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903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8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和驱动机构,其中: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相对布置,第一固定盘的中部设有两端贯通的第一中心孔,第二固定盘的中部设有两端贯通的第二中心孔,且第一中心孔、第二中心孔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固定盘上设有多个与第一中心孔同向延伸并绕第一中心孔环形均布的第一限位孔;第二固定盘上且位于任意一个第一限位孔的延伸方向上均设有与该第一限位孔同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孔;驱动机构与第一固定盘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一固定盘向第二固定盘方向来回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骨架在浇筑过程中,骨架中钢筋出现移动错位的问题,确保钢筋在混凝土层内侧均匀分布。

A wire pole skeleton fix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ire rod framework f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fixing disk, a second fixing disk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first fixing disk and the second fixing disk are arranged relative to each other,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irst fixing dis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enter hole through which two ends are connected,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econd fixing disk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enter through which two ends are connected. The first center hole and the second center hole are located on the same line; a plurality of first limit holes which extend in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the first center hole and distribute annularly around the first center hole are arranged on the first fixed disk; and the second fixed disk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limit hole extend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first limit hole in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any one of the first limit holes.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ixed disk for driving the first fixed disk to move back and forth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fixed disk.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problem of steel bar moving and dislocation in the skeleton during the pouring process, and ensure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steel bar inside the concrete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线杆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电线杆主要是由骨架和浇筑在骨架外周的混凝土组成,而骨架则是由若干根环形布置的钢筋组件,这使得骨架在浇筑混凝土时,受混凝土冲击力的作用,骨架中的钢筋容易产生偏移、错位,一旦浇筑成型后,会使得钢筋在电线杆内侧分别不均,影响电线杆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和驱动机构,其中: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相对布置,第一固定盘的中部设有两端贯通的第一中心孔,第二固定盘的中部设有两端贯通的第二中心孔,且第一中心孔、第二中心孔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固定盘上设有多个与第一中心孔同向延伸并绕第一中心孔环形均布的第一限位孔;第二固定盘上且位于任意一个第一限位孔的延伸方向上均设有与该第一限位孔同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孔;驱动机构与第一固定盘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一固定盘向第二固定盘方向来回移动。优选地,第一限位孔包括第一主孔道和位于第一主孔道一侧并与第一主孔道连通的第一副孔道,第一副孔道的孔径小于第一主孔道的孔径。优选地,第二限位孔包括第二主孔道和位于第二主孔道一侧并与第二主孔道连通的第二副孔道,第二副孔道的孔径小于第二主孔道的孔径。优选地,第一固定盘远离第二固定盘的一侧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第一延伸柱,第一延伸柱内部设有与第一中心孔同轴布置并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第一中心孔的内径,第一通孔的两侧设有相对布置并与其同向延伸的第一副孔、第二副孔;第一副孔、第二副孔均分别与第一中心孔连通。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拉杆和驱动单元;拉杆一端的两侧设有相对布置并与其固定的第一凸耳、第二凸耳,第一凸耳、第二凸耳外壁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第一孔道的内径小于第一副孔、第二副孔内壁之间的最小间距;拉杆靠近第一凸耳、第二凸耳的一端穿过第一孔道并伸入第一中心孔内并固定;驱动单元位于拉杆远离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的一端并与拉杆固定以用于驱动拉杆沿第一中心孔的延伸方向进行伸缩动作。优选地,第一延伸柱与第一固定盘一体成型。优选地,第二固定盘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第二延伸柱,第二延伸柱内部设有与第二中心孔同轴布置并相互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径与第二中心孔的内径相同。优选地,第二延伸柱与第二固定盘一体成型。本技术中,通过第一固定盘上设置第一中心孔和位于第一中心孔外周的第一限位孔,在第二固定盘上设置第二中心孔和位于第二中心孔外周的第二限位孔;工作中,将需要进行浇筑的电线杆骨架布置在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之间,并使该骨架中各钢筋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内;然后将第二固定固定,并利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固定盘向远离第二固定盘的方向进行移动以根据该骨架的高度调整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之间的距离,最后对该骨架进行浇筑以在骨架的外周形成混凝土层。该结构的设置可有效避免骨架在浇筑过程中,骨架中钢筋出现移动错位的问题,确保钢筋在混凝土层内侧均匀分布,从而可有效提高成型后的电线杆强度的均衡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二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二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盘1、第二固定盘2和驱动机构3,其中:第一固定盘1、第二固定盘2相对布置,第一固定盘1的中部设有两端贯通的第一中心孔,第二固定盘2的中部设有两端贯通的第二中心孔,且第一中心孔、第二中心孔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固定盘1上设有多个与第一中心孔同向延伸并绕第一中心孔环形均布的第一限位孔4;第二固定盘2上且位于任意一个第一限位孔4的延伸方向上均设有与该第一限位孔4同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孔5。驱动机构3与第一固定盘1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一固定盘1向第二固定盘2方向来回移动。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通过第一固定盘1上设置第一中心孔和位于第一中心孔外周的第一限位孔4,在第二固定盘2上设置第二中心孔和位于第二中心孔外周的第二限位孔5;工作中,将需要进行浇筑的电线杆骨架布置在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2之间,并使该骨架中各钢筋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限位孔4、第二限位孔5内;然后将第二固定固定,并利用驱动机构3驱动第一固定盘1向远离第二固定盘2的方向进行移动以根据该骨架的高度调整第一固定盘1、第二固定盘2之间的距离,最后对该骨架进行浇筑以在骨架的外周形成混凝土层。该结构的设置可有效避免骨架在浇筑过程中,骨架中钢筋出现移动错位的问题,确保钢筋在混凝土层内侧均匀分布,从而可有效提高成型后的电线杆强度的均衡性。参照图2-3,第一限位孔4包括第一主孔道41和位于第一主孔道41一侧并与第一主孔道41连通的第一副孔道42,第一副孔道42的孔径小于第一主孔道41的孔径;第二限位孔5包括第二主孔道51和位于第二主孔道51一侧并与第二主孔道51连通的第二副孔道52,第二副孔道52的孔径小于第二主孔道51的孔径。工作时,可以预先对骨架中各钢筋的两端进行墩头以在钢筋两端的端部形成限位块;然后通过第一限位孔4中较大径的第一主孔道41和第二限位孔5中较大径的第二主孔道51使钢筋两端的限位块可以分别从中穿过,然后利用第一限位孔4中较小径的第一副孔道42和第二限位孔5中较大径的第二副孔道52对该钢筋两端的限位块进行限位,使其无法从第一固定盘1、第二固定盘2中退出,以使得动机构3在带动第一固定盘1向远离第二固定盘2的方向移动时,可以对骨架中的各钢筋进行拉紧动作,以使钢筋处于绷直状态,从而使得浇筑成型后,电线杆的壁厚均匀。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盘1远离第二固定盘2的一侧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第一延伸柱6,第一延伸柱6与第一固定盘1一体成型,第一延伸柱6内部设有与第一中心孔同轴布置并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第一中心孔的内径,第一通孔的两侧设有相对布置并与其同向延伸的第一副孔A、第二副孔B;第一副孔A、第二副孔B均分别与第一中心孔连通。驱动机构3包括拉杆31和驱动单元32;拉杆31一端的两侧设有相对布置并与其固定的第一凸耳311、第二凸耳312,第一凸耳311、第二凸耳312外壁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第一孔道的内径小于第一副孔A、第二副孔B内壁之间的最小间距;驱动机构3在与第一固定盘1连接时,使拉杆31上的第一凸耳311、第二凸耳312分别与第一副孔A、第二副孔B对应,然后使拉杆31以及第一凸耳311、第二凸耳312分别从第一孔道、第一副孔A、第二副孔B穿过并伸入第一中心孔内,然后通过旋转拉杆31或第一固定盘1,以使第一凸耳311、第二凸耳312与第一副孔A、第二副孔B错位,进而使得拉杆31无法从第一通孔内退出,从而实现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盘(1)、第二固定盘(2)和驱动机构(3),其中:第一固定盘(1)、第二固定盘(2)相对布置,第一固定盘(1)的中部设有两端贯通的第一中心孔,第二固定盘(2)的中部设有两端贯通的第二中心孔,且第一中心孔、第二中心孔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固定盘(1)上设有多个与第一中心孔同向延伸并绕第一中心孔环形均布的第一限位孔(4);第二固定盘(2)上且位于任意一个第一限位孔(4)的延伸方向上均设有与该第一限位孔(4)同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孔(5);驱动机构(3)与第一固定盘(1)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一固定盘(1)向第二固定盘(2)方向来回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盘(1)、第二固定盘(2)和驱动机构(3),其中:第一固定盘(1)、第二固定盘(2)相对布置,第一固定盘(1)的中部设有两端贯通的第一中心孔,第二固定盘(2)的中部设有两端贯通的第二中心孔,且第一中心孔、第二中心孔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固定盘(1)上设有多个与第一中心孔同向延伸并绕第一中心孔环形均布的第一限位孔(4);第二固定盘(2)上且位于任意一个第一限位孔(4)的延伸方向上均设有与该第一限位孔(4)同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孔(5);驱动机构(3)与第一固定盘(1)连接以用于驱动第一固定盘(1)向第二固定盘(2)方向来回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孔(4)包括第一主孔道(41)和位于第一主孔道(41)一侧并与第一主孔道(41)连通的第一副孔道(42),第一副孔道(42)的孔径小于第一主孔道(41)的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孔(5)包括第二主孔道(51)和位于第二主孔道(51)一侧并与第二主孔道(51)连通的第二副孔道(52),第二副孔道(52)的孔径小于第二主孔道(51)的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线杆骨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盘(1)远离第二固定盘(2)的一侧设有与其同轴布置的第一延伸柱(6),第一延伸柱(6)内部设有与第一中心孔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宏秀
申请(专利权)人:无为县红宇通信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