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集成机器人驱动控制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65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热集成机器人驱动控制线,其由外向内依次为耐热护套层、第一绝缘层、无卤阻燃护套层、玻璃纤维层、屏蔽层、隔离层以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内包裹有若干根电线单体,所述电线单体包括导体、包裹所述导体的第三绝缘层以及包裹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内护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其良好的耐热性和阻燃性来保障耐热集成机器人的生产工作。

Driving control line of heat resistant integrated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iving control line for a heat-resistant integrated robot, which is in turn a heat-resistant sheath layer, a first insulating layer, a halogen-free flame-retardant sheath layer, a glass fiber layer, a shielding layer, an insulating layer and a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The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is enclosed with a number of wire monomers, and the wire monome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wire monomers. A conductor, a third insulating layer wrapping the conductor, and an inner sheath layer wrapping the third insulating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guarantees the production work of the heat-resistant integrated robot through its good heat resistance and flame retarda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热集成机器人驱动控制线
本技术属于线缆
,特别涉及耐热集成机器人驱动控制线。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大量的机器人被应用于工业制造。通过机器人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和严苛的工作环境来说,人类可能无法适应承受或者不能长时间处于这些环境中,而使用机器人进行生产则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如上,由于机器人可能被应用一些特殊环境中,因而也就要求机器人具有一定的特性。例如,有些机器人被应用于高温环境中,就要求其具有耐热性。特别地,对于机器人所使用的线缆来说,其是否也具有相应的特性对于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来说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热集成机器人驱动控制线,通过其良好的耐热性和阻燃性来保障耐热集成机器人的生产工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耐热集成机器人驱动控制线由外向内依次为耐热护套层、第一绝缘层、无卤阻燃护套层、玻璃纤维层、屏蔽层、隔离层以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内包裹有若干根电线单体,所述电线单体包括导体、包裹所述导体的第三绝缘层以及包裹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内护套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线缆由外向内依次为耐热护套层、第一绝缘层、无卤阻燃护套层、玻璃纤维层、屏蔽层、隔离层以及第二绝缘层,从而具有良好的多级耐热、多级阻燃、多级抗腐蚀性能,能够大大提高线缆在高温环境中的使用安全性。由于本技术的线缆采用了无卤阻燃护套层,当火灾发生时,线缆所产生的烟浓度低,有害气体释放量小,线缆的无卤特性,使得其耐老化和耐紫外线及其它辐照性能大大提高,从而能够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而采用了玻璃纤维层,能够进一步提高线缆的抗腐蚀性以及阻燃性。由于本技术的电线单体的导体外还包裹有绝缘层和内护套层,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线缆导体的安全保护作用。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护套层为耐热层或阻燃层,进一步提高电线单体的耐热性能或者阻燃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线缆导体的安全保护作用。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绝缘层内壁沿周设置有凸缘,通过凸缘可以使电线单体与第儿绝缘层之间形成一定的距离,有利于提高线缆内部的散热性能,进一步提高线缆的使用安全性。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缘为柔性或弹性体,减少其与电线单体之间的摩擦的同时,能够为电线单体提供减震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耐热护套层;2,第一绝缘层;3,无卤阻燃护套层;4,玻璃纤维层;5,屏蔽层;6,隔离层;7,第二绝缘层,8,填充体;9,导体;10,第三绝缘层;11,内护套层;12,凸缘;1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该耐热集成机器人驱动控制线由外向内依次为耐热护套层1、第一绝缘层2、无卤阻燃护套层3、玻璃纤维层4、屏蔽层5、隔离层6以及第二绝缘层7。其中,耐热护套层1可以选用氟类耐高温护套层(例如聚全氟乙丙烯或聚四氟乙烯),无卤阻燃护套层3可以采用交联聚烯烃类材料,无卤阻燃标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第一绝缘层2、第二绝缘层7可以选用上述的氟类耐高温绝缘层或者交联聚烯烃类绝缘层或者其他类型的绝缘层。屏蔽层5可以选用镀锡铜或者铝箔层。隔离层6选用合适的包带层,例如无纺布、云母带。第二绝缘层7内包裹有六根电线单体,电线单体围绕线缆填充体8(例如现有的填充绳)。电线单体包括导体9、包裹导体9的第三绝缘层10以及包裹第三绝缘层10的内护套层11。第三绝缘层10可以选用上述的氟类耐高温绝缘层或者交联聚烯烃类绝缘层或者其他类型的绝缘层,内护套层11可以为耐热层或者阻燃层,且可以如上分别选用氟类耐热层或者交联聚烯烃类阻燃层。由于该线缆由外向内依次为耐热护套层1、第一绝缘层2、无卤阻燃护套层3、玻璃纤维层4、屏蔽层5、隔离层6以及第二绝缘层7,而第一绝缘层2以及第二绝缘层7,使得该线缆在具有耐热以及阻燃性能的同时,还具有多级绝缘性能,并且进一步能够形成多级耐热(例如第一绝缘层2和第二绝缘层7部分或全部选用氟类耐高温绝缘层)、多级阻燃(例如第一绝缘层2和第二绝缘层7部分或全部选用交联聚烯烃类绝缘层)、多级抗腐蚀(例如第一绝缘层2和第二绝缘层7部分或全部选用聚四氟乙烯绝缘层)结构,能够大大提高线缆在高温环境中的使用安全性。由于该线缆采用了无卤阻燃护套层3,当火灾发生时,线缆所产生的烟浓度低,有害气体释放量小,线缆的无卤特性,使得其耐老化和耐紫外线及其它辐照性能大大提高,从而能够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而采用了玻璃纤维层4,能够进一步提高线缆的抗腐蚀性以及阻燃性。由于该线缆采用了屏蔽层7,能够降低线缆内部与外界之间的电磁或信号干扰。由于该线缆采用了隔离层6,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线缆的耐热、耐腐蚀、阻燃以及耐硫化性能。由于该线缆的电线单体的导体9外还包裹有绝缘层和内护套层11,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导体9的安全保护作用。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是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二绝缘层7内壁沿周设置有多个凸缘12,凸缘12可以是单独的圈状,并且沿线缆长度方向各个凸缘12相互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或者还可以在第二绝缘层7内壁设置一条凸缘12,这条凸缘12为沿线缆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旋状。凸缘12可以与第二绝缘层7为一体结构。通过凸缘12可以使电线单体与第二绝缘层7之间形成一定的距离,即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由于电线单体的截面为圆形,因而凸缘12不会全部与电线单体接触,从而即使凸缘12是单独的圈状,各对相邻凸缘12之间的空间也是相互连通的。凸缘12所形成的电线单体与第二绝缘层7之间的空间能够增大第二绝缘层7所包裹空间内的散热空间,有利于提高线缆内部的散热性能,进一步提高线缆的使用安全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12可以选择柔性或弹性材料,减少其与电线单体之间的摩擦的同时,能够为电线单体提供减震作用。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其是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凸缘12上设置有贯穿凸缘12的通孔13,即通孔13贯穿的是凸缘12与电线单体的接触面的两侧的凸缘12面,因而能够增强第二绝缘层7所包裹空间内的空气流通性。特别对于凸缘12是单独圈状结构的情形来说,通过通孔13进一步将各对相邻凸缘12之间的空间进行了连通。通过通孔13能够进一步提高线缆内部的散热效果以及线缆的使用安全性。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线缆具有优异的耐热、阻燃或散热性能,因而特别适用于高温环境并作为耐热集成机器人的驱动控制线使用,保障耐热集成机器人的生产工作。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第二绝缘层7以外的各层之间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上述的凸缘12,电线单体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耐热集成机器人驱动控制线,其特征在于:其由外向内依次为耐热护套层、第一绝缘层、无卤阻燃护套层、玻璃纤维层、屏蔽层、隔离层以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内包裹有若干根电线单体,所述电线单体包括导体、包裹所述导体的第三绝缘层以及包裹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内护套层。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热集成机器人驱动控制线,其特征在于:其由外向内依次为耐热护套层、第一绝缘层、无卤阻燃护套层、玻璃纤维层、屏蔽层、隔离层以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内包裹有若干根电线单体,所述电线单体包括导体、包裹所述导体的第三绝缘层以及包裹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内护套层。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霞张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君鸿宇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