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麦二棱与多棱杂交后代的特殊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983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麦二棱与多棱杂交后代的特殊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大麦利用二棱与多棱杂交后,F2代无论单株好与差,都选择多棱单株,经3‑4年加代后,选出稳定品系;2)利用好的稳定品系与好的多棱品种进行第二轮改良,重复上述方法再进行第三轮改良,直至选出品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克服了常规技术偏见,采用逆常规方法,选择了多棱类型,淘汰了二棱类型。而且最终选择的多棱类型也是常人所淘汰的,本方案就是利用现有所淘汰的类型继续与较好的多棱品种或资源进行杂交改良,选出了具有历史性突破的新啤酒大麦品种(垦啤麦15),此方法在国内外都具有独创性,没有第二者。

A special breeding method for hybrid offspring of two edges and multi edges of barle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ecial breeding method for offspring of two-row and multi-row crosses of barley,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After crossing with two-row and multi-row barley, the F2 generation selects a single multi-row barley plant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individual plant is good or bad, and after 3 to 4 years of generation addition, selects a stable barley line; 2) carries out the second breeding with a good stable barley line and a good multi-row barley variety; Wheel improvement, repeat the above methods, and then carry out the third round of improvement until the selected varietie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lant breeding technology, overcomes the prejudice of conventional technology, adopts the converse method, selects the multi-edge type, and eliminates the two-edge type. And the ultimate choice of multi-ridged type is also the elimination of ordinary people, this program is to use the existing type of elimination and better multi-ridged varieties or resources to continue to cross-improve, selected a historic breakthrough in the new beer barley varieties (Ken Beer Malt 15), this method is unique at home and abroad, there is no sec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麦二棱与多棱杂交后代的特殊选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育种
,具体是指一种大麦二棱与多棱杂交后代的特殊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大麦是世界上种植范围最广的作物之一,也是集酿造、饲用和食用于一身的第四大禾谷类作物,近几十年来,世界大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是谷类作物中增长最快的,平均增长率达80%以上。我国大麦品种改良工作尽管起步晚,种质资源缺乏、仪器设备和育种手段落后,但通过大量引进国外高产优质种植资源和育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大麦育种水平已逐步接近国外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育成的大麦品种及品系的遗传基础几乎100%都含北美血缘,很难在产量和品质上有明显的突破。为创造新的遗传资源,实现长期育种目标,从1993年开始我们利用二棱与多棱类型进行杂交,专选常人所淘汰的多棱类型,这在当时被权威专家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为在二棱与多棱杂交后代中,多棱类型是弱势群体,几乎100%都被育种者淘汰,并放弃这种育种方法。在传统的作物常规杂交育种中,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在田间对于长势较好的植株进行选择,而对于长势较弱的植株都进行淘汰。在大麦二棱与多棱的杂交后代中,二棱的生长优势高于多棱大麦类型。通常都是选择二棱类型,而淘汰弱势的多棱类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专利技术克服上述常规技术偏见,采用逆常规方法,选择了多棱类型,淘汰了二棱类型。而且最终选择的多棱类型也是常人所淘汰的,本方案就是利用现有所淘汰的类型继续与较好的多棱品种或资源进行杂交改良,选出了具有历史性突破的新啤酒大麦品种(垦啤麦15),此方法在国内外都具有独创性,没有第二者。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麦二棱与多棱杂交后代的特殊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大麦利用二棱与多棱杂交后,F2代无论单株好与差,都选择多棱单株,经3-4年加代后,选出稳定品系;2)利用好的稳定品系与好的多棱品种进行第二轮改良,重复上述方法再进行第三轮改良,直至选出品种。因二棱大麦与多棱大麦杂交相当于远缘杂交,后代分离范围广,类型多,群体小,很难选出综合性状好的理想品种,如果不采用此方法选择,则很多有潜力的中间材料都白白淘汰,不但浪费了前期工作,而且丢掉了很有潜力可二次利用的中间材料。相反,采用此方法选出的多棱中间类型,由于含有二棱血缘,进行二次甚至三次遗传改良会产生超亲遗传类型,选出有突破性的新品种。本方法的最终目的不是直接育成新品种,而是选择中间材料进行二次或三次杂交改良,选出超亲遗传,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如果按照常规育种方法,二棱与多棱杂交的F2代多棱表现都较差,都会被育种者淘汰。即使选出稳定品系,也与对照品种的综合性状有较大差距,不能直接育成品种。只有将看似较差的品系保留继续与多棱品种(系)进行杂交改良,才能选育出具有突破性的、产生超亲遗传的多棱品种。因为二棱类型分蘖力强,提高多棱类型的分蘖力,就会使其产量有突破性提高。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大麦二棱与多棱杂交后代的特殊选育方法,通过这种特殊的且不被别人看好的方法,将本已淘汰的后代植株保留了下来,并较有远见地继续进行杂交改良。选出具有超亲遗传类型并有突破性的新品种(系)-红11-52、红12-241,上述2个品种都通过了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即将申报国家农业部进行品种登记。若按照常规方法选择,这些植株都将被淘汰,也就不会选出上述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1993年,为了拓宽遗传基础,使多棱大麦育种有一个质的飞跃,实现长期育种目标,专利技术人开始尝试利用二棱大麦类型与多棱类型进行远缘杂交。1993年用红91-24(二棱)与垦啤麦2号进行杂交。1994年种植F1代;1995年F2代采用本研究的关键节点,只选择多棱类型,而这些多棱单株长势都较差,常人都会将其淘汰,而专利技术人具有前瞻性思维将其保留;1996年至1998年种植F3代至F5代,1998年决选3个稳定品系;1999年专利技术人用保留的3个品系之一的---红98-335与多棱资源6B94-7338进行杂交;2000年至2004年分别种植F1至F5代,2004年F5代决选10个田间长势和籽粒性状较好的稳定品系10个;2005年利用这10个较好品系中的2个(红04-76、红04-79)作了12个杂交组合,其中红03-965×红04-79组合经过2006年至2011年F1代至F6代选择,选出了红11-52优良品系。该品系经2012年产量鉴定试验比对照品种-垦啤麦2号增产12.8%,2014年-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462kg/hm2,比对照增产8.75%。2017年将申报农业部登记,拟命名--垦啤麦15。该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上比原始品种--垦啤麦2号有明显突破,关键点是1993年用二棱类型(红91-24)与多棱类型(垦啤麦2号)杂交选出的中间材料--红98-335。用此中间材料又经两轮改良选出了有突破的新品种--垦啤麦15。而选出红98-335的关键是专利技术人在F2代采用了逆向思维的选择,只选择多棱类型。如果按常规选择都属于被淘汰类型,但专利技术人采取了具有独创性的方法,将其保留后,经几轮选择,最后选出了具有突破性的品种,因为该品种含有二棱血缘,所以分蘖力强、穗层齐,产量高。如果不按照专利技术人所独创的特殊方法进行选择,则选不出含有二棱血缘的多棱品系,就不可能育出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垦啤麦15。下面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路线表格:从上述可知,本方案专利技术人逆向思维坚持选择多棱类型,终于在1998年选择了一个新品系-红98-335,这个品系的产量和品质都较当时的主栽品种差,但由于它含有二棱血缘,有超亲遗传潜力,所以专利技术人保留下来继续与好的多棱材料进行第二轮杂交改良。于2004年又选出较红98-335更好的品系--红04-79,用此品系与好的多棱材料进行第三轮改良。终于在2011年选出产量、品质和抗性都较上两轮每个亲本好的、具有超亲遗传的新品系--红11-52。该品系于2016年进行完黑龙江省生产试验,马上申报农业部进行登记。时隔23年终于实现了长期的育种目标,使多棱啤酒大麦育种有了质的飞跃。在此23年间专利技术人还选择了若干个含有二棱血缘的多棱品系,为拓宽育种资源,培育更多品种打下基础。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麦二棱与多棱杂交后代的特殊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大麦利用二棱与多棱杂交后,F2代无论单株好与差,都选择多棱单株,经3‑4年加代后,选出稳定品系;2)利用好的稳定品系与好的多棱品种进行第二轮改良,重复上述方法再进行第三轮改良,直至选出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麦二棱与多棱杂交后代的特殊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大麦利用二棱与多棱杂交后,F2代无论单株好与差,都选择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作安周军党爱华李洁梁长欣段兰昌关雪松吴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