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11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0:36
一种眼科护理床具,包括床腿、床架、床垫,床架的尾部为床尾边框条,在床尾边框条前面设有头部托架,头部托架包括托板、托架内框、托架外框,托板安装在托架内框里面,托架内框安装在托架外框里面,托架外框的下方设有支撑部件;托板的上下两面均设有用于支撑患者脸部的U字形软垫,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厚度不相等;托架内框和托架外框之间利用第一水平转轴铰接,第一水平转轴的轴向为水平纵向,托架内框和托板之间利用第二水平转轴铰接,且第二水平转轴的轴向垂直于第一水平转轴的轴向,第一水平转轴的中心轴线与托板上表面和托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患者保持俯卧体位过程中,缓解由于颈椎部长期单一姿势引起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科护理床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护理用具的
,具体涉及一种眼科护理床具。
技术介绍
耐压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是近年来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唯一有效的手术方法,而为了使视网膜复位,术中选择性将硅油或膨胀气体注入眼内,为了巩固手术疗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大多数患者(上方裂孔除外)需要长时间保持面向下体位,具体是保持这种特殊体位12-16小时/日,其作用是保持裂孔处于最高位,利用硅油及气体向上的浮力及表面张力顶压封闭视网膜裂孔,达到促进视网膜复位的目的,同时正确的面向下体位还可以避免硅油或气体进入前房而引起角膜水肿、瞳孔阻滞、高眼压、虹膜前粘连、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所以,保持面向下体位是手术效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最传统的面向下体位护理措施如下:采用普通病床、采用俯卧体位,头面部垫一气垫圈俯卧于床上。但是,该传统措施具有以下明显不足:头部趴下后,气垫圈所围合的空间基本密封,不透气,使患者产生窒息感。为此,行内又设计了一种视网膜术后护理专用病床,该专用病床的床板及床垫开设有一个与人脸大小匹配的椭圆形孔,这样可让患者的脸部趴在该椭圆形孔边沿上面,比较有效地改善了俯卧位的呼吸通畅性。但这种上述椭圆形孔措施只改善鼻腔透气的问题,仍然存在如下问题:一、患者颈椎姿势单一,不可调节改变,久而久之导致颈椎酸痛难耐,特别是对于颈椎本来就有问题的视网膜术后患者而言,更是苦上加苦;具体地说,头部的俯仰度不可调节改变,头部的左右朝向不可微调改变,脸部的竖向位置不可调节改变;二、对于部分患者特别是青少年患者而言,由于额部或下颔部本来就有痤疮或皮肤炎症,加上俯卧姿势使额部和下颔部长期受压,导致额部和下颔部疼痛难忍,甚至形成红肿压疮;三、俯卧姿势使胸部、脸部持续受到向上压力,导致胸闷、呼吸困难、心脏受压而不适。上述三方面问题导致部分患者甚至不能坚持俯卧体位而导致影响疗效甚至使手术失败,或者引起术后并发症,而在床垫开设椭圆形孔并无助于缓解上述胸部持续受压、脸部持续受压的问题。四、由于病床的床垫开设椭圆形孔,因而该病床只能适用于视网膜术后患者专用,而不太适合于其眼科患者,当眼科住院部在某些时期的视网膜术后患者比例较少或者为零时,该专用病床只能供给非视网膜术后的普通患者使用,此种情况下,椭圆形孔反而会给其他普通患者带来不适或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眼科护理床具,它能在患者保持俯卧体位过程中,缓解由于颈椎部长期单一姿势引起的痛苦。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眼科护理床具,包括床腿、床架、床垫,床架支撑在床腿上,床垫支撑在床架上,床架的尾部为床尾边框条,其特征在于,在床尾边框条前面设有头部托架,头部托架包括托板、托架内框、托架外框,托板安装在托架内框里面,托架内框安装在托架外框里面,托架外框的下方设有支撑部件;托板开设有透气孔,托板的上下两面均设有用于支撑患者脸部的U字形软垫,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开口朝向相同,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厚度不相等,两者的厚度相差值a为1.5~5厘米,U字形软垫位于透气孔的周围,两块U字形软垫和托板之间分别利用魔术贴连接;托架内框和托架外框之间利用第一水平转轴铰接,第一水平转轴的轴向为水平纵向,第一水平转轴的横向位置靠近托架内框的横向中间部位;托架内框和托板之间利用第二水平转轴铰接,且第二水平转轴的轴向垂直于第一水平转轴的轴向,第二水平转轴的纵向位置靠近托板的纵向中间部位;当托板绕转动到水平状态时,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中轴线均与第一水平转轴的中心轴线的水平投影位置重叠;当托板转动到水平状态、且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U字形底部绕第二水平转轴转动到远离床尾边框条的一侧时,第一水平转轴的中心轴线与托板上表面和托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两者的相差值b为2~6厘米。所述相差值b为a的1.5-2.3倍。所述托架外框的横向宽度略小于成年人肩膀宽度,在床尾边框条上安装有左右两个肘部支撑部件;两个肘部支撑部件左右对称布置;左侧肘部支撑部件位于头部托架的左方,右侧肘部支撑部件位于头部托架的右方;每个肘部支撑部件包括水平支撑片、竖向侧挡片、前夹片、后夹片、中间连接片,水平支撑片、竖向侧挡片、前夹片、后夹片、中间连接片五者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前夹片的顶端和后夹片的顶端通过中间连接片连接在一起而形成U字形扣槽,U字形扣槽的槽口朝向下方,所述肘部支撑部件利用U字形扣槽挂靠在床尾边框条上,后夹片和中间连接片勾住床尾边框条,中间连接片位于床尾边框条上方;前夹片、水平支撑片、竖向侧挡片三者所在平面两两互相垂直,其中前夹片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纵向,竖向侧挡片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横向,水平支撑片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水平支撑片所在的平面比床垫上表面低20~25厘米;左右两个肘部支撑部件的竖向侧挡片之间的横向距离略大于成年人肩膀宽度。托架外框的横向宽度为35~45厘米,两个肘部支撑部件的竖向侧挡片之间的横向距离为60~70厘米。本申请文件中,所谓横向,是指左右方向,即病床的短向;所谓纵向,是指前后方向,即病床的长向。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一、本专利技术的床具既适合于视网膜术后患者的护理专用,也适合于普通患者使用。当应用于普通患者时,只需将头部托架从床尾边框条旁边移开,并将左右两个肘部支撑部件从床尾边框条上拔走,整个床具就变成普通眼科病床(没有椭圆形孔的普通病床)。而当需要应用于视网膜术后患者的护理时,只需将头部托架移近床尾边框条,或者需要时再将左右两个肘部支撑部件安插床尾边框条上,即变成视网膜术后患者的专用床具。上述组装和拆卸过程均十分简便。二、视网膜术后患者使用时,可以俯卧在床垫上,头部俯趴在头部托架上,脸部贴着U字形软垫上,鼻子位于U字形软垫的中央,由于托板可以绕第一水平转轴(纵向)转动,也可以绕第二水平转轴(横向)转动,因此患者的头颈部能够在许可范围内调节活动,包括俯仰角度的调节活动,也包括横向调节活动(类似于摇头,也相当于调节脸部的左右朝向),因此避免颈椎姿势的单一性、不可调节性,而且患者随时可以实现最舒服、最合适的颈椎角度姿势,而且就像摇椅一样,随时都处于一个颈椎最舒服的平衡点,特别适合于颈椎病患者的视网膜剥离术后护理。三、本专利技术可以调节接触患者脸部的U字形软垫与床垫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以力求使患者获得最舒服姿势:1、由于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厚度(即使用时的竖向尺寸)不相等,两者的相差值a为1.5~5厘米,且U字形软垫和托板之间利用魔术贴连接,因此可以利用撕开魔术贴的方式,调换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调换后重新将两U字形软垫与托板之间的魔术贴贴紧,使U字形软垫与床垫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改变,此种方式的调节量为a;2、由于第一水平转轴的中心轴线与托板上表面和托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两者的相差值b为2~6厘米,因此,可以使托板(包括托架内框)绕第一水平转轴的中心轴线转动180度,于是托板(包括U字形软垫)与床垫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改变,此种方式的U字形软垫竖向位置调节量为b+a;3、上述第1种方式和第2种方式可以组合使用,得到的U字形软垫竖向位置调节量为b。四、由于托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都利用魔术贴安装有U字形软垫,只要将托板绕第二水平转轴(横向)转动,就可实现患者额部和下颔部的轮换休息。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护理床具,包括床腿、床架、床垫,床架支撑在床腿上,床垫支撑在床架上,床架的尾部为床尾边框条,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在床尾边框条前面设有头部托架,头部托架包括托板、托架内框、托架外框,托板安装在托架内框里面,托架内框安装在托架外框里面,托架外框的下方设有支撑部件;托板开设有透气孔,托板的上下两面均设有用于支撑患者脸部的U字形软垫,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开口朝向相同,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厚度不相等,两者的厚度相差值a为1.5~5厘米,U字形软垫位于透气孔的周围,两块U字形软垫和托板之间分别利用魔术贴连接;托架内框和托架外框之间利用第一水平转轴铰接,第一水平转轴的轴向为水平纵向,第一水平转轴的轴向为水平纵向,第一水平转轴的横向位置靠近托架内框的横向中间部位; 托架内框和托板之间利用第二水平转轴铰接,且第二水平转轴的轴向垂直于第一水平转轴的轴向,第二水平转轴的纵向位置靠近托板的纵向中间部位;当托板绕转动到水平状态时,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中轴线均与第一水平转轴的中心轴线的水平投影位置重叠;当托板转动到水平状态、且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U字形底部绕第二水平转轴转动到远离床尾边框条的一侧时,第一水平转轴的中心轴线与托板上表面和托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两者的相差值b为2~6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护理床具,包括床腿、床架、床垫,床架支撑在床腿上,床垫支撑在床架上,床架的尾部为床尾边框条,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在床尾边框条前面设有头部托架,头部托架包括托板、托架内框、托架外框,托板安装在托架内框里面,托架内框安装在托架外框里面,托架外框的下方设有支撑部件;托板开设有透气孔,托板的上下两面均设有用于支撑患者脸部的U字形软垫,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开口朝向相同,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厚度不相等,两者的厚度相差值a为1.5~5厘米,U字形软垫位于透气孔的周围,两块U字形软垫和托板之间分别利用魔术贴连接;托架内框和托架外框之间利用第一水平转轴铰接,第一水平转轴的轴向为水平纵向,第一水平转轴的轴向为水平纵向,第一水平转轴的横向位置靠近托架内框的横向中间部位;托架内框和托板之间利用第二水平转轴铰接,且第二水平转轴的轴向垂直于第一水平转轴的轴向,第二水平转轴的纵向位置靠近托板的纵向中间部位;当托板绕转动到水平状态时,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中轴线均与第一水平转轴的中心轴线的水平投影位置重叠;当托板转动到水平状态、且上下两块U字形软垫的U字形底部绕第二水平转轴转动到远离床尾边框条的一侧时,第一水平转轴的中心轴线与托板上表面和托板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两者的相差值b为2~6厘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护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楚华张铭志李贡辉陈伟奇李忠郑映玲陈雪莹肖晓龄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