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用肢体康复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外科用肢体康复仪。
技术介绍
四肢的运动机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尤为重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肢体受伤或者患有其他疾病引发的肢体障碍患者往往长时间不运动,致使许多部位功能降低,需要长时间药物治疗和调整,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而目前药物治疗往往只能减轻病人的病痛,无法使病人肢体功能康复;而现有的康复仪,往往需要医护人员或者家人的陪伴使用,护理费用高昂。很多病人因此放弃治疗,导致肌肉加速萎缩、肢体僵硬,肢体功能部分或者完全丧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外科用肢体康复仪,有效的解决了药物治疗不能使病人肢体机能恢复以及现有康复仪需要人员协同使用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科用肢体康复仪,包括坐板,坐板前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转动基座,转动基座上设有转动孔,转动孔转动连接有腿托,腿托内设有控制腿托回转的开关机构;坐板下端面设有两个前后方向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齿条,齿条前端固定连接有支座,支座转动连接有气撑杆,气撑杆另一端和腿托转动连接;坐板下面设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用肢体康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坐板(1),坐板(1)前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转动基座,转动基座上设有转动孔(2),转动孔(2)转动连接有腿托(3),腿托(3)内设有控制腿托(3)回转的开关机构;坐板(1)下端面设有两个前后方向的滑槽(4),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齿条(5),齿条(5)前端固定连接有支座(6),支座(6)转动连接有气撑杆(8),气撑杆(8)另一端和腿托(3)转动连接;坐板(1)下面设有控制齿条(5)运动的动力机构;坐板(1)内部设有位于滑槽(4)上方的空腔(9),空腔(9)内转动连接有异形杆(10),异形杆(10)后端伸入滑槽(4)内,齿条(5)后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用肢体康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坐板(1),坐板(1)前端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转动基座,转动基座上设有转动孔(2),转动孔(2)转动连接有腿托(3),腿托(3)内设有控制腿托(3)回转的开关机构;坐板(1)下端面设有两个前后方向的滑槽(4),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齿条(5),齿条(5)前端固定连接有支座(6),支座(6)转动连接有气撑杆(8),气撑杆(8)另一端和腿托(3)转动连接;坐板(1)下面设有控制齿条(5)运动的动力机构;坐板(1)内部设有位于滑槽(4)上方的空腔(9),空腔(9)内转动连接有异形杆(10),异形杆(10)后端伸入滑槽(4)内,齿条(5)后端内侧设有斜角,齿条(5)滑动时斜角可推动异形杆(10)摆动,异形杆(10)摆动后其前端伸出坐板(1)外;转动孔(2)的横截面为有缺口的非封闭圆形,缺口把转动基座分为前臂(11)和后臂(12),后臂(12)内穿设有螺纹连接在前臂(11)上的第一螺栓(13),第一螺栓(13)上套装有第一压缩弹簧(14),第一压缩弹簧(14)将后臂(12)推向前臂(11);转动基座下部转动连接有把手(15),把手(15)上设有推离机构,旋转把手(15)推离机构将后臂(12)推向远离前臂(11)的方向;转动基座上部滑动连接有挡杆(19),挡杆(19)后方设有第二压缩弹簧(21),构成挡杆(19)向转动基座内部运动压缩第二压缩弹簧(21)的机构;挡杆(19)后端设有卡点(22),转动基座内设有和卡点(22)配合的卡槽(23);挡杆(19)前方设有和转动基座滑动连接的第一复位杆(18),第一复位杆(18)滑动运动时带动挡杆(19)反方向滑动运动;挡杆(19)后方设有和转动基座滑动连接的第二复位杆(20),第二复位杆(20)滑动运动时带动挡杆(19)做同方向滑动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用肢体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杆(19)尾部铰接有第一连杆(24),第一连杆(24)中部通过第一销轴(46)和转动基座铰接,第一连杆(24)尾部和第一复位杆(18)铰接,第一复位杆(18)向转动基座内部滑动时在第一连杆(24)的作用下挡杆(19)向转动基座外部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用肢体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杆(19)尾部铰接有第二连杆(25),第二连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