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箱内油品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0370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箱内油品取样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第一球阀、第一弹簧、第二球阀、第二弹簧、活塞、拉杆和第三弹簧,壳体的侧壁右部开设有壳体进油孔、侧壁左部开设有排气孔、左端连接有堵头、右端开设有出油通道且连接有出油接头;第一弹簧的上端与壳体进油孔的边缘抵靠、下端与第一球阀抵靠,第一球阀堵在进油通道的入口处,第二球阀、第二弹簧位于出油通道内,第二弹簧的右端与出油接头抵靠、左端与第二球阀抵靠,第二球阀堵在出油通道的入口处;活塞、拉杆、第三弹簧位于空腔内,拉杆的右端与活塞固定、左端穿过堵头伸出空腔外,第三弹簧穿套在拉杆上,且左端与堵头抵靠、右端与活塞抵靠。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高。

An oil sampling device in an oil t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il sampling device in an oil tank,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ith a cavity, a first ball valve, a first spring, a second ball valve, a second spring, a piston, a pull rod and a third spring. The right side wall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asing oil inlet hole, the left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hole, the left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plug, and the righ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lug.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spring is close to the edge of the oil inlet hole of the shell, the lower end is close to the first ball valve, the first ball valve is plugged at the inlet of the oil inlet channel, the second ball valve and the second spring are located in the oil outlet channel, the right end of the second spring is close to the oil outlet joint, and the left end is close to the second ball valve. The second ball valve is blocked at the inlet of the oil outlet passage; the piston, the pull rod and the third spring are located in the cavity; the right end of the pull rod is fixed with the piston; the left end is extended out of the cavity through the plug; the third spring is sleeved on the pull rod, and the left end is against the plug; and the right end is against the piston.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high versat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箱内油品取样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箱内油品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大型机械设备中液压系统作为设备的心脏为其提供动力,液压油也是设备的血液。在发动机铸造线上为了监测压铸机液压系统运行状态,可以通过对其液压油的油品检测进行诊断,由于压铸机的特殊结构和管路布置,其油箱大多安装在用围栏防护的地面以下,属于密闭空间,其油品的取样不能像其他设备的油箱有专门的放油孔,压铸机油箱的油孔布置在靠近油箱顶面,油孔尺寸较小,主要用于添加液压油。公开号为CN105738155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油品取样装置,这种油品取样装置只适用于从油品管路上截取油样品,类似截止阀,采用一个导向缸体控制取油方向,连接导向缸体的止回装置用于对截取的油品样品进行取样。这种油品取样装置存在如下问题:(1)只适用于在线管路取油,对于油箱等设备无法使用;(2)不能实现油液取样后的转移,只能将取样器皿放置在该装置下才能放油,使用不方便。公开号为CN205826066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抽油机减速箱机油校验器,其具有取样装置,能对减速箱底部的机油进行取样并转移,但是其仍然存在如下问题:(1)取样完成后,需要将取样装置从装置本体上取下,然后从取样装置内倒出机油,使用不方便,容易造成外部污染,弄脏操作人员或者试验平台;(2)只能取减速箱底部的机油,不能根据实际需要取其他油层高度的机油,通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通用性高的油箱内油品取样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油箱内油品取样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安装在进油通道内的第一球阀和第一弹簧,还包括第二球阀、第二弹簧、活塞、拉杆和第三弹簧,壳体的侧壁右部开设有将进油通道与空腔连通的壳体进油孔,壳体的侧壁左部开设有将空腔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壳体的左端连接有用于封闭空腔的堵头,壳体的右端开设有能与空腔连通的出油通道,并连接有出油接头,出油接头的中心开设有将出油通道与取样瓶连通的出油通孔。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壳体进油孔的边缘抵靠、下端与第一球阀抵靠,第一球阀堵在进油通道的入口处,与进油通道形成密封(即第一球阀控制进油通道的入口的开启/关闭);所述第二球阀、第二弹簧位于出油通道内,第二弹簧的右端与出油接头抵靠、左端与第二球阀抵靠,第二球阀堵在出油通道的入口处,与出油通道形成密封(即第二球阀控制出油通道的入口的开启/关闭);所述活塞、拉杆、第三弹簧位于空腔内,且活塞位于壳体进油孔与排气孔之间,拉杆的右端与活塞固定、左端穿过堵头伸出空腔外,第三弹簧穿套在拉杆上,且左端与堵头抵靠、右端与活塞抵靠,活塞的右侧的空腔部分形成油品取样腔。所述壳体的侧壁右部对应于壳体进油孔的部位连接有进油接头,所述进油通道开设在进油接头上。所述进油接头的下端连接有能与进油通道连通的取油桶,取油桶的侧壁外表面沿上下方向设有指示刻度线,取油桶的侧壁下部开设有进油口,取油桶的侧壁配合有能相对于取油桶伸长/缩短的取油位调节支撑柱,取油位调节支撑柱的上边缘与所述指示刻度线配合、下端支撑在油箱底部。通过取油桶和取油位调节支撑柱,可调整所取样油液的深度,避免了取样油液由于深度不一致而使多次取样结果无可比性;在需要进行多次监测的油液取样中,可以保证每次取样深度一致,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取样油液深度的调节。所述取油桶的上端具有连接柱,该连接柱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进油接头的下端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柱通过外螺纹、内螺纹的配合而连接在进油接头的下端。所述取油位调节支撑柱的断面呈C形,围在取油桶的侧壁外,取油位调节支撑柱的靠近开口的侧壁内表面与取油桶的侧壁外表面紧密贴合,取油位调节支撑柱的正对于开口的侧壁与取油桶的侧壁间隙配合,且开设有螺钉安装孔,止动螺钉穿过螺钉安装孔,并锁紧抵靠在取油桶的侧壁上,通过摩擦力使取油位调节支撑柱与取油桶保持相对固定。所述活塞与空腔的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能阻止油液进入活塞左侧的空腔部分。所述壳体的左部设置有框形的把手,所述拉杆的左端垂直连接有拉手,所述拉手位于所述把手的框形结构内,把手能使操作人员取放装置更方便,拉手配合把手能使操作人员在向左拉动拉杆取油时更省力。所述出油接头为与取样瓶配合的锥形软管接头,该锥形软管接头的大头端通过螺纹与壳体的右端连接。锥形软管接头可以方便地插入取样瓶中,使取样过程实现了全封闭,避免了外部污染。在进油状态时,向左拉动拉杆,活塞在拉杆的拉动下向左运动,油品取样腔内产生负压,第一球阀在油压作用下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与进油通道的入口产生间隙从而进油;在出油状态时,松开拉杆,活塞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第二球阀在油压推力作用下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与出油通道的入口产生间隙从而出油。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1)结构简单紧凑,通过拉动/松开拉杆就能完成油品的取样,操作简单、方便,从而避免了外部污染,避免了油液弄脏操作人员或者试验平台。(2)进油通道进油时,出油通道不会漏油;出油通道出油时,进油通道不会漏油,从而能有效的取出油液样品并能快速转移至取样瓶内,可靠性好。(3)能根据实际需要取其他油层高度的油液,通用性高,适用性广。(4)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取样油液深度的调节,在需要进行多次监测的油液取样中,可以保证每次取样深度一致,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取油桶与取油位调节支撑柱配合的轴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取油桶与取油位调节支撑柱配合的俯视图(虚线表示外螺纹的小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油箱内油品取样装置,包括具有空腔13的壳体1、第一球阀2、第一弹簧3、第二球阀4、第二弹簧5、活塞6、拉杆7、第三弹簧8、进油接头17、取油桶18、取油位调节支撑柱19和出油接头9。进油接头17通过螺纹垂直连接在壳体1的侧壁右部,进油接头17上开设有进油通道11,壳体1的侧壁右部开设有将进油通道11与空腔13连通的壳体进油孔14,壳体1的侧壁左部开设有将空腔13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15,壳体1的左部设置有框形的把手21,壳体1的左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用于封闭空腔13的堵头10,壳体1的右端开设有能与空腔13连通的出油通道12;出油接头9为与取样瓶配合的锥形软管接头,锥形软管接头的中心开设有将出油通道12与取样瓶连通的出油通孔91,锥形软管接头的大头端通过螺纹与壳体1的右端连接。第一球阀2、第一弹簧3位于进油通道11内,第一弹簧3的上端与壳体进油孔14的边缘抵靠、下端与第一球阀2抵靠,第一球阀2堵在进油通道11的入口处,与进油通道11形成密封(即第一球阀2控制进油通道11的入口的开启/关闭)。取油桶18的上端具有连接柱182,连接柱182上设置有外螺纹,进油接头17的下端设置有内螺纹,连接柱182通过外螺纹、内螺纹的配合而连接在进油接头17的下端,取油桶18能与进油通道11连通,取油桶18的侧壁外表面沿上下方向设有指示刻度线,取油桶18的侧壁下部开设有进油口181。取油位调节支撑柱19的断面呈C形,围在取油桶18的侧壁外(与进油口181的开设位置错开),取油位调节支撑柱19的靠近开口的侧壁内表面(即图3中的A面、B面)与取油桶18的侧壁外表面紧密贴合,取油位调节支撑柱19的正对于开口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箱内油品取样装置,包括具有空腔(13)的壳体(1)、安装在进油通道(11)内的第一球阀(2)和第一弹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球阀(4)、第二弹簧(5)、活塞(6)、拉杆(7)和第三弹簧(8),壳体(1)的侧壁右部开设有将进油通道(11)与空腔(13)连通的壳体进油孔(14),壳体(1)的侧壁左部开设有将空腔(13)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15),壳体(1)的左端连接有用于封闭空腔(13)的堵头(10),壳体(1)的右端开设有能与空腔(13)连通的出油通道(12),并连接有出油接头(9),出油接头(9)的中心开设有将出油通道与取样瓶连通的出油通孔(91);所述第一弹簧(3)的上端与壳体进油孔(14)的边缘抵靠、下端与第一球阀(2)抵靠,第一球阀(2)堵在进油通道(11)的入口处,与进油通道形成密封;所述第二球阀(4)、第二弹簧(5)位于出油通道(12)内,第二弹簧(5)的右端与出油接头(9)抵靠、左端与第二球阀(4)抵靠,第二球阀(4)堵在出油通道(12)的入口处,与出油通道形成密封;所述活塞(6)、拉杆(7)、第三弹簧(8)位于空腔(13)内,且活塞(6)位于壳体进油孔(14)与排气孔(15)之间,拉杆(7)的右端与活塞(6)固定、左端穿过堵头(10)伸出空腔外,第三弹簧(8)穿套在拉杆(7)上,且左端与堵头(10)抵靠、右端与活塞(6)抵靠,活塞(6)的右侧的空腔部分形成油品取样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内油品取样装置,包括具有空腔(13)的壳体(1)、安装在进油通道(11)内的第一球阀(2)和第一弹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球阀(4)、第二弹簧(5)、活塞(6)、拉杆(7)和第三弹簧(8),壳体(1)的侧壁右部开设有将进油通道(11)与空腔(13)连通的壳体进油孔(14),壳体(1)的侧壁左部开设有将空腔(13)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15),壳体(1)的左端连接有用于封闭空腔(13)的堵头(10),壳体(1)的右端开设有能与空腔(13)连通的出油通道(12),并连接有出油接头(9),出油接头(9)的中心开设有将出油通道与取样瓶连通的出油通孔(91);所述第一弹簧(3)的上端与壳体进油孔(14)的边缘抵靠、下端与第一球阀(2)抵靠,第一球阀(2)堵在进油通道(11)的入口处,与进油通道形成密封;所述第二球阀(4)、第二弹簧(5)位于出油通道(12)内,第二弹簧(5)的右端与出油接头(9)抵靠、左端与第二球阀(4)抵靠,第二球阀(4)堵在出油通道(12)的入口处,与出油通道形成密封;所述活塞(6)、拉杆(7)、第三弹簧(8)位于空腔(13)内,且活塞(6)位于壳体进油孔(14)与排气孔(15)之间,拉杆(7)的右端与活塞(6)固定、左端穿过堵头(10)伸出空腔外,第三弹簧(8)穿套在拉杆(7)上,且左端与堵头(10)抵靠、右端与活塞(6)抵靠,活塞(6)的右侧的空腔部分形成油品取样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内油品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右部对应于壳体进油孔(14)的部位连接有进油接头(17),所述进油通道(11)开设在进油接头(1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内油品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皓波张平廖厚波刘传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