置,其中所述电机包含有为内桶和波轮产生驱动力的外转子式感应电机;对由所述感应电机驱动的内桶和波轮进行制动的用于控制中断装置的中断电机;对传向所述内桶的感应电机动力进行约束的用于控制啮合装置的啮合电机;对向外排出所述外桶内洗衣水的排出装置进行控制的排水电机。所述中断电机和啮合电机以及排水电机分别独立地设置在所述外桶底面。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机械方式分别独立地控制洗衣机制动、洗涤行程和脱水行程的切换,其中中断电机和啮合电机以及排水电机分别设置在所述外桶底面,分别独立地进行工作,提高了洗衣机的可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技术的洗衣机剖面示意图;图2为传统技术的洗衣机电机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包括盛放洗衣水的外桶;设置在所述外桶的内部,其底面设有波轮的内桶;设置在所述外桶的下侧的含有电机的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机包含有为内桶和波轮产生驱动力的外转子式感应电机;对由所述感应电机驱动的内桶和波轮进行制动的用于控制中断装置的中断电机;对传向所述内桶的感应电机动力进行约束的用于控制啮合装置的啮合电机;对向外排出所述外桶内洗衣水的排出装置进行控制的排水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容奭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