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翰林专利>正文

精灸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63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灸夹,具有相互连接的手柄和夹头。在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相对面上连接有弹簧,在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上分别形成有能够与手指配合的凹槽。在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上分别形成有能够相互配合的容纳槽。容纳槽形成为一边封闭的半圆筒状,当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相互咬合时,相互配合的容纳槽形成有底筒状的容纳腔室,在容纳槽的咬合端形成有咬切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精灸夹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医护人员也不必再耗费时间和精力去练习搓出符合精灸规格的圆柱体,用精灸夹来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了形成圆柱体的效率的同时,还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精灸治疗的效率和疗效。

Fine moxibustion clip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xibustion clip, and has a handle and chuck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Springs are connected opposite the first handle and the second handle, and grooves are formed on the first handle and the second handle, respectively, to match the fingers. The first chuck and the second chuck are respectively formed with a receiving slot which can be mutually matched. The accommodation groove is formed into a semi-cylindrical shape with one side closed. When the first chuck and the second chuck bite each other, the accommodation groove matches each other to form an accommodation chamber with a bottom cylindrical shape, and a biting edge is formed at the occlusal end of the accommodation groove. The fine moxibustion clip of the utility model fills the blank of the prior art, and the medical staff need not spend any time and energy to practice rubbing out the cylindrical body conforming to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fine moxibustion. The fine moxibustion clip is used instead of manual operation, thu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forming the cylindrical body, saving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treatment of the fine moxibustion treatmen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灸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精灸夹。
技术介绍
精灸是精确的灸治方法,作为灸治方法的一种,具有痛苦小、损伤小且疗效好的优点。目前,在用艾绒制作符合精灸规格的一壮时,都是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用手将艾绒搓成圆柱体。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搓成来的形状各异,并不能将艾绒搓成符合精灸规格的圆柱体。通常,一位医护人员从接触到能够熟练地将艾绒搓成符合精灸规格的圆柱体,需要经过半年到一年的专业训练。因此,会产生如下问题。首先,由于在用艾绒制作符合精灸规格的一壮时,都是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用手将艾绒搓成圆柱体。因此,费时费力的同时,还有影响精灸治疗的速度和效率。其次,由于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搓成来的形状各异,并不能将艾绒搓成符合精灸规格的圆柱体。因此,会影响精灸治疗的速度和效率的同时,还会影响精灸治疗的疗效。而且,由于一位医护人员从接触到能够熟练地将艾绒搓成符合精灸规格的圆柱体,需要经过半年到一年的专业训练。因此,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成本,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够快速地将艾绒制作成符合精灸规格的圆柱体的精灸夹。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的技术为一种精灸夹,具有相互连接的手柄和夹头。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手柄交叉连接,在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的相对面上连接有弹簧,在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上分别形成有能够与手指配合的凹槽。所述夹头包括能够相互咬合的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所述第一夹头的后端与所述第一手柄连接,所述第二夹头的后端与所述第二手柄连接。在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上分别形成有能够相互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形成为一边封闭的半圆筒状,当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相互咬合时,相互配合的所述容纳槽形成有底筒状的容纳腔室,在所述容纳槽的咬合端形成有咬切刃。另外,技术方案2的技术,在技术方案1的技术的精灸夹中,所述咬切刃形成为锯齿状。另外,技术方案3的技术,在技术方案1的技术的精灸夹中,所述咬切刃形成为平齿状。另外,技术方案4的技术,在技术方案2或3的技术的精灸夹中,所述容纳腔室能够容纳直径为1.5mm且长度为3.5mm的由艾绒形成的圆柱体。另外,技术方案5的技术,在技术方案4的技术的精灸夹中,在所述手柄上套接有保护套。另外,技术方案6的技术,在技术方案5的技术的精灸夹中,所述容纳腔室的内壁的粗糙度为1.6。另外,技术方案7的技术,在技术方案6的技术的精灸夹中,在所述容纳腔室的开口位置上连接有相互配合的封口板,所述封口板形成为半圆形且所述封口板能够围绕所述开口的边缘转动。另外,技术方案8的技术,在技术方案7的技术的精灸夹中,所述封口板与所述边缘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另外,技术方案9的技术,在技术方案8的技术的精灸夹中,所述封口板围绕所述边缘转动的角度为0°至180°。另外,技术方案10的技术,在技术方案9的技术的精灸夹中,在所述封口板上形成有能够使得操作者将所述封口板转动一定角度的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的精灸夹,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在用艾绒制作符合精灸规格的一壮时,都是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用手将艾绒搓成圆柱体。因此,费时费力的同时,还有影响精灸治疗的速度和效率。而且,由于一位医护人员从接触到能够熟练地将艾绒搓成符合精灸规格的圆柱体,需要经过半年到一年的专业训练。因此,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成本,浪费人力物力。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精灸夹,具有相互连接的手柄和夹头,精灸夹能够将艾绒压实为符合精灸规格的圆柱体。因此,本技术的精灸夹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医护人员也不必再耗费时间和精力去练习搓出符合精灸规格的圆柱体,用精灸夹来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了形成圆柱体的效率的同时,还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精灸治疗的效率和疗效。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搓出来的形状各异,并不能将艾绒搓成符合精灸规格的圆柱体。因此,会影响精灸治疗的速度和效率的同时,还会影响精灸治疗的疗效。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容纳槽形成为一边封闭的半圆筒状,当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相互咬合时,相互配合的容纳槽形成有底筒状的容纳腔室。因此,有底筒状的容纳腔室的设置,会使得艾绒在容纳腔室内形成符合精灸规格的柱状体,进而提高了精灸治疗的速度和效率,增强了精灸治疗的疗效。另外,在放松手柄后,符合精灸规格的圆柱体能够从容纳腔室的开口处落下,进而防止了操作者的手部去触碰圆柱体,避免圆柱体的形状被破坏,进而提高了精灸治疗的疗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和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精灸夹的整体结构的轴测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精灸夹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精灸夹的整体结构的仰视图。图标:10-手柄;11-第一手柄;12-第二手柄;13-弹簧;14-凹槽;20-夹头;21-第一夹头;22-第二夹头;23-容纳槽;24-咬切刃;30-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和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精灸夹的整体结构的轴测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精灸夹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精灸夹的整体结构的仰视图。如图1至图4所示,该精灸夹具有相互连接的手柄10和夹头20。具体地说,套接有保护套的手柄10包括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12。第一手柄11通过转轴30与第二手柄12交叉连接。在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12的相对面上连接有弹簧13。在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12上分别形成有能够与手指配合的凹槽14。另外,夹头20包括能够相互咬合的第一夹头2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灸夹,其特征在于,具有相互连接的手柄和夹头,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手柄交叉连接,在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的相对面上连接有弹簧,在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上分别形成有能够与手指配合的凹槽,所述夹头包括能够相互咬合的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所述第一夹头的后端与所述第一手柄连接,所述第二夹头的后端与所述第二手柄连接,在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上分别形成有能够相互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形成为一边封闭的半圆筒状,当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相互咬合时,相互配合的所述容纳槽形成有底筒状的容纳腔室,在所述容纳槽的咬合端形成有咬切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灸夹,其特征在于,具有相互连接的手柄和夹头,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手柄交叉连接,在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的相对面上连接有弹簧,在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上分别形成有能够与手指配合的凹槽,所述夹头包括能够相互咬合的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所述第一夹头的后端与所述第一手柄连接,所述第二夹头的后端与所述第二手柄连接,在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上分别形成有能够相互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形成为一边封闭的半圆筒状,当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相互咬合时,相互配合的所述容纳槽形成有底筒状的容纳腔室,在所述容纳槽的咬合端形成有咬切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灸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切刃形成为锯齿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灸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切刃形成为平齿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翰林陈信捷刘梓言李喆古福平张展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翰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