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01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包括泵壳,泵壳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入口泵盖和出口泵盖,出口泵盖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口连接管,出口泵盖上同轴设置有出口轴承座,入口泵盖的另一端依次固定连接有入口连接管、轴承箱和电机,入口泵盖上同轴设置有入口轴承座,轴承箱内设置有轴承箱轴,轴承箱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伸入于入口连接管内,泵壳内设置有套合轴套的泵轴,泵轴的一端伸入于入口连接管内且与轴承箱轴连接,泵轴的另一端位于出口轴承座内,泵轴上沿轴向依次均匀套接有若干级静止的扩压器,扩压器靠近入口泵盖的一端均配合设置有与泵轴固定套接的闭式叶轮,在高含气率的工况下运行效率高且泵轴使用寿命长。

A multistage deep-sea multiphase pump with shaft sleev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stage deep-sea mixing pump with a shaft sleev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pump shell. The two ends of the pump shell are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an inlet pump cover and an outlet pump cove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outlet pump cover is fixed with an outlet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coaxial on the outlet pump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bearing sea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inlet pump cover is fixed and connected in turn. An inlet connecting tube, a bearing box and a motor are provided, and an inlet bearing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coaxial shaft of the inlet pump cover, a bearing box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bearing box, and a bearing box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inlet connecting tube far from the one end of the motor, and a pump shaft with a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pump shell, and one end of the pump shaft is inserted in the inlet connecting tub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box shaft. The other end of the pump shaft is located in the outlet bearing seat. A number of stages of static diffuser are evenly sleev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pump shaft. The end of the diffuser near the inlet pump cover is fitted with a closed impeller which is fixed and sleeved with the pump shaft. The pump shaft has high operating efficiency and long service lif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air con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机械及工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和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油、气等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陆地矿产资源又日益减少,深海作为世界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区域,因其矿产资源蕴藏量非常丰富而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争相研究。深海油气采输技术研究的是如何将蕴藏在海底丰富的油、气等矿产资源采集并输送到海面,而将油、气资源从海底提升至海面的扬矿技术是深海采输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即多相混输泵。油气等矿产资源分布在数千米的海底,开采难度大,输送技术要求高,深海采输系统作业过程中还承受海流、风浪和海水压力等海洋动力环境的作用,作业环境十分恶劣,这对深海采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相混输泵按照工作原理分为透平式多相混输泵和容积式多相混输泵。在众多的多相混输泵中,虽然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是双螺杆式多相混输泵和螺旋轴流式多相混输泵,但是多级离心式多相混输泵以其比单级离心泵具有更高的扬程,比活塞泵、隔膜泵、螺杆泵等具有更大的流量,而且多级离心泵具有运行安全平稳、噪音低、寿命久、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电力和城市供水等多个领域。多级离心泵由多个转轮和固定导叶扩压器组成,它是一种能大排量举升石油的无杆式抽油装置,属于井用电潜泵的一种,既有排量大,扬程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适用于高含水和低油气比的油田。但由于其在高含气率的工况下运行情况较差,故而在海下混输系统应用较少;同时,目前对于多级泵的长轴滑动轴承方案,多采用主轴与扩压器上的滑动轴承直接接触的布置方式,由于深海多级泵主要应用于深海的石油运输工程,所输运的介质中除了水和石油,还有沙子等杂质,如果采用主轴与滑动轴承直接接触的布置方式,这些介质与主轴直接接触,势必会造成主轴表面磨损,而且在工作中,其主轴转速较高,产生的摩擦力也比较大,如此往复工作必定会减少主轴的使用寿命,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节约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在高含气率的工况下运行效率高且泵轴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包括圆筒形的泵壳,泵壳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入口泵盖和出口泵盖,出口泵盖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口连接管,出口泵盖上同轴设置有将泵壳和出口连接管连通的出口轴承座,入口泵盖的另一端依次固定连接有入口连接管、轴承箱和电机,入口泵盖上同轴设置有将泵壳和入口连接管连通的入口轴承座,轴承箱内设置有与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轴承箱轴,轴承箱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伸入于入口连接管内,泵壳内设置有泵轴,泵轴的一端穿过入口轴承座伸入于入口连接管内且与轴承箱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泵轴的另一端位于出口轴承座内,泵轴上位于入口泵盖和出口泵盖之间沿轴向依次均匀套接有若干级静止的扩压器,扩压器靠近入口泵盖的一端均配合设置有与泵轴固定套接的闭式叶轮;出口轴承座与末级扩压器之间、每级叶轮与上一级扩压器之间均设置有套合在泵轴上的连接套,若干级扩压器的中心均固定有外衬套,泵轴上靠近扩压器的位置均固定有与外衬套滑动配合的内衬套。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若干级扩压器均卡合于泵壳内壁且与泵轴之间均滑动连接,位于两端的扩压器分别抵于入口泵盖和出口泵盖上,相邻的两个扩压器之间相互卡接。入口轴承座与首级叶轮的轮盖之间设置有入口导流器,首级叶轮的轮盖另一端连接至首级扩压器,末级扩压器与出口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出口导流器,若干级叶轮的轮盘均与泵轴固定套接。轴承箱轴伸出于轴承箱的位置设置有支架衬套,泵轴穿过入口轴承座的位置设置有入口轴承衬套,泵轴穿过出口轴承座的位置设置有出口轴承衬套。入口泵盖与入口连接管之间、出口泵盖与出口连接管之间均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若干级扩压器与泵壳之间均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泵轴位于出口轴承座内一端、泵轴位于入口轴承座内一端均设置有弹簧挡圈。叶轮的轮盖上靠近与其配合的扩压器一端均设置有抗磨环。轴承箱轴上并列套合有泵入口机械密封和甩水环,泵入口机械密封靠近入口连接管。叶轮和扩压器均设置有25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采用超高压力入口后的多级多相混输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含气率时离心式混输泵的性能下降的问题,提高了叶片的抗空化能力;将轴向力支撑装置与泵体分开布置的结构设计,使得多相混输泵的运行稳定性、高含气率下的水力效率等综合性能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内衬套在泵轴的驱动下旋转,和扩压器上的外衬套构成滑动轴承,可对超长泵轴进行有效支撑,防止泵轴出现偏心,内衬套结合连接套可以防止介质与泵轴表面的直接接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中叶轮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中扩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中扩压器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中入口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泵壳,2.入口泵盖,3.出口泵盖,4.出口连接管,5.出口轴承座,6.入口连接管,7.轴承箱,8.电机,9.入口轴承座,10.轴承箱轴,11.泵轴,12.联轴器,13.扩压器,14.叶轮,15.入口导流器,16.出口导流器,17.支架衬套,18.入口轴承衬套,19.出口轴承衬套,20.第一O型密封圈,21.第二O型密封圈,22.弹簧挡圈,23.抗磨环,24.泵入口机械密封,25.甩水环,26.连接套,27.外衬套,28.内衬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圆筒形的泵壳1,泵壳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入口泵盖2和出口泵盖3,出口泵盖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口连接管4,出口泵盖3上同轴设置有将泵壳1和出口连接管4连通的出口轴承座5,入口泵盖2的另一端依次固定连接有入口连接管6、轴承箱7和电机8,入口泵盖2上同轴设置有将泵壳1和入口连接管6连通的入口轴承座9,轴承箱7内设置有与电机8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轴承箱轴10,轴承箱轴10上并列套合有泵入口机械密封24和甩水环25,泵入口机械密封24靠近入口连接管6,轴承箱轴10远离电机8的一端伸入于入口连接管6内,泵壳1内设置有泵轴11,泵轴11的一端穿过入口轴承座9伸入于入口连接管6内且与轴承箱轴10通过联轴器12相连接,泵轴11的另一端位于出口轴承座5内,泵轴11上位于入口泵盖2和出口泵盖3之间沿轴向依次均匀套接有25级静止的扩压器13,25级扩压器13均卡合于泵壳1内壁且与泵轴11之间均滑动连接,位于两端的扩压器13分别抵于入口泵盖2和出口泵盖3上,相邻的两个扩压器13之间相互卡接,扩压器13靠近入口泵盖2的一端均配合设置有与泵轴11固定套接的闭式叶轮14,出口轴承座5与末级扩压器13之间、每级叶轮14与上一级扩压器13之间均设置有套合在泵轴11上的连接套26,若干级扩压器13的中心均固定有外衬套27,泵轴1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的泵壳(1),泵壳(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入口泵盖(2)和出口泵盖(3),出口泵盖(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口连接管(4),出口泵盖(3)上同轴设置有将泵壳(1)和出口连接管(4)连通的出口轴承座(5),入口泵盖(2)的另一端依次固定连接有入口连接管(6)、轴承箱(7)和电机(8),入口泵盖(2)上同轴设置有将泵壳(1)和入口连接管(6)连通的入口轴承座(9),轴承箱(7)内设置有与电机(8)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轴承箱轴(10),轴承箱轴(10)远离电机(8)的一端伸入于入口连接管(6)内,泵壳(1)内设置有泵轴(11),泵轴(11)的一端穿过入口轴承座(9)伸入于入口连接管(6)内且与轴承箱轴(10)通过联轴器(12)相连接,泵轴(11)的另一端位于出口轴承座(5)内,泵轴(11)上位于入口泵盖(2)和出口泵盖(3)之间沿轴向依次均匀套接有若干级静止的扩压器(13),扩压器(13)靠近入口泵盖(2)的一端均配合设置有与泵轴(11)固定套接的闭式叶轮(14);出口轴承座(5)与末级扩压器(13)之间、每级叶轮(14)与上一级扩压器(13)之间均设置有套合在泵轴(11)上的连接套(26),若干级扩压器(13)的中心均固定有外衬套(27),泵轴(11)上靠近扩压器(13)的位置均固定有与外衬套(27)滑动配合的内衬套(2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的泵壳(1),泵壳(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入口泵盖(2)和出口泵盖(3),出口泵盖(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口连接管(4),出口泵盖(3)上同轴设置有将泵壳(1)和出口连接管(4)连通的出口轴承座(5),入口泵盖(2)的另一端依次固定连接有入口连接管(6)、轴承箱(7)和电机(8),入口泵盖(2)上同轴设置有将泵壳(1)和入口连接管(6)连通的入口轴承座(9),轴承箱(7)内设置有与电机(8)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轴承箱轴(10),轴承箱轴(10)远离电机(8)的一端伸入于入口连接管(6)内,泵壳(1)内设置有泵轴(11),泵轴(11)的一端穿过入口轴承座(9)伸入于入口连接管(6)内且与轴承箱轴(10)通过联轴器(12)相连接,泵轴(11)的另一端位于出口轴承座(5)内,泵轴(11)上位于入口泵盖(2)和出口泵盖(3)之间沿轴向依次均匀套接有若干级静止的扩压器(13),扩压器(13)靠近入口泵盖(2)的一端均配合设置有与泵轴(11)固定套接的闭式叶轮(14);出口轴承座(5)与末级扩压器(13)之间、每级叶轮(14)与上一级扩压器(13)之间均设置有套合在泵轴(11)上的连接套(26),若干级扩压器(13)的中心均固定有外衬套(27),泵轴(11)上靠近扩压器(13)的位置均固定有与外衬套(27)滑动配合的内衬套(2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轴套结构的多级深海混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级扩压器(13)均卡合于泵壳(1)内壁且与泵轴(11)之间均滑动连接,位于两端的扩压器(13)分别抵于入口泵盖(2)和出口泵盖(3)上,相邻的两个扩压器(13)之间相互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程罗兴锜孙帅辉张乐福宋宇航李晨昊闫思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