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934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横向边梁,所述横向边梁的下方一端对称连接有纵向边梁,所述横向边梁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有竖向斜撑,所述竖向斜撑远离横向边梁的一端连接于纵向边梁的一侧,两个所述横向边梁之间设有第一次梁,所述第一次梁的上方中部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卡接有吊钩,两个所述纵向边梁之间设有水平防护栏杆,位于中部的所述横向边梁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第二次梁,所述第二次梁远离位于中部的横向边梁的一端连接于位于两侧的横向边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造价费用低廉,且具有安全性,施工更加的安全,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施工中高坠、坍塌、物体打击等风险,确保安全施工的同时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
本技术涉及电梯井操作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中的一房建施工中,安全施工越来越备受企业重视,安全施工已经成为一项衡量施工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施工单位在进行高层房建主体施工时施工时,电梯井模板支撑搭设必不可少,为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梯井模板支撑时采用传统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分段搭设作为电梯井模板支撑的操作架,该施工方法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架体随着施工楼层增加不断变形、扭曲、防护不到位、探头板、悬空版、铺设在操作架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极易造成高坠、坍塌等安全事故。为了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确保安全又施工方便,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施工安全、可靠、安拆方便、节约成本的新型可周转电梯井操作平台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该施工方法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架体随着施工楼层增加不断变形、扭曲、防护不到位、探头板、悬空版、铺设在操作架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极易造成高坠、坍塌等安全事故,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横向边梁,所述横向边梁的下方一端对称连接有纵向边梁,所述横向边梁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有竖向斜撑,所述竖向斜撑远离横向边梁的一端连接于纵向边梁的一侧,两个所述横向边梁之间设有第一次梁,所述第一次梁的上方中部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卡接有吊钩,两个所述纵向边梁之间设有水平防护栏杆,位于中部的所述横向边梁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第二次梁,所述第二次梁远离位于中部的横向边梁的一端连接于位于两侧的横向边梁上,位于横向边梁一侧的所述第二次梁之间设有钢笆片,所述钢笆片的两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横向边梁之间,所述横向边梁的上方垂直设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与支撑杆的结合处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分别与支撑杆、横杆相抵。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侧面设有卡接槽,所述支撑杆和横杆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卡接于卡接槽内的卡块。优选的,所述纵向边梁的一侧下端设有插口,所述竖向斜撑远离横向边梁的一端卡接于插口内。优选的,所述纵向边梁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卡扣,所述横向边梁的下方一侧设有用于卡接第一卡扣的第二卡扣。优选的,所述水平防护栏杆的两端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接于纵向边梁上。优选的,所述吊钩内设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为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一端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于吊钩的一侧,所述转动件上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转动件上,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夹持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制作方便,就地取材,保证电梯井操作平台的安全性、可靠性、可周转符合要求。操作平台与脚手架分层搭设相比避免架体变形、扭曲、防护不到位、成本较高等缺点,具有更安全、可靠,安拆更加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施工造价费用低廉,使用效果良好;且具有安全性,施工更加的安全、安拆简便,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施工中高坠、坍塌、物体打击等风险,确保安全施工的同时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的横向边梁和第一次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的横向边梁和纵向边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的第一次梁和纵向边梁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向边梁、2纵向边梁、3竖向斜撑、4支撑杆、5横杆、6第一次梁、7连接杆、8第二次梁、9钢笆片、10水平防护栏杆、11吊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5,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横向边梁1,横向边梁1的下方一端对称连接有纵向边梁2,横向边梁1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有竖向斜撑3,竖向斜撑3远离横向边梁1的一端连接于纵向边梁2的一侧,两个横向边梁1之间设有第一次梁6,第一次梁6的上方中部设有卡接槽,卡接槽内卡接有吊钩11,两个纵向边梁2之间设有水平防护栏杆10,位于中部的横向边梁1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第二次梁8,第二次梁8远离位于中部的横向边梁1的一端连接于位于两侧的横向边梁1上,位于横向边梁1一侧的第二次梁8之间设有钢笆片9,钢笆片9的两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横向边梁1之间,横向边梁1的上方垂直设有多个支撑杆4,多个支撑杆4之间连接有横杆5,横杆5与支撑杆4的结合处设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两侧分别与支撑杆4、横杆5相抵;连接杆7的侧面设有卡接槽,支撑杆4和横杆5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卡接于卡接槽内的卡块;纵向边梁2的一侧下端设有插口,竖向斜撑3远离横向边梁1的一端卡接于插口内;纵向边梁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卡扣,横向边梁1的下方一侧设有用于卡接第一卡扣的第二卡扣;水平防护栏杆10的两端设有连接环,连接环套接于纵向边梁2上;吊钩11内设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为夹持杆,夹持杆的一端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于吊钩11的一侧,转动件上套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转动件上,扭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夹持杆上。本技术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电梯井模板支撑体系搭设,电梯井操作架采用可周转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采用工字钢现场焊接而成。按照设计图纸将该操作平台料配齐,将并按设计图纸将工字钢切割成图示所需尺寸;首先将竖向斜撑3与纵向边梁2采用焊条焊接牢固,斜撑和竖撑接触面位置均满焊、焊缝宽度≥6mm。在斜撑下端采用竖撑短工字钢满焊牢固,斜撑下端斜面与竖撑短工字钢形成90度直角,用于后期卡电梯口楼层边梁位置作为整个电梯井水平操作平台的底部支撑体系受力点;钢平台受力支撑焊接完成后,开始焊接钢平台水平支撑体系,钢平台由纵向边梁2和横向边梁1及次梁组成,纵向边梁2由两个根18#工字钢组成,横向边梁1由三根16#工字钢组成;三根横向工字钢两端分别垂直于纵向边梁,三根横梁端部分别卡入纵梁上、中、下三个位置,接触位置分别满焊连接;纵梁与横梁焊接完成后,将六根次梁14#工字钢,分别均布搁置卡入在三根横梁里,每跨卡入三根次梁次梁卡入横梁接触面均采用满焊连接牢固,钢平台水平体系框架焊接完成;水平钢平台体系焊接完成后,将钢平台斜向工字钢和竖向工字钢上端与钢平台横向边梁满焊连接牢固;钢平台骨架焊接完成后,在钢平台水平梁上焊接预先制作好的钢笆片9,钢笆片由C8@100焊接而成。将钢笆片敢接在钢平台水平梁上。接着焊接钢平台吊环,吊环采用A20圆钢制作;定位环焊接完成后焊接模板支架立杆定位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横向边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边梁(1)的下方一端对称连接有纵向边梁(2),所述横向边梁(1)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有竖向斜撑(3),所述竖向斜撑(3)远离横向边梁(1)的一端连接于纵向边梁(2)的一侧,两个所述横向边梁(1)之间设有第一次梁(6),所述第一次梁(6)的上方中部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卡接有吊钩(11),两个所述纵向边梁(2)之间设有水平防护栏杆(10),位于中部的所述横向边梁(1)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第二次梁(8),所述第二次梁(8)远离位于中部的横向边梁(1)的一端连接于位于两侧的横向边梁(1)上,位于横向边梁(1)一侧的所述第二次梁(8)之间设有钢笆片(9),所述钢笆片(9)的两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横向边梁(1)之间,所述横向边梁(1)的上方垂直设有多个支撑杆(4),多个所述支撑杆(4)之间连接有横杆(5),所述横杆(5)与支撑杆(4)的结合处设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两侧分别与支撑杆(4)、横杆(5)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梯井操作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横向边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边梁(1)的下方一端对称连接有纵向边梁(2),所述横向边梁(1)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有竖向斜撑(3),所述竖向斜撑(3)远离横向边梁(1)的一端连接于纵向边梁(2)的一侧,两个所述横向边梁(1)之间设有第一次梁(6),所述第一次梁(6)的上方中部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卡接有吊钩(11),两个所述纵向边梁(2)之间设有水平防护栏杆(10),位于中部的所述横向边梁(1)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第二次梁(8),所述第二次梁(8)远离位于中部的横向边梁(1)的一端连接于位于两侧的横向边梁(1)上,位于横向边梁(1)一侧的所述第二次梁(8)之间设有钢笆片(9),所述钢笆片(9)的两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横向边梁(1)之间,所述横向边梁(1)的上方垂直设有多个支撑杆(4),多个所述支撑杆(4)之间连接有横杆(5),所述横杆(5)与支撑杆(4)的结合处设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两侧分别与支撑杆(4)、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炯盛雪华胡敏黎洪安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