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杆装置及空压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003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0:02
一种拉杆装置,包括套管、可相对于套管进行抽拉的拉杆、固定于套管自由端部的套筒,所述拉杆贯穿套筒,所述拉杆可沿着第一方向向套管外抽拉及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向套管内退回,所述拉杆相对于套管限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抽拉,所述套筒设有止挡面,所述拉杆抽拉至第二位置时被止挡面止挡以阻止拉杆继续抽拉。如此设计,通过在套管自由端部设置套筒,利用套筒止挡面来限制拉杆抽拉到位,相对于锁紧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拉杆装置抽拉到位的止位更加直接,更加简便易操作。

Pull rod device and air compressor

A pull rod device includes a sleeve, a pull rod that can be pulled relative to the sleeve, and a sleeve fixed at the free end of the sleeve. The pull rod penetrates the sleeve, and the pull rod can be pulled out of the sleeve i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back in the sleeve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pull rod is limited to one relative to the sleeve.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stop surface, which stops the pull rod from continuing to pull when it is pulled to the second position. In this design, a sleeve is arranged at the free end of the casing, and the sleeve stop surface is used to restrict the pulling rod in place. Compared with the locking structure, the pulling rod device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a more direct stop position and is more convenient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杆装置及空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伸缩拉杆装置及所属的空压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拉杆机构包括套管、可相对于套管进行抽拉的拉杆、锁紧结构,可通过锁紧结构将拉杆锁定于套管,从而拉杆无法继续往外抽拉,但是锁紧结构需要解锁与锁紧操作,操作还是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易操作的拉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杆装置,包括套管、可相对于套管进行抽拉的拉杆、固定于套管自由端部的套筒,所述拉杆贯穿套筒,所述拉杆可沿着第一方向向套管外抽拉及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向套管内退回,所述拉杆相对于套管限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抽拉,所述套筒设有止挡面,所述拉杆抽拉至第二位置时被止挡面止挡以阻止拉杆继续抽拉。如此设计,通过在套管自由端部设置套筒,利用套筒止挡面来限制拉杆抽拉到位,相对于锁紧结构,本专利技术拉杆装置抽拉到位的止位更加直接,更加简便易操作。优选的,所述套管自由端部设有槽口,所述槽口贯穿套管的管壁,所述套筒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可沿着第二方向安装至槽口,所述止挡部在套管的周向上被限位于槽口中,所述止挡面为止挡部的一表面。优选的,所述套筒还设有套在套管自由端部的外筒、位于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套管自由端部插入于外筒与内筒之间,所述拉杆贯穿内筒,所述止挡部至少与外筒、内筒之一一体连接。优选的,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径向间隔形成安装槽,所述套管自由端部插入于安装槽,所述内筒进入套管自由端部,所述安装槽包括相反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止挡部隔开第一端与第二端。优选的,所述套筒还设有筒端部,所述拉杆贯穿筒端部,套管所述自由端部的末端缘接靠筒端部或与筒端部之间存在间隙,套管、筒端部顺着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止挡部、外筒、内筒分别与筒端部一体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筒还包括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的导引面,所述拉杆设有销,当所述拉杆抽拉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销被止挡面止挡以阻止拉杆继续抽拉,拉杆抽拉至第二位置后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拉杆的销保持于导引面与止挡面之间,所述拉杆从第二位置向套管内退回时,所述导引面用以导引销滑出所述止挡面与导引面之间。优选的,所述套筒还设有套在套管自由端部的外筒、装配于外筒的配合件,所述外筒设有窗口,止挡面与窗口相邻并暴露于窗口,所述配合件设有装配至窗口的突出部,所述导引面构成突出部的表面的一部分。优选的,所述套管自由端部设有槽口,所述槽口贯穿套管的管壁,所述窗口与槽口相邻,所述突出部延伸入槽口,所述拉杆抽拉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销进入槽口。优选的,所述套管固定设有带螺纹的第一锁定件,所述套筒还设有套于套管自由端部的外筒、突出于外筒的凸台,所述凸台与外筒一体连接,所述凸台设有与外筒内腔贯通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锁定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凸台通过带螺纹的第二锁定件与所述第一锁定件螺纹连接而与固定于套管。优选的,所述套筒还设有由外筒端缘与凸台端缘共同围成的安装端口,所述套管由安装端口插入于外筒中,所述第一锁定件由安装端口进入收容空间。优选的,套管还设有至少部分收容于套管内腔中的止位件,所述拉杆退回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拉杆被止位件阻挡从而退回到位。优选的,拉杆还设有套在拉杆外表面的卡环,当拉杆抽拉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卡环被止挡面止挡以阻止拉杆继续抽拉。优选的,所述拉杆还设有至少一定位孔,所述卡环设有至少一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装配至对应的定位孔。优选的,所述拉杆设有止挡件,止挡件为卡环、销、凸起之一,当所述拉杆抽拉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止挡件被止挡面止挡以阻止拉杆继续抽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压机,包括轮组件及前述的拉杆装置,所述拉杆装置与轮组件相协作用以移动所述空压机。优选的,空压机还包括电机、储气罐、固定支架,储气罐与固定支架焊接,所述套管构成固定支架的一部分,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与套管并列的第一管部及一体连接于第一管部与套管之间的连接管部。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空压机的立体图(拉杆位于第一位置);图2为本专利技术空压机的纵向剖视图(拉杆位于第一位置);图3为本专利技术空压机的纵向剖视图(拉杆位于第二位置);图4为本专利技术空压机的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空压机拉杆装置套筒的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空压机拉杆装置卡环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空压机拉杆装置配合件的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空压机拉杆装置套筒(未示出配合件)一角度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空压机拉杆装置套筒(未示出配合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空压机拉杆装置的部分横向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空压机拉杆装置另一部分横向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空压机拉杆装置的部分纵向剖视图(拉杆位于第二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空压机包括一种拉杆装置,拉杆装置包括套管1、可相对于套管1进行抽拉的拉杆2、套筒3,套筒3固定于套管1自由端部10,所述拉杆2贯穿套筒3,所述拉杆2可沿着第一方向向套管1外抽拉及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向套管1内退回,所述拉杆2相对于套管1限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抽拉,所述套筒3设有止挡面30,所述拉杆2抽拉至第二位置时被止挡面30止挡以阻止拉杆2继续抽拉。第一方向即为拉杆2向套管1外抽拉的方向,第二方向即为拉杆2向套管1内退回的方向,都是相对于套管1而言的。如此设计,通过在套管1自由端部10设置套筒3,利用套筒3止挡面30来限制拉杆2抽拉到位,相对于锁紧结构需要人为锁紧与解锁,本专利技术更加简便易操作。所述套管1自由端部10设有槽口100,所述槽口100贯穿套管1的管壁11,所述套筒3设有止挡部31,所述止挡部31可沿着第二方向安装至槽口100,具体而言,伴随着套筒3沿着第二方向安装至套管1自由端部10所述止挡部31可沿着第二方向安装至槽口100,所述止挡部31在套管1的周向上被限位于槽口100中(实现限制套筒3套在套管1后相对于套管1旋转),所述止挡面30为止挡部31的一表面。所述套筒3还设有外筒32、内筒33、筒端部35,外筒32套在套管1自由端部10,内筒33位于外筒32内,所述套管1自由端部10插入于外筒32与内筒33之间,所述拉杆2贯穿内筒33,所述止挡部31至少与外筒32、内筒33之一一体连接。所述止挡部31、外筒32、内筒33三种一体成型,所述止挡部31一体连接外筒32与内筒33之间。所述止挡部31贯穿槽口100。所述外筒32与内筒33之间径向间隔形成安装槽34,所述套管1自由端部10插入于安装槽34,所述内筒33进入套管1自由端部10,所述安装槽34包括相反的第一端340与第二端341,第一端340与第二端341在安装槽34周向上相对,所述止挡部31隔开第一端340与第二端341。安装槽34横截面(即横向截面,其垂直于套管1)呈C形。所述拉杆2贯穿筒端部35,套管1自由端部10的末端缘101接靠筒端部35或与筒端部35之间存在间隙(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杆装置,包括套管、拉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套管自由端部的套筒,所述拉杆贯穿套筒,所述拉杆可沿着一第一方向向套管外抽拉及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向套管内退回,所述拉杆相对于套管限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抽拉,所述套筒设有止挡面,所述拉杆抽拉至第二位置时被止挡面止挡以阻止拉杆继续抽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杆装置,包括套管、拉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套管自由端部的套筒,所述拉杆贯穿套筒,所述拉杆可沿着一第一方向向套管外抽拉及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向套管内退回,所述拉杆相对于套管限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抽拉,所述套筒设有止挡面,所述拉杆抽拉至第二位置时被止挡面止挡以阻止拉杆继续抽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自由端部设有槽口,所述槽口贯穿套管的管壁,所述套筒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可沿着第二方向安装至槽口,所述止挡部在套管的周向上被限位于槽口中,所述止挡面为止挡部的一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还设有套在套管自由端部的外筒、位于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套管自由端部插入于外筒与内筒之间,所述拉杆贯穿内筒,所述止挡部至少与外筒、内筒之一一体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径向间隔形成安装槽,所述套管自由端部插入于安装槽,所述内筒进入套管自由端部,所述安装槽包括相反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止挡部隔开第一端与第二端。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还设有筒端部,所述拉杆贯穿筒端部,套管所述自由端部的末端缘接靠筒端部或与筒端部之间存在间隙,套管、筒端部顺着第一方向依次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为东袁丰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