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双开的传递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376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双开的传递箱,箱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端盖,箱体的内表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圈设置有多级伸缩挡板,多级伸缩挡板的顶部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液压升降缸的输出端与多级伸缩挡板固连,液压升降缸的输入端设置有感应器;本防止双开的传递箱,多级伸缩挡板与端盖双重防护,加强箱体的密封效果,针对箱体一侧的无尘环境形成的保障效果更为充分,感应器有效杜绝液压升降缸同时收缩的状况发生,使得箱体内部始终有一组多级伸缩挡板拦截在洁净区域与非洁净区域之间,同时有效的规避操作人员的工作疏忽,加强箱体的封闭性与隔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双开的传递箱
本技术涉及无尘室用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防止双开的传递箱。
技术介绍
无尘室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的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的房间,即是不论外在的空气条件如何变化,无尘室内均能具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的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的特性,传递箱是无尘室的一种辅助设备,其功能是作为无尘室内、外物品传递的缓冲区,可防止由于传递物品时开启门而破坏了无尘室的气流与室压,可以减少无尘室的开门次数,更可减少作业人员内、外走动的时间而防止外区尘埃的进入,把对无尘室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打开一侧的门将物品放入后将该侧的门锁上,再打开另一侧的门将物品取出后将该另一侧的门锁上,以此实现无尘室内、外间的物品传递,为了保持无尘室内的洁净度等,在传递物品时需要内、外门互锁,即传递箱的内、外门不能同时打开,因此传递箱一般都带有机械互锁或电子互锁装置使两侧门不能同时打开,现有的电子互锁装置和机械互锁装置可靠性较差、容易发生故障、在使用中很容易被损坏,尤其在传递频繁的情况下,提高了洁净区域与非洁净区域的空气流通,严重影响室内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双开的传递箱,具备简洁,无尘,控制精度更高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双开的传递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端盖,端盖与箱体均匀卡合,端盖的内表面设置有玻璃视窗,玻璃视窗与端盖固定嵌合,所述箱体的内表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在箱体的内表面间隔设置,限位槽的内圈还设置有多级伸缩挡板,所述多级伸缩挡板的顶部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液压升降缸固定安装在箱体的顶部;所述液压升降缸由缸筒、堵头、限位块、活塞、活塞杆和密封套组成,所述缸筒的一端设置有堵头,堵头与缸筒无缝卡合,堵头的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堵头固定粘合,限位块的另一侧设置有活塞,活塞的一端与限位块柔性贴合,所述活塞的外圈与缸筒的内圈密封连接,活塞的中心处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固连,活塞杆的中部设置有密封套,密封套套接在活塞杆外圈,密封套的外圈与缸筒无缝贴合,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贯穿缸筒并延伸至缸筒的外圈,所述液压升降缸的输出端与多级伸缩挡板固连,液压升降缸的输入端设置有感应器,感应器固定安装在箱体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多级伸缩挡板的底部与限位槽均匀卡合,多级伸缩挡板侧边与箱体的内壁无缝贴合。优选的,所述多级伸缩挡板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底面,多级伸缩挡板在箱体内部竖直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多级伸缩挡板通过固定螺丝与活塞杆的伸出端可拆卸安装。优选的,所述感应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相邻的液压升降缸电性连接,液压升降缸相互之间并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防止双开的传递箱,多级伸缩挡板卡紧时在箱体内部充当内门,而端盖闭合时用作外门,双重防护结构加强箱体的密封效果,同时也有效阻断无尘室与外界的联系,洁净区域与非洁净区域相对隔开,空气不流通,进而使得箱体一侧的无尘环境保障效果更为充分,感应器有效感应液压升降缸的实际输出情况,并杜绝液压升降缸同时收缩的状况发生,使得箱体内部始终有一组多级伸缩挡板拦截在洁净区域与非洁净区域之间,同时有效的规避操作人员的工作疏忽,加强箱体的封闭性与隔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局部连接效果图。图中:1箱体、11端盖、12玻璃视窗、13限位槽、2多级伸缩挡板、3液压升降缸、31缸筒、32堵头、33限位块、34活塞、35活塞杆、36密封套、4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防止双开的传递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端盖11,双向端盖11辅助箱体1正常运行,端盖11与箱体1均匀卡合,端盖11的内表面设置有玻璃视窗12,玻璃视窗12提供观察视角,令操作人员更易观察,同时也能够尽量避免在箱体1空置的状态下开启端盖11,玻璃视窗12与端盖11固定嵌合,箱体1的内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在箱体1的内表面间隔设置,限位槽13的内圈还设置有多级伸缩挡板2,多级伸缩挡板2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底面,多级伸缩挡板2在箱体1内部竖直间隔设置,多级伸缩挡板2的底部与限位槽13均匀卡合,多级伸缩挡板2侧边与箱体1的内壁无缝贴合,多级伸缩挡板2卡紧时在箱体1内部充当内门,而端盖11闭合时用作外门,双重防护结构加强箱体1的密封效果,同时也有效阻断无尘室与外界的联系,洁净区域与非洁净区域相对隔开,空气不流通,进而使得箱体1一侧的无尘环境保障效果更为充分,多级伸缩挡板2的顶部设置有液压升降缸3,液压升降缸3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多级伸缩挡板2通过固定螺丝与活塞杆35的伸出端可拆卸安装,装置整体可轻易拆装、更换,维护工作更为方便,同时也可以单独拆下多级伸缩挡板2进行定期检修,从而确保多级伸缩挡板2的侧边能够与箱体1的内表面无缝贴合,进而确保箱体1能够有效的将洁净区域与非洁净区域隔开。液压升降缸3由缸筒31、堵头32、限位块33、活塞34、活塞杆35和密封套36组成,缸筒31的一端设置有堵头32,堵头32将缸筒31的底部堵住,避免缸筒31卸荷,堵头32与缸筒31无缝卡合,堵头32的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块33,当活塞34回收至极限位置时,即会与限位块33产生实时接触,限位块33避免活塞34回程过大,失去约束效力,限位块33的一侧与堵头32固定粘合,限位块33的另一侧设置有活塞34,活塞34的一端与限位块33柔性贴合,活塞34的外圈与缸筒31的内圈密封连接,活塞34在缸筒31内部往复运动从而活塞杆35伸缩,带动活塞34的中心处设置有活塞杆35,活塞杆35的一端与活塞34固连,活塞杆35的中部设置有密封套36,密封套36约束活塞杆35,避免活塞杆35受力弯曲,密封套36套接在活塞杆35外圈,密封套36的外圈与缸筒31无缝贴合,活塞杆35的另一端贯穿缸筒31并延伸至缸筒31的外圈,液压升降缸3的输出端与多级伸缩挡板2固连,液压升降缸3的输入端设置有感应器4,感应器4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感应器4的输出端分别与相邻的液压升降缸3电性连接,液压升降缸3相互之间并联设置,感应器4有效感应液压升降缸3的实际输出情况,并杜绝液压升降缸3同时收缩的状况发生,使得箱体1内部始终有一组多级伸缩挡板2拦截在洁净区域与非洁净区域之间,同时有效的规避操作人员的工作疏忽,加强箱体1的封闭性与隔离性。综上所述:本防止双开的传递箱,多级伸缩挡板2卡紧时在箱体1内部充当内门,而端盖11闭合时用作外门,双重防护结构加强箱体1的密封效果,同时也有效阻断无尘室与外界的联系,洁净区域与非洁净区域相对隔开,空气不流通,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双开的传递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端盖(11),端盖(11)与箱体(1)均匀卡合,端盖(11)的内表面设置有玻璃视窗(12),玻璃视窗(12)与端盖(11)固定嵌合,所述箱体(1)的内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在箱体(1)的内表面间隔设置,限位槽(13)的内圈还设置有多级伸缩挡板(2),所述多级伸缩挡板(2)的顶部设置有液压升降缸(3),液压升降缸(3)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所述液压升降缸(3)由缸筒(31)、堵头(32)、限位块(33)、活塞(34)、活塞杆(35)和密封套(36)组成,所述缸筒(31)的一端设置有堵头(32),堵头(32)与缸筒(31)无缝卡合,堵头(32)的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块(33),所述限位块(33)的一侧与堵头(32)固定粘合,限位块(33)的另一侧设置有活塞(34),活塞(34)的一端与限位块(33)柔性贴合,所述活塞(34)的外圈与缸筒(31)的内圈密封连接,活塞(34)的中心处设置有活塞杆(35),所述活塞杆(35)的一端与活塞(34)固连,活塞杆(35)的中部设置有密封套(36),密封套(36)套接在活塞杆(35)外圈,密封套(36)的外圈与缸筒(31)无缝贴合,所述活塞杆(35)的另一端贯穿缸筒(31)并延伸至缸筒(31)的外圈,所述液压升降缸(3)的输出端与多级伸缩挡板(2)固连,液压升降缸(3)的输入端设置有感应器(4),感应器(4)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双开的传递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端盖(11),端盖(11)与箱体(1)均匀卡合,端盖(11)的内表面设置有玻璃视窗(12),玻璃视窗(12)与端盖(11)固定嵌合,所述箱体(1)的内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在箱体(1)的内表面间隔设置,限位槽(13)的内圈还设置有多级伸缩挡板(2),所述多级伸缩挡板(2)的顶部设置有液压升降缸(3),液压升降缸(3)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所述液压升降缸(3)由缸筒(31)、堵头(32)、限位块(33)、活塞(34)、活塞杆(35)和密封套(36)组成,所述缸筒(31)的一端设置有堵头(32),堵头(32)与缸筒(31)无缝卡合,堵头(32)的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块(33),所述限位块(33)的一侧与堵头(32)固定粘合,限位块(33)的另一侧设置有活塞(34),活塞(34)的一端与限位块(33)柔性贴合,所述活塞(34)的外圈与缸筒(31)的内圈密封连接,活塞(34)的中心处设置有活塞杆(35),所述活塞杆(35)的一端与活塞(34)固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校彬江会明江正武祝剑何德海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