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生产与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987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生产与施工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H型钢,所述底座的两侧均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远离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中间位置和上下两端均通过弹簧钢与H型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包括外杆,所述外杆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外杆的内壁靠近底座的一侧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与外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墙体施工技术领域。该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生产与施工方法,降低了成本,同时在保证了承重墙称重能力的同时增加了承重墙保温的能力,增加了承重墙的抗压能力。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teel structure composite bearing wall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teel structure combined load-bearing wall component, including a bas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base plate by bolts and threads,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base plate is fixed with H-shaped steel, both sides of the base are fix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through a telescopic rod, and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A buffer plate is fixed and connected at one end away from the telescopic rod.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buffer plat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buffer plate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H-shaped steel through spring steel. The telescopic rod comprises an outer rod which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ro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slider by a spring near the side of the base. The two sides are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rod, an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ll construction. Th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steel structure composite load-bearing wall component reduces the cost, ensures the load-bearing wall weighing capacity, increases the load-bearing wall insulation capacity, and increases the load-bearing wall compressive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生产与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墙体施工
,具体为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生产与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承重墙指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在工程图上为黑色墙体,打掉会破坏整个建筑结构;非承重墙是指不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只起到把一个房间和另一个房间隔开的作用,在工程图上为中空墙体,有没有这堵墙对建筑结构没什么大的影响,简单地说,楼板是支撑在承重墙、梁等结构构件上,在我们的房屋中,楼板的重量、家具的重量等等,要通过楼板传递给承重墙、结构梁,再通过承重墙、梁传递给下层承重墙或者结构柱,再传递给基础,形成整个房屋的结构骨架,就象人体的骨骼,对于整个房屋,是决定安全的重要部分。但是现有的承重墙抗压缓冲能力不足,承重墙内部钢材使用量大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生产与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承重墙抗压缓冲能力不足,承重墙内部钢材使用量大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H型钢,所述底座的两侧均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远离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中间位置和上下两端均通过弹簧钢与H型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包括外杆,所述外杆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外杆的内壁靠近底座的一侧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与外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远离外杆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外杆的内壁两侧靠近支撑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优选的,所述底座安装在承重墙体的内壁底部,所述承重墙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H型钢相适配的穿孔,所述H型钢的顶部贯穿穿孔并且与穿孔上方的底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承重墙体的内部与底座之间填充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为泡沫填充板。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之间焊接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预留槽,所述连接底板的顶部与预留槽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焊接口,所述底座和连接底板在焊接口处焊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与底座的底部等高。优选的,所述螺栓的数量为4个,并且位于连接底板的顶不过四角。优选的,所述预留槽的数量为4个,并且位于底座的顶部侧面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的生产与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组件生产,使用H型钢流水线生产H型钢,并在H型钢的底部焊接连接底板,在底座和连接底板上螺栓安装处和预留槽处钻孔;(2)钢构件主体安装,将底座固定在承重墙体的内壁底部,在底座之间焊接连接杆,并在底座的两侧安装伸缩杆和支撑板,在支撑板的顶部焊接缓冲板,并在缓冲板和H型钢之间焊接弹簧钢;(3)填充功能层,在支撑墙体和底座之间填充泡沫填充板。优选的,所述H型钢焊接前应将焊条和焊剂进行烘干处理。(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生产与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生产与施工方法,通过连接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H型钢,承重墙体的内部与底座之间填充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为泡沫填充板,H型钢和泡沫填充板降低了承重墙中钢结构的比例,降低了成本,同时在保证了承重墙称重能力的同时增加了承重墙保温的能力。(2)、该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生产与施工方法,通过底座的两侧均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远离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中间位置和上下两端均通过弹簧钢与H型钢固定连接,当承重墙的侧面受到压力时弹簧钢能够进行有效的缓冲,增加了承重墙的抗压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缓冲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螺栓、3-连接底板、4-H型钢、5-伸缩杆、6-支撑板、7-缓冲板、8-弹簧钢、9-外杆、10-弹簧、11-滑块、12-内杆、13-挡块、14-承重墙体、15-穿孔、16-填充层、17-连接杆、18-预留槽、19-焊接口、20-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2螺纹连接有连接底板3,连接底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H型钢4,H型钢4和泡沫填充板降低了承重墙中钢结构的比例,降低了成本,同时在保证了承重墙称重能力的同时增加了承重墙保温的能力,底座1的两侧均通过伸缩杆5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顶部远离伸缩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7,缓冲板7的中间位置和上下两端均通过弹簧钢8与H型钢4固定连接,当承重墙体14的侧面受到压力时弹簧钢8能够进行有效的缓冲,增加了承重墙的抗压能力,伸缩杆5包括外杆9,外杆9与底座1固定连接,外杆9的内壁靠近底座1的一侧通过弹簧10固定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的两侧与外杆9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块11远离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杆12,内杆12远离外杆9的一端与支撑板6固定连接,外杆9的内壁两侧靠近支撑板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13。底座1安装在承重墙体14的内壁底部,承重墙体14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H型钢4相适配的穿孔15,H型钢4的顶部贯穿穿孔15并且与穿孔15上方的底座1固定连接。承重墙体14的内部与底座1之间填充有填充层16,填充层16为泡沫填充板。底座1的两侧之间焊接有连接杆17。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预留槽18,连接底板3的顶部与预留槽18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焊接口19,底座1和连接底板3在焊接口19处焊接。支撑板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20,滚轮20的底部与底座1的底部等高。螺栓2的数量为4个,并且位于连接底板3的顶不过四角。预留槽18的数量为4个,并且位于底座1的顶部侧面对称分布。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的生产与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组件生产,使用H型钢流水线生产H型钢,并在H型钢的底部焊接连接底板,在底座和连接底板上螺栓安装处和预留槽处钻孔;(2)钢构件主体安装,将底座固定在承重墙体的内壁底部,在底座之间焊接连接杆,并在底座的两侧安装伸缩杆和支撑板,在支撑板的顶部焊接缓冲板,并在缓冲板和H型钢之间焊接弹簧钢;(3)填充功能层,在支撑墙体和底座之间填充泡沫填充板。H型钢4焊接前应将焊条和焊剂进行烘干处理。工作时,使用H型钢流水线生产H型钢4,并在H型钢4的底部焊接连接底板3,在底座1和连接底板3上螺栓2安装处和预留槽18处钻孔,将底座1固定在承重墙体14的内壁底部,在底座1之间焊接连接杆17,并在底座1的两侧安装伸缩杆5和支撑板6,在支撑板6的顶部焊接缓冲板7,并在缓冲板7和H型钢4之间焊接弹簧钢8,在支撑墙体14和底座1之间填充泡沫填充板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2)螺纹连接有连接底板(3),所述连接底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H型钢(4),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通过伸缩杆(5)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远离伸缩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7),所述缓冲板(7)的中间位置和上下两端均通过弹簧钢(8)与H型钢(4)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5)包括外杆(9),所述外杆(9)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外杆(9)的内壁靠近底座(1)的一侧通过弹簧(10)固定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两侧与外杆(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1)远离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杆(12),所述内杆(12)远离外杆(9)的一端与支撑板(6)固定连接,所述外杆(9)的内壁两侧靠近支撑板(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2)螺纹连接有连接底板(3),所述连接底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H型钢(4),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通过伸缩杆(5)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远离伸缩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7),所述缓冲板(7)的中间位置和上下两端均通过弹簧钢(8)与H型钢(4)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5)包括外杆(9),所述外杆(9)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外杆(9)的内壁靠近底座(1)的一侧通过弹簧(10)固定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两侧与外杆(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1)远离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杆(12),所述内杆(12)远离外杆(9)的一端与支撑板(6)固定连接,所述外杆(9)的内壁两侧靠近支撑板(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挡块(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安装在承重墙体(14)的内壁底部,所述承重墙体(14)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H型钢(4)相适配的穿孔(15),所述H型钢(4)的顶部贯穿穿孔(15)并且与穿孔(15)上方的底座(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墙体(14)的内部与底座(1)之间填充有填充层(16),所述填充层(16)为泡沫填充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组合承重墙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王耀宇李明陈诚
申请(专利权)人:巴中华兴杭萧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